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有「三大特徵」,預示著將來很可能會不孝順,要抓緊糾正

2023-03-10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孩子從小有「三大特徵」,預示著將來很可能會不孝順,要抓緊糾正

關注我,送您100節孩子成績提分的微課

有一次,我和一位70後的王女士聊天,她說自己是最「不幸」的一代人,當初自己做兒媳婦兒的時候,對婆婆就得畢恭畢敬的,生怕別人說「這家的兒媳婦,不孝敬公婆」,如果不孝的名聲傳出去了,以後就只能低著頭做人了。

王阿姨現在也做婆婆了,兒子和兒媳婦兒不要說畢恭畢敬了,只會偶爾露個面兒,現在的年青一代的孩子,他們更崇尚自由自在的生活,對父母的感受不是那麼在乎。但是,也並不能說,他們就是不孝順的孩子,過年過節給父母買禮物,是非常捨得花錢的。

她兒子也有了孩子,是一個小男孩,六歲了,剛剛上小學一年級。對於這個孫子,王阿姨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孩子的衣食住行幾乎都是她在打理,比爸爸媽媽都細心。平時,小孫子看奶奶也很親熱。

可是,王阿姨覺得這孩子長大以後,也許還不如兒子孝順。

王阿姨有低血糖的毛病,一次,她低血糖犯了,躺在地上渾身出冷汗,她的小孫子就在一邊玩玩具,玩累了,還自己打開電視機,看起來動畫片。

幸虧,王阿姨後來自己緩過來,給兒子撥打了電話,當爸爸問兒子:「奶奶生病了,你怎麼不管奶奶呢?」兒子居然淡定地說道:「我還要看電視,哪裡有時間救奶奶?」

奶奶沒有電視重要在孩子的心裡,家人是為自己服務的,而他們對自己的父母、爺爺奶奶,卻沒有一點照顧的責任,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怎麼會孝順呢?

三歲看老,現在我們身邊這樣冷漠的孩子是越來越多了,兒女對父母的孝心是傳統美德,也是一種責任,父母養育兒女長大,兒女陪伴父母終老。

如果說有的孩子長大了就很不孝順,那麼一定是有原因的,因果關係是必然的,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有問題,孩子就可能最終成為問題兒童。

做父母的都希望培養一個孝順善良的孩子,晚年生活會比較幸福。如果孩子的年齡還很小,錯誤的教育方向被扭轉,就會成長為一個身體健康,內心善良的人。

如果發現孩子有這些特徵,就可能會是「不孝」的先兆,父母要想辦法補救

第一,孩子自私自利,心裡沒有別人。

現在家裡的小孩少,父母對孩子非常寵愛,但是,過多的溺愛不是健康的愛,我們越是對孩子寵愛,就越可能把孩子養成一個自私自利的「白眼狼」。

小時候,有好吃的就自己一個人獨享,別人吃一口都受不了,長大了喜歡穿名牌衣服,也不管父母一個月的工資是多少。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年齡小,不懂感恩也正常,但是,從小不懂感恩的孩子,長大了也不會孝順你。如果我們發現孩子有自私自利的傾向,就要及時糾正他。

比如,教孩子學會分享,有好吃的,先要分享給家裡的爺爺奶奶長輩吃,尊敬老人從娃娃抓起。

再比如鍛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不要包辦孩子所有的事情,否則孩子依賴心理強,沒有責任感,只懂得索取,將來也會不孝敬父母。

第二,孩子和父母不親,比較有距離感。

有因就有果,我覺得如果孩子在一個正常、健康的家庭里快樂成長,父母給予孩子恰當的愛,孩子不孝敬父母的比例是很小很小的。孩子長大了不孝順父母,和她生活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比如,現在比較普遍的現象,爸爸媽媽忙於工作,就帶娃很少,甚至是完全交給老人去帶,孩子和父母不親,甚至是有距離感,長大了就更不願意和父母相處了。

孩子不願意和你相處,不想和你說話,親子關係不好,需要父母多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孩子越是年齡小,越是建立親密關係的最好時候,等到孩子長大了,再去和他們溝通感情,孩子是不會願意搭理你的。

陪孩子,要趁早。

第三,孩子不懂規則,不尊重他人。

我們生活的社會,是一個有規則的社會,如果你想要完全的自由自在是做不到的。但是,現在很多孩子就是嚮往完全的自由,有小孩在路邊,看見別人吃東西,動手就去搶,還會說:「我想吃,你憑什麼不給我?」父母不批評教育孩子,還覺得他是真性情。

孩子如果不懂規則,就是父母對他的教育少,當父母老了,照顧父母,負責他們的吃喝拉撒,照顧他們虛弱的身體,也是一成年人應該遵守的規矩。而你從小溺愛的孩子,大概也會覺得麻煩,不管他,又能怎麼樣呢?所以,給孩子立規矩是從小就立的,而不是長大以後。

有些父母無人照顧,很可憐,但是,如果你追蹤一下,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大機率是有問題的。把對父母的愛,一代一代傳遞下去,是我們的責任。

互動話題:你家孩子有以上不孝順的表現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aae4f749c9fab22cbe24620eef54d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