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幾類父母,進入晚年後容易拖垮子女,孩子心裡有苦也無處訴說
小區的「鐵娘子」王大娘,又跟兒子鬧起來了,這次甚至出動了社區工作人員過來勸架。
晚上下班回家,就聽到婆婆和老公在家裡八卦,聽說王大娘和兒子是徹底鬧掰了。
原因就是,大娘不顧在家上網課的孫女,跑去跟好姐妹打麻將。結果家裡的天然氣泄漏,幸好隔壁的鄰居聞到味道,及時通知了社區,並把小女孩接到自己家安撫。
兒子得知此事後,徹底對自己的母親「失望」了。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原本以為母親只是有些懶散,考慮到她的年紀大了,所以有些小事當子女的能忍則忍,沒想到一味縱容,只讓她越來越得寸進尺。
如今還養成了賭博的壞習慣,每次輸了錢就伸手向子女要,只有不給,她便四處去鬧,到處宣揚自己養了一對白眼兒狼,出息了就不管親娘。
這般潑皮無賴,令子女們有苦難言。
王大娘的「光榮事跡」,我們小區里的人幾乎都知道,每次談起她,婆婆總會傲嬌地說道:「放心,我以後不會這樣,斷然不會拖你們後腿。」
確實,人到晚年以後,生命開始走下坡路,為人父母的總擔心連累孩子,但也有一些父母是像王大娘那樣的,只顧自己快活,壓根不管子女。
進入晚年後容易拖垮子女的父母,希望你不在其中
1、虛榮好面子,喜歡攀比的父母
每個人多少都會有一點虛榮之心,但如果虛榮心過剩,往往就不是一件好事。它無形會把壓力轉移給孩子,讓子女成為你們在外吹噓的工具人。
單位就有一位90後的小妹妹,她在20齣頭的年紀,追求者無數,可父母卻異常挑剔,總覺得女兒能找一個條件更好的對象,不能比親戚家的孩子差。
結果就拖到了如今,同齡人都已經結婚生子,她依舊單身。父母現在卻開始著急,埋怨女兒眼光太高。
「當初他們自己要為了面子挑來挑去,現在又開始嫌棄我,我難道不是爹媽親生的嗎?為什麼不考慮一下我的感受……」女孩內心異常煎熬,可又無力抵抗。
在我們的周圍,可能也有不少類似的父母。
他們年老以後知道自己沒有可比的,便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拿自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比較。
比工作、比年薪,甚至比結婚對象,處處都不希望孩子掉隊,結果是給孩子們用上了一把把無形的枷鎖,令子女透不過氣來不說,還容易影響親子關係。
2、固執己見,不聽子女勸的父母
父母一旦固執起來,一般人還真是勸不住。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很多時候勸父母去看醫生,比勸生病的小孩吃藥還要難。
對於這些父母來說,他們可能覺得自己的身體還算是硬朗,頭疼腦熱只要睡一覺就能好,只要一去醫院,那就是大病,得花很多「冤枉錢」。
結果一拖再拖,小病也拖成了大病,可即使你勸再多次,他們就是不願意相信醫生,及時就醫,寧願選擇一些偏方。
還有一些父母,寧願相信外人的「洗腦」,都不聽子女的勸告,到處薅羊毛,買便宜貨,結果被坑被騙,令子女們頭疼不已。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我們眼中頂天立地的英雄,變成了一個叛逆的老小孩,我們越是強調不能做的事情,他們偏偏要去嘗試,結果最後要孩子收拾爛攤子。
遇上這種比較固執的父母,可能子女們也挺煎熬,不過還是建議彼此之間好好溝通,適當地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解決問題。
3、目光短淺,貪圖享樂的父母
有些父母目光比較短淺,年輕的時候貪圖享樂,不給自己的晚年留後路,總想著孩子們以後能給自己養老,所以沒有存錢的概念,毫無風險意識。
可等到晚年以後發現,生病住院就是一筆筆大花銷,而孩子們「上要養老,下要養小」,生活壓力比較大,自己已經年老又幫不了什麼忙,只能拖孩子們的後腿,這時懊悔已經為時晚矣。
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年長者,我們都需要一定的儲蓄意識,管理好自己的存款,特別是如今這個特殊的時期,每個人隨時都可能面臨動盪不安的生活,年輕人可能會失業、裁員,大家更要學會存錢,以免日後生活都成問題。
【總結】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是我們共同的夙願,但前提是,大家都得提前給自己的晚年生活留下底牌,兩代人共同努力,一起好好地生活,而不是互相指望著對方來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