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千姿)永春白鶴拳:從僑鄉走向世界 展中華武術魅力

2024-11-03     搜狐資訊

中新社泉州11月3日電 題:永春白鶴拳:從僑鄉走向世界 展中華武術魅力

作者 吳冠標

「永春白鶴拳,無燒也拉侖。」在閩南地區,「無燒也拉侖」是一種比喻,即哪怕水不燙,也微溫,這句俗語常被用來形容永春白鶴拳的厲害。

「在一甲子有餘的學拳歲月里,我看見了白鶴拳從中國農村走向世界,一個個『洋弟子』返回祖地參拜祖師,由衷欣慰。」白鶴拳代表性傳承人蘇瀛漢近日在接受中新社採訪時感慨道,如今白鶴拳名聲在外,但他希望業內拳師們能靜下心來,把白鶴拳的底子做厚,讓白鶴拳文化發展得更加長遠。

發源於中國著名僑鄉福建永春縣的白鶴拳,2022年被列入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海內外享有較高聲譽。歷經300多年的傳承發展,白鶴拳已遠播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吸引著數千名「洋弟子」前來永春學習。

11月1日,20餘位白鶴拳「洋弟子」與他們的中國師兄弟同台「獻藝」,共同為師父蘇瀛漢慶賀八十壽辰,他們循古禮祭拜白鶴拳創始人方七娘,場面莊重而溫馨。

11月1日,白鶴拳「洋弟子」們用拳法表演為師父蘇瀛漢慶賀八十壽辰。 吳冠標 攝

「白鶴拳招式飄逸靈動,有種獨特的美感。」來自英國倫敦的麥可·韋斯特穆克特已經學習白鶴拳10年,這些年來他常常和師兄弟們回到永春「進修」拳法。在他眼中,這不僅是身體技藝的提升,更是文化和心靈上的洗禮。

而埃及小伙喬治則在中國永春白鶴拳史館的照片牆上找到了他練拳的照片。「這是2011年蘇瀛漢、蘇君毅兩位師父來埃及教白鶴拳,我參與學習,相機記錄下了這珍貴的一刻。拳不離手,在熱愛的指引下,白鶴拳已經陪伴我十多年了。」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29年,著名僑領陳嘉庚先生便邀請了約20位白鶴拳師組成「中央國術館閩南國術南遊團」,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開展為期一年的巡迴表演,在當地引起轟動。

「應嘉庚先生的要求,國術南遊團留下了部分拳師在東南亞設立國術館廣授門徒。隨後,許多永春拳師紛紛到東南亞各地設館授藝,讓白鶴拳風靡東南亞。」蘇瀛漢說,白鶴拳先師們的開拓進取精神也影響了後輩,到了20世紀90年代,大量外國人來到永春學拳,白鶴拳師們慷慨相授,成為一時美談。

永春白鶴拳代表性傳承人蘇瀛漢教導「洋弟子」們學習白鶴拳。 (受訪者 供圖)

其中,蘇瀛漢對新加坡華裔拳師吳嘉瑞印象深刻。「吳先生了解到永春是白鶴拳發源地後,特地組織了一批學生前來學習。儘管語言不通,我們只能以肢體語言進行教學,但『洋弟子』們學習刻苦、精神專注,令人動容。」

之後,吳嘉瑞在英國組建了福建白鶴拳俱樂部,俱樂部在歐洲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分支機構。他對蘇瀛漢推崇備至,幾乎每年都會組織俱樂部成員到永春實地學習。此次學習恰逢蘇瀛漢80歲壽辰,對雙方都是一個「驚喜」。

「我認為白鶴拳之所以吸引人,一在於它蘊含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二在於其本身的運動美。」吳嘉瑞說,此次他帶著弟子及俱樂部成員來到永春,是為了讓他們進修拳法的同時,親身體驗中華文化。

今年,永春縣開展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評選,首次評選出14名國外白鶴拳非遺傳承人,他們來自馬來西亞、德國、英國、西班牙等國家,將用行動助力白鶴拳在海外的傳承與發展。

對此,蘇瀛漢期待:「許多外國傳承人為白鶴拳付出了努力和堅持,他們的能力和功績值得肯定;希望未來更多的海內外白鶴拳愛好者,都能加入這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中來,讓白鶴拳的精神與技藝永遠流傳。」(完)

【編輯:曹子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d6d7dbeeff56205ac5e291a3fc5af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