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王阿姨育有一兒一女,兒女都各自成家,女兒常常來看望老人,一家人看似十分融洽。王阿姨的兒子從小體弱多病,女兒是意外懷孕留下來的。王阿姨對兒子分外關照,總認為女兒是多餘的,從小對女兒忽略不少。
老人用女兒的彩禮錢給兒子操辦婚事,兒子還花光了老人的積蓄,王阿姨暗示女兒貼補他們。懂事的女兒只得想方設法省錢給父母,女兒天真地認為,錢給了自己的父母怎麼都不虧,有多的父母也會幫自己存起來。
女兒和兒媳相繼懷孕了,外孫先出生了,女兒的婆婆還沒退休,女兒便請求媽媽幫忙帶段時間孩子。可王阿姨卻以照顧媳婦為由拒絕帶外孫。
過年老人給孫子和外孫發紅包,金額雖一樣多,但女兒打開就發飆了
過年,女兒帶著孩子來給父母拜年了,懂事的女兒一進門就連忙幫著嫂子一起準備年飯,王阿姨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紅包發給兩個孩子,嘴裡說著「孫子外孫一樣疼!」全家樂呵呵。小孩子對錢沒有概念,只覺得有紅包分外開心,他們一起拿著紅包到廚房找媽媽,讓媽媽幫忙拆紅包。
可女兒拆出來的是10張20元的舊鈔票,而媳婦拆出來了卻是10張50元的新鈔票。女兒臉色頓時很是難看。此時,一旁的兩個孩子忙問媽媽們,「為什麼我們紅包裡面錢的顏色不一樣?」
女兒匆忙走向母親的房間,她想起了這麼多年來母親對自己的種種,往事一幕幕如電影一般在她腦海里回放。
頓時,女兒淚流滿面,她對母親說:「媽,原來這麼多年您只當我是個多餘的,我從小就知道您更心疼哥哥,可我為了得到您的愛,一直努力學習,這麼巴心巴肝地為娘家。您不疼我就算了,可為什麼對孩子也做得這麼明顯呢!」說完帶著孩子離開了娘家。
我們身邊不乏有這樣的老人,他們把對兒子的愛寄托在了孫子身上,表明上裝作孫子外孫一樣對待,其實心裡明明更偏向孫子。
老人對孫子外孫是否一樣疼嗎?過一次年、發一次紅包就能看明白了做女兒的既然無法改變現實,不如好好調整自己的心態:
1. 大度一些,不影響自己的小家。
女兒回家後切不要給自己的丈夫抱怨父母的不公平,這樣只會讓丈夫對父母心生不滿,影響大家庭的和睦。父母畢竟是自己的,和丈夫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丈夫一定更維護孩子。這樣的不公本身就會讓丈夫對丈母娘心生不滿,女人應該儘量讓此事儘快平息下來,不要因此發展成為家庭矛盾。
智慧的女人,一定是大度的女人,她們會看淡這一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小家幸福上,不計較,不攀比,坦坦蕩蕩地生活。
2. 探望父母時多買實物,少給金錢。
如果父母有退休金,在父母身體還比較好的時候,女兒探望父母時不妨多給父母買些生活所需或者保健品,儘量不要給現金。女兒給父母金錢,本是想讓老人改善生活,可偏心的老人卻當了二傳手,把錢拿來貼補了兒子,這樣非但沒有讓女兒如願,還更給自己心裡添堵。
3. 與老人和孩子都做好溝通。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懂事,他們也會心生攀比,做女兒的一定要給老人溝通好,不要讓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以免影響孩子幼小的心靈。同時,也需要給孩子多說一些善意的謊言,不要讓他們心裡埋下怨恨的種子。
4. 擺正心態,不要因此影響手足親情。
可以說子女間的矛盾都是父母的不公平造成的,父母總是容易偏向那個他們認為更弱勢的孩子,但這也不免對其他孩子造成傷害。其實那個受到父母偏向的孩子本身並沒有錯,女人一定不要因此而記恨自己的手足。
如果那個受到父母偏愛的孩子的確更弱勢,女人不妨將心放空,給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畢竟血緣關係是至親的,這也是為了大家族的和諧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日話題:寶媽們,你們認為父母的不公平影響到了家庭的和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