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一個父親忍痛做骨髓穿刺的小視頻讓人心疼。孩子可憐,父親偉大,這一幕著實讓人動容。
然而,作為麻醉醫生有話要說:我們阻止不了孩子得病,但我們可以不讓偉大的父愛留下痛苦的烙印。
這裡涉及到一個專業技術的問題:骨膜麻醉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父親為孩子捐骨髓,涉及到骨髓穿刺的問題。
骨髓穿刺過程中,需要將一個堪比火柴杆兒一樣粗的穿刺針鑽進骨髓里。
抽取骨髓並不痛苦,痛苦的是穿刺過程。
有人會說,可以打麻藥啊!
問題就在這裡,如果麻藥真的能打好,就可以避免那麼大的痛苦。
下面我們就聊聊這個事: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這個疼痛不是來自於皮膚或者皮下。因為,這是局麻的基本技術。在臨床歷練過一段時間,都能把這個局麻打好。
換句話來說,即使打不好,這個疼痛也不會太疼。但是,如果是骨膜疼痛,那是鑽心的疼,是忍受不了的疼痛。
沒錯,導致這個堅強的父親落淚的就是骨膜疼痛。因此,抑制骨膜疼痛就是問題的關鍵。
那麼,骨膜麻醉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首先,找到骨膜麻醉不好使的原因:其根本原因,就是麻藥沒打到神經上。
如果麻藥打到神經上,就一定能阻斷痛覺傳導。因此,可以確定麻藥並未完全起到作用。
解剖上:骨膜上的神經分布於骨膜下。因此,麻藥只有打到骨膜下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
而在臨床工作中,操作者往往垂直進針,這導致針尖無法完全進入骨膜下。其結果,勢必會導致阻滯不全。
推薦的注射方式是,將針尖斜面朝向骨膜面刺入骨膜下。
這種情況下的局部麻醉,才能使麻藥與骨膜下的神經結合,從而實現良好的麻醉效果。
最後,我們希望的是,一定要注重治療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我們認為的正常情況,對患者來說可能就是難以承受的痛苦。
分享本篇,旨在希望不要有再多的人承受痛苦!不要有再多的人得病!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