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數收費的影視留學機構,是真值錢還是搞詐騙?

2023-08-28     娛樂資本論

原標題:六位數收費的影視留學機構,是真值錢還是搞詐騙?

作者|生蚝、OK怪

「我打算申請韓國的電影製作專業,在網上看發現機構沒有低於10萬塊的,都快趕上我媽大半年的工資了。」想要申請韓國留學的畢業生小圓向河豚君訴苦。

「有機構告訴我,只給一萬塊錢的話,根本不可能有人願意給你作品集輔導。

隨著國內影視業的迅速發展,很多懷揣「電影夢」的年輕人報考影視專業,想要成為影視業的螺絲釘。

然而夢想的舞台有多寬廣,現實的競爭就有多殘酷。北電、上戲動輒幾十比一、幾百比一的錄取比例,叫人望而卻步。而很多普通高校開設的戲劇影視專業,又不能保證教學質量。

因此,不少學生把目光放到了影視留學上,想在國外追逐影視夢想。

一些留學機構看到了商機,開始轉戰戲劇影視賽道。

相比於其他專業,影視留學機構開出的價格總是讓人瞠目結舌。

據了解,大多數專業的留學機構收費在幾千塊錢左右,很少超過萬元。而影視留學機構的費用則在幾萬至幾十萬的區間。

動輒六位數的費用,不禁讓人好奇它們有哪些秘密。

河豚君諮詢影視留學機構、採訪留學生後發現,影視留學機構在本質上依舊是中介行業,留學含金量、教育焦慮與學生經驗限制共同促成了行業生長。

此外,並非所有機構都靠譜,也並非所有學生都適合找機構。面對鋪天蓋地的影視留學廣告,學生們需要保持理智,謹慎選擇。

機構本質:培訓班+中介

目前市面上的影視留學機構,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綜合型留學機構,不止提供戲劇影視類留學服務,也涉及其他藝術門類,甚至是非藝術專業;另一類則專攻戲劇影視專業。

無論是哪種,這些機構都聲稱他們專為有著留學夢的藝術生而生。

相比於國內院校,國外的戲劇影視院校更重視學生的實操能力和綜合素質,一般會要求學生提供文書(簡歷、個人陳述等)與作品集(劇本、影視短片、表演片段等)。此外,部分院校會要求線上/線下面試。

圖源某戲劇留學機構公眾號

針對這些要求,影視留學機構一般提供文書撰寫、作品集輔導以及模擬面試幾項服務。此外,部分機構還提供「背景提升」服務——類似於「大廠付費實習」,學生付高價參與一些影視公司的實踐項目,讓簡歷更「好看」。

河豚君諮詢了某戲劇留學機構。客服表示,擇校文書收取的費用是30000元,而作品集輔導按課時收費,1000~1500一小時,20個小時起報。教師大多是業內人士,包括在職演員、編劇等。

某機構提供的課程示例

不同的專業所需課時數也有差異,如導演專業一般需要30~40小時,表演則在40小時左右。輔導包括專業技能培訓與理論知識教學,採取一對一形式。

客服透露,今年報名的學生有二三十人,其中跨專業的不少。具體課時數則要看學生基礎,達到作品集要求標準即可。

「背景提升」則以「暑期營地」形式呈現,學員在一個月內與團隊合作創排一部戲,並在專業劇場進行演出,還會到北京、上海等地進行巡演。

由於需要租借專業劇場、聘請專業課老師,這個項目的費用在55000左右。對於先前沒有戲劇影視經歷的學生而言,暑期營地是一項重要背景。

這樣算下來,一整套留學服務價格在十萬以上。另一家機構的客服則表示,科班出身、基礎好的學生申請留學大概要花十二萬,而跨專業學生需要十五六萬,甚至小二十萬。

此外,申請院校所在的地區、院校排名、是否承諾保錄等也會影響費用。由於作品集是申請留學的重要標準,因此院校的申請難度決定了作品集的精度,繼而決定了機構費用的檔次。

網友總結的影視留學機構價位表

可見,影視留學機構實質上是培訓班和中介的結合,賣的是信息差,靠的是多年行業經驗,和藝術培訓機構並無本質區別。「學藝術燒錢」這一點,在申請留學上依舊得到印證。

夢校在海外,花錢買心安

影視留學機構火熱的原因,可歸結為留學含金量與學生經驗限制兩方面。

疫情平復以來,留學市場普遍回暖。據美國大學通用申請系統和英國大學和學院招生服務中心數據顯示,在2022年中國高校早申季,中國是英美兩國最重要的國際學生來源國。

51offer年初發布的《2022留學行業年度報告》顯示,中國留學申請量連續兩年增長近30%。

留學含金量與國內外教育發展差距密切相關。在戲劇影視方面,英美教育相對更成熟,有更加多樣化的課程設置和更豐富的行業資源,好萊塢、百老匯、倫敦西區等,是國際公認的業界標杆。這也是很多學生選擇出國學戲劇影視的原因。

梳理近年的國內新銳導演名單,不難發現他們很多都有海外院校背景:憑藉《無依之地》獲得金獅獎的導演趙婷畢業於紐約大學電影學院;《沉默的真相》導演陳奕甫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國漫電影《姜子牙》的導演程騰曾在南加州大學深造......

「之前在國內可能還是比較偏理論實踐,在國外就是實操更多一點,直接讓你上手做項目。」蚪蚪本科就讀於國內某院校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後在國外某校就讀導演方向研究生。

相比於其他專業,戲劇影視行業更注重個人的實踐能力。而由於條件匱乏(缺少拍攝設備、場地等)、教育理念不同等原因,國內大多數院校仍以教授理論為主,實踐課程相對較少,導致教學與行業存在一定脫節。

相比之下,國外院校會更傾向於讓學生自己上手去寫劇本、拍攝項目。蝌蝌甚至告訴河豚君,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甚至能直接參與美國一些製片廠的電影拍攝。

此外,國內激烈的升學競爭也是選擇留學的一大原因。中戲、北電、中傳等戲劇影視名校,考研報錄比常年在幾十比一,部分熱門專業報錄比甚至在幾百比一。

更別提近年來在教育部要求下,不少藝術專業的文化成績要求都提高不少。

摘自2021.9《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

摘自《中央戲劇學院2023年本科招生專業考試簡章》

而且,國內考研一次只能報考一個學校,國外申請則可以「廣撒網」。在這種「升學焦慮」的驅動下,不少有影視留學意願的學生紛紛報考了留學機構。

「主要還是保險吧,有個人帶著總比自己申請強。」小兔表示。

多數申請留學的是高中或本科應屆生。一方面,他們學業較為緊張,需要兼顧畢業作品、語言考試與留學申請,報考機構能節省較多的時間

另一方面,他們較為缺乏影視行業的經驗,對申請留學沒什麼把握,報考機構能為他們提供相對更專業的輔導。

花大價錢找影視留學機構,實際上還是「一分價錢一分貨」「花錢買心安」的心理,讓有經驗的人來幫自己申請,至少底氣更足一些。

影視留學有含金量,學生又需要機構幫助。多重因素影響下,辦影視留學機構成了一條「致富之路」。

令人心動又心碎的offer

然而,影視留學的水一深,便也魚龍混雜。

「按《阿甘正傳》的話說,找機構,就像吃巧克力一樣,你永遠不知道你找的下一家機構會不會坑你。」小圓感嘆地說。

小圓本科就讀於某雙非一本的廣電專業。她告訴河豚君,為了得到「dream offer」,她諮詢了多家影視留學機構,但她發現很難分清機構之間的好壞。

除了價格和課時有差距,機構的話術如出一轍,「保你成功拿到offer」。

他們還都能拿出一疊厚厚的「成功案例」:王同學,成功拿到了美國TOP10電影院校的offer;李同學,成功入學某著名導演的母校。

某機構提供的成功案例

學院名氣越大,入學難度就越大。以著名的美國電影學院(AFI)為例,其每年研究生錄取人數在140人左右,28個導演,28個製片人,14個美術指導,14個電影編劇,28位電視編劇。選拔條件極其苛刻,每年沒有幾個中國學生能入選。

然而不少機構卻能列出一長串AFI錄取名單,背後的水分可想而知。

「我只是諮詢過他們機構,根本沒報名,結果他們就把我的offer也算進去了。」

小兔靠DIY(自己準備申請材料)成功收穫了UCL(倫敦大學學院)的offer。收到offer的第一時間,小兔便興奮地在朋友圈曬出照片。

沒想到的是,之前她諮詢過的一家機構馬上盜用了她的照片,並發喜報「恭喜本校XXX收穫了UCL的offer」。

有的機構苦於沒有成功案例,甚至直接把輔導老師的offer和作品集拿出來「濫竽充數」。

很多學生為避免踩雷,會找師哥師姐或同學諮詢,但不想又掉入另一個坑

據小圓透露,機構會給學員一定「介紹費」,每成功介紹一個新成員,便可減免幾百元學費。為了賺回學費,一些學員會介紹更多同學報名自己所在的機構。

此外,儘管承諾會對學員全程負責,但很多機構卻難以真正做到這點。

影視留學機構的大多數老師都是兼職,一般還有別的工作,很難全身心投入對學員的輔導。

「我之前跟一個老師上了幾節課,效果還可以,但後來她就拍自己的電影去了,要參加一個電影節。就又換了老師。」報名了某留學機構的團團表示。

相比於其他專業,藝術類專業更重視學生作品集的整體風格。而中途換老師,自然會對整體風格造成影響。

即使是全職輔導老師,也不一定能保證教學質量。

據某機構輔導老師小釀透露,因為機構里負責影視方向的老師較少,所以基本所有影視方向(包括導演、編劇、剪輯、製片等)的學生都由她帶,同時要帶四五個學生。

但是,機構給的都是固定薪酬。也就是說,並不是學生帶的越多,老師工資就越高。

此外,小釀還表示,機構給的工資其實並不高。在學生支付的「六位數學費」中,他們領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那麼如果不滿意,學員是否可以退費呢?

據了解,大多數影視留學機構雖然提供退款機制,但一般僅限於正式開課前以及沒有拿到offer的情況。

退款金額則是按機構要求來定。一般來說,收費越高的機構退款比例越高,甚至聲稱沒有收到offer可以全額退款,也就是俗稱的「保錄班」。

比如,蝌蚪所在的機構,在報考時收取了20萬學費,可以選3個目標院校,如果三個院校都沒有給她offer,那麼她可以按照比例申請退款。但如果中途放棄申請,則不能拿到退款。

收費較低的機構一般不提供退款。如小圓報考的機構收了6萬學費,按機構規定,無論是否收到offer,只要開課都不能申請退款。

而影視留學機構最大的問題是,機構與學生之間存在「信息差」。

正如前文所說,學生找留學機構主要是希望能獲得經驗更豐富的老師指導。但也正是因為缺乏經驗,學生容易被「老手」矇騙。

據蝌蝌講述,因為申請工作由機構負責,所以只有機構能收到院校的offer和拒信,她本人看不到這些信息。但機構隔了幾周才告訴她錄取結果,延誤了她後續申請的調整。

「在作品集輔導的過程中,我個人的想法其實會一定受到限制。」小圓告訴河豚君。

不少學員表示,在與面試官交流時,他們發現國外院校審核的標準並不是作品集本身的精緻度,而是學生本人是否具有成為優秀影視人的潛力,是學生的創意和想法。

而這些東西更多來自學生個人,老師的想法反而可能限制學生個人的表達。

南加州大學動畫專業和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申請要求

而需要提交的材料並非不能DIY。「英語水平好的話,文書完全可以自己寫,找專業人士做一些修改就行。網申流程很簡單,可以直接發郵件問學校,機構有時也不太了解每個學校的細節,問學校最準確。」戲劇留學生鷗鷗表示。

當然留學機構也並非一無是處,對缺乏行業資源和專業背景的學生來說,它確實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我之前也沒接觸過戲劇表演,通過機構認識很多戲劇圈的人,得到了一些演出機會,也算是積累了一些經驗吧。」鷗鷗表示。

但對於影視專業出身、本身有一定經驗的學生來說,機構的作用顯得並沒有那麼重要。

「我之前就有過在一些學生劇組當製片的經歷,和上戲一些同學也認識,所以我劇組基本都是找一些認識的人幫忙。」嬌嬌表示。

正所謂,留學道路千萬條,不被坑錢第一條。

河豚君也在此提醒各位想申請影視留學的朋友,一定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與需求,慎重挑選機構,謹防受騙。

(文中「小兔」「小圓」「鷗鷗」「小釀」「蚪蚪」「嬌嬌」皆為化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d4393ece10ca409c3ea66b378feea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