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笠代言風波升級!大量男性網友退款會員,京東道歉:後續沒合作

2024-10-22     蘑菇大王

「金融擠兌」,一個本該和電商平台八竿子打不著的金融術語,卻因為一場脫口秀演員的代言活動,差點成了籠罩在京東頭上的一片陰雲。這齣鬧劇的主角,就是憑藉犀利言論走紅的脫口秀演員楊笠,以及電商巨頭京東。

事情的起因看似平淡無奇:京東為了給雙十一預熱,邀請了包括楊笠在內的幾位脫口秀演員為其活動造勢。本是常規操作的營銷手段,卻意外在網際網路上掀起了驚濤駭浪,甚至一度波及京東的金融業務。

一時間,抵制、退款、卸載,憤怒的聲浪從四面八方湧來,將京東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而這股風暴的中心,正是那位以「普信男」等標籤化言論著稱的脫口秀演員——楊笠。

這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10月18日,京東官宣楊笠等脫口秀演員將參與其雙十一促銷活動,原本期待藉此吸引年輕用戶,為購物狂歡預熱,卻沒想到,這把「營銷之火」點燃的卻是用戶積壓已久的不滿情緒。

部分男性用戶對楊笠以往的言論感到被冒犯,認為其帶有性別歧視,並表示將抵制京東平台,甚至註銷帳戶、卸載APP。更有甚者,將矛頭指向了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將過往事件與此次代言行為聯繫在一起,引發了更大的爭議。

隨著事件不斷發酵,抵制的聲音愈演愈烈,京東的品牌形象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迫於壓力,京東最終選擇「斷臂求生」,刪除了與楊笠相關的宣傳內容,並發布道歉聲明,表示未來將不再與其合作。

雖然京東及時止損,但這場風波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卻遠未消散。

表面上看,京東的「翻車」似乎只是一次選錯代言人的失誤,但深究其背後的原因,卻遠沒有那麼簡單。

1.用戶畫像與品牌認知的「錯位」

京東作為國內領先的電商平台,其用戶群體以男性為主,尤其是3C、數碼等品類,更是男性消費者的「主戰場」。而楊笠的脫口秀內容和受眾群體,則以女性為主,其言論風格也更傾向於迎合女性的價值觀。

這種用戶畫像和品牌認知的「錯位」,使得京東選擇楊笠代言的決定,從一開始就埋下了隱患。

2.品牌營銷策略的「失焦」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品牌為了追求曝光度和話題度,往往會選擇一些自帶流量的明星或網紅進行代言。

然而,流量不等於口碑,話題度也不等於好感度。品牌在選擇代言人時,不能只關注其流量和熱度,更要考量其與品牌價值觀是否相符,以及目標用戶群體的接受程度。

京東此次選擇楊笠代言,顯然忽略了這一點。楊笠作為一位爭議性人物,其言論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和煽動性,容易引發一部分群體的反感和抵制。

京東的營銷團隊顯然高估了用戶的「包容度」,也低估了爭議性人物帶來的風險。

3.社會文化背景的「推波助瀾」*

近年來,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和社會對性別議題的關注度日益提高,類似「普信男」這樣的標籤化詞彙,更容易被放大解讀,引發群體對立情緒。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品牌在進行營銷活動時,更需要謹慎選擇代言人,避免觸碰敏感話題,引發不必要的爭議。

從「楊笠代言翻車」說起:當品牌營銷遭遇用戶價值觀「地震」

「楊笠代言京東」事件,為所有品牌敲響了警鐘:在注意力經濟時代,品牌營銷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流量收割」,更是一場需要謹慎布局、精準落子的「價值觀博弈」。如何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找到平衡點,跨越用戶價值觀的「鴻溝」,成為擺在所有品牌面前的時代課題。

1.從「單向輸出」到「雙向互動」:重建用戶情感連接

網際網路時代,用戶不再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內容的參與者和創造者。品牌如果還固守著傳統的「單向輸出」式營銷模式,必然會與用戶漸行漸遠。

建立與用戶的情感連接,傾聽用戶的聲音,尊重用戶的感受,才是品牌營銷的「長久之計」。

2.從「流量為王」到「價值觀共鳴」:尋找品牌與用戶的「最大公約數」

品牌價值觀是品牌的靈魂和基石,也是連接用戶的重要紐帶。

在選擇代言人、設計營銷方案時,品牌需要思考的不僅僅是流量和曝光度,更要思考如何將品牌價值觀傳遞給用戶,與用戶建立深層次的情感共鳴。

3.從「一招鮮」到「多元化」:精準定位,精準營銷

在用戶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品牌營銷需要摒棄「一招鮮吃遍天」的思維定式,根據不同的用戶群體制定差異化的營銷策略,才能提高營銷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楊笠代言京東」事件,為品牌營銷提供了一個反思的契機:

1.代言人選擇:流量與價值觀的雙重考量

品牌在選擇代言人時,需要綜合考慮其流量、形象、價值觀等因素,確保代言人與品牌形象相符,並能夠獲得目標用戶群體的認可。

2.用戶反饋機制: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及時化解危機

品牌需要建立完善的用戶反饋機制,及時了解用戶對營銷活動的反饋,並根據用戶反饋進行調整,才能避免小問題演變成大危機。

3.與時俱進:品牌營銷的「進化論」

隨著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用戶的消費觀念和價值觀也在不斷變化。

品牌營銷需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營銷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楊笠代言京東」事件,為所有品牌敲響了警鐘:品牌營銷沒有「一勞永逸」的成功秘訣,只有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破局」之道。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對用戶價值觀的尊重和對社會責任的擔當。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cc75f03994f46dd13b982b271ed47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