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29日,在這個閏年才會出現的日子裡,一些市民終於迎來了四年一次的生日。有人說不喜歡生日在這一天,因為公司的生日福利、商家的生日優惠等,四年才能享受一次。有人曾為不能每年吃到生日蛋糕感到失落,但有人並不為此感到困擾,因為他們覺得每一次生日都是一座「里程碑」。小學、中學、大學,他們的每一個生日跨度都比別人大,每個生日都是一次大跨步。
洪鵬啟(右)說,每到閏年就很期待過生日。
小時候很期待過生日 以為家人多撕了一頁日曆
家住翔安區新店鎮,做海鮮生意的洪鵬啟,出生於1988年2月29日。今年,他老早就對8歲的兒子說:「今年我可以過生日啦!」家裡的兄弟姐妹也開玩笑說:「你終於可以過生日,我們要送你禮物,送個鞭炮吧。」實際上,因為疫情「悶」家太久的他,今天想請家人吃海鮮大餐。
「從小到大,我只遇到一個人跟我同一天生日。」洪鵬啟說,自己剛上小學時,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喜歡禮物和蛋糕,每次看別人過生日,也要求爸爸媽媽在自己生日時準備好蛋糕。可父母總給他準備面線雞蛋,過農曆生日,他也記不住是哪一天。那時候,他有點鬱悶,為什麼別人過生日有蛋糕、禮物,自己卻沒有。媽媽對他說,別人過的是新曆生日,你過的是農曆生日。於是他就要求過2月29日的新曆生日。
洪鵬啟說,小時候家裡的日曆是每天撕一頁的,有一年到了2月他就一直等著「29日」這一天出現。到了28日,他的期待值就達到了頂峰,心想第二天就可以過生日了。結果隔天他起來一看,日曆上赫然出現的是3月1日。「誰多撕了一頁日曆,不讓我過生日?」他可生氣了,去找家人鬧了起來。
後來,在課堂上他才明白為什麼2月29日不是每年都會出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兒時過生日的渴望心情也慢慢平復。長大後有時上班忙,也沒特意過生日。有一回,幾名同住一個宿舍的同事說好生日時輪流請客。1月生日的同事請大家到飯館吃飯,點菜時,其他同事把點菜的任務交給了洪鵬啟。他點了很多好吃的,當天過生日的同事就開玩笑說,下個月等他過生日時要「點回來」。結果等到了2月底,他的生日都沒有出現。大家很納悶,洪鵬啟這才公布答案。不過,3月1日那天他還是補過了生日,請大家好好吃了一頓。
「2月29日出生,沒有給我造成困擾。日子很特別,不是每年都有。每到閏年,我還是挺期待的。」洪鵬啟笑著說。
杜宜隆
每次生日都會暗下決心 下個生日前要完成一個目標
杜宜隆出生於2000年2月29日,最近在新加坡完成了高中學業,很快就要上新加坡國立大學了。
「我更多的是將每個生日當成一座里程碑,每次生日都會暗下決心,在下一個生日之前一定要完成一個目標,實現一個願望。」他說,自己從來沒有過農曆生日,因此生日四年才過一次。今年生日完成了高中學業,上一次過生日是四年前剛去新加坡上高中時,而再上一次是小學時。「下一次生日,也就是2024年2月29日,我希望自己能去英國讀研究生。」杜宜隆補充說。
雖然生日四年才一次,但是每到生日,杜宜隆並不會特別激動。最近一次過生日是四年前在新加坡學校的食堂。那時,他剛去新加坡求學不久,幾個同學給他買了一個蛋糕,在食堂吃晚飯時為他慶祝。朋友們帶頭唱起歌,結果整個食堂的人都一起唱了起來。「讓我很感動的是,我和他們才認識不過四個月,但還是能感受到大家的真誠。」杜宜隆說。
「從小到大,我至今沒遇過和我同一天生日的人。」杜宜隆說,和許多人不同的是,自己每次過生日都是不同的人陪他慶祝,讓他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2月29日是怎麼來的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間隔約為365.24219天,而我們採用的公曆中平年只有365天,也就是說,每隔4年日曆上就要多出將近一天的時間。為了解決這個餘數,每4年增加一額外的閏日,即2月29日。
通常年份可以被4整除的是閏年,但實際上「四年一閏」並不完全精確,故又定義年份是100的倍數時,必須被400整除才為閏年。例如2000年是閏年,而1900年則不是。因此,精確地說,應該是「四年一閏,逢100不閏,逢400再閏」。
1984年閏十月出生的
下個農曆生日是2166年
出生於2月29日,通常四年才能過一次生日。有人說,不管出生在哪一天,過農曆生日就不會有這種煩惱了。但是,農曆也有閏月。
如果你是1984年「閏十月」的生日,根據農曆來計算,下一個農曆的閏十月要等到2166年。也就是說,生於1984年閏十月的人要想過第二個農曆閏十月生日,得等182年。
(廈門晚報記者 林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