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是晚清一次非常龐大的農民起義,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對晚清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在金田起義後太平軍一路勢如破竹,沒多久就占據了南方大半壁江山,清政府是毫無辦法。
一直到清政府依靠著地方團練,以及太平天國內部的問題才得以戰勝對方。
太平天國是洪秀全領導的,而他就是天王,至於其他五王分別是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和翼王石達開。
天王洪秀全
洪秀全是太平天國領袖,正是他領導了金田起義,擔任天王,並一步步定都天京,建立了政權。但其實大部分時間裡他只是個虛職,但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定都天京後,他開始安逸享樂與楊秀清爆發矛盾,造成了太平天國內訌,在同治三年(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天京病逝,享年51歲。
東王楊秀清
楊秀清小時候家裡窮,不怎麼識字,不過在加入上帝會後,假託「天父」下凡,逐漸取得了上帝會的主導權。被稱為「九千歲」,地位僅次於洪秀全。
楊秀清主要負責管理內部軍政、運籌帷幄。不過也正因為這樣,逐漸掌握了太平天國的大權,使洪秀全事實上退居幕後,淪為「虛君」。
不過他最終死於內訌,在天京事變中被韋昌輝所殺。
西王蕭朝貴
蕭朝貴是早期的領導人之一,同時取得了「帝婿」(上帝女婿)的身份,是上帝「小家庭」的核心成員。為金田起義的爆發做出了重要貢獻,以驍勇善戰著稱,被清朝稱為「兇悍首逆」。
在六王中他的地位一度排到了第三位,不過蕭朝貴在長沙與清軍作戰的過程中陣亡,並沒有看到太平天國定都南京。
南王馮雲山
馮雲山是拜上帝會的始創人之一,他在其中屬於有知識有能力的人,在永安建制時所有官制、禮制都由馮雲山制定。甚至討伐大清的檄文都出自他手。
不過可惜的是他也沒有看到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在經過全州城時中炮,犧牲。
北王韋昌輝
韋昌輝是在馮雲山的影響下加入上帝會的,後來在蕭朝貴提拔下成為了骨幹。金田起義就是在他的家鄉開始的。
早期的時候,他是後護又副軍師、右軍主將,後來成為了第三號人物,協助楊秀清打理內政,也是由於兩人經常接觸爆發了矛盾,在天京事變中聽從了天王的命令誅殺了楊秀清,結果出力不討好,他又被洪秀全處死。
翼王石達開
石達開綽號石敢當,太平天國名將。早年間跟隨洪秀全加入拜上帝教,起義後被封為左軍主將和「翼王」,在太平天國一路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天京事變後,石達開出走西南,在大渡河中計被擒,身受凌遲酷刑,享年3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