在娛樂圈當明星,只要一個一炮而紅的角色就可以;然而要想當演員又是另一個維度的問題,光一部電影是遠遠不夠的,哪怕再紅也不夠,因為電影是導演的藝術,而演員必須是通過一部兩部三部作品,靠不同的角色來確立起自己的職業品格。
任何有追求的演員都夢想著突破自己。就像《流浪地球2》女主角王智,憑韓朵朵一角顛覆了之前《夏洛特煩惱》秋雅帶來的女神形象。今年國慶檔也有作品《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要上,和近年來急速躥紅的喜劇演員魏翔搭戲,我還納悶,這是又要演回秋雅?
魏翔演的是心高氣盛的籃球教練魏國錚,永遠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想必王智就應該是在運動場外加油助威,負責男主愛情線的美女角色吧?我也期待她這次能美出什麼新高度,結果她甫一登場卻是清湯掛麵手握鐵錘的邋遢模樣,不僅和魏國錚沒有愛情,還處處針鋒相對,因為她是「仁愛之家」的家長樂光,帶領著一群智力障礙人士,呼籲的是尊重、平等、友善。
她幾乎不施粉黛,身上、手上也全是幹活的痕跡,布滿泥灰——或許這是美女明星必經的轉型道路吧?一開始靠外表成名,之後就免不了要打碎外表,要去演繹社會邊緣人物來證明實力。樂光有好幾場戲都是情緒大爆發,為了保護孩子與全世界鬥爭;當你以為王智馬上要炫技了,要來幾個影后瞬間了,她又及時地收了回去,她還記著她的大局觀,她要配合導演講故事,這畢竟是個喜劇。每次眼看著故事要走向煽情了,立馬就安排一個包袱把輕鬆詼諧的基調拉回來。導演小心翼翼地平衡著影片的社會價值和可看性,前者多了就變成說教,後者多了又會有消費特殊群體之嫌。
因此,《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的核心便是魏國錚與樂光的拉鋸戰,需要有魏國錚這樣的人來製造刺激和慾望,也需要樂光來堅守道德。反映在演員的表演上,魏翔的喜劇能力自然是最大看點,可這背後也要靠王智收放自如的表演與之形成強大的張力;就拿本片著意刻畫的籃球比賽來說,球迷們都知道一句話叫做「贏球靠進攻,奪冠靠防守」——
王智就是負責防守的那個人。
普羅大眾往往都只會看到進球那一瞬間的精彩,為得分的球員獻上歡呼和鮮花,卻很少注意到防守——要比進攻花費更多力氣的防守——是從這貌似隱形的無數次防守之中,才能誕生出一個金光閃閃的進球。
等到電影結束,片尾花絮一出來又讓故事升華了——其中好幾個重要角色都是由真實的智力障礙人士扮演的,可想而知拍攝的難度有多大,作為家長的王智和他們的對手戲又是最多的:比如孩子跌倒了,樂光一個下意識飛撲過去把他扶起來;比如孩子買個冰淇淋遭遇歧視,樂光瞬間紅了眼眶;這是觀眾最容易忽略的部分,很多都是過場戲,但王智就為了這零零星星的戲份花費了我們想像不到的功夫。拿出數不清的時間精力跟這些特殊的孩子磨合相處,培養默契,甚至還要當一個孤獨症患者的姐姐。
確切地說,王智已經不是在「演」了,她是變成了樂光;如果說從秋雅演到韓朵朵的王智是一直在突破,那麼這一次的她反而是忘記了突破。儘管這角色和她本人生活差距那麼大,她也沒有刻意要端出一副「我很會演」的架勢,只是360度沉浸在角色里。給人感覺樂光是活著的,電影不過是呈現了她的一個橫截面,我能腦補出正片里沒拍出來的樂光的生活起居、日常作息,能想像到樂光的過往人生、未來夢想……仿佛在沒有鏡頭的地方,王智也在認真地演。
據了解,她整整拿出8個月的檔期拍攝,前前後後為了這部戲付出了一年多的時間,在物慾橫流的娛樂圈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不過這倒也的確是王智一貫的風格,從中戲畢業後先去當了3年村官,在最好的年紀,有著優越的外形條件,卻可以無視當時國內蒸蒸日上的影視行業,對大把走紅機會棄之不顧,等她演了秋雅成為「國民初戀」已經是33歲了。這又何嘗不是娛樂圈裡的樂光呢?樂光不計代價地把大好青春全部獻給那些特殊的孩子,最後在籃球場上創造奇蹟,和王智一樣都有一股子抱朴守拙的韌勁兒。
直到演完樂光再回頭看,一切都是值得的,當村官是值得的,那麼多年的默默無聞是值得的,她只是有自己的步調有自己的節奏,關鍵是有自己熱愛的,並願意為之投入半生的事業——那就是表演。從《夏洛特煩惱》到《流浪地球2》再到《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王智走完了一個輪迴。樂光不只是樂光,裡面也有秋雅,也有韓朵朵,是這所有的角色成就了王智,終於讓她作為一個演員重新誕生。對於真正的演員來說,經歷過的都是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