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有衝鋒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也有無數社區工作者的身影,他們用愛與責任築起一道道防護牆。讓我們通過一個個社區工作者的工作瞬間,一起樹立起抗疫信心。
「爸,今天我和丹萍都不能回家吃晚飯了,您和涵涵一起吃吧……」「老公,我也需要值班,你一個人在家照顧好自己和孫子啊!」連日來,常州市新北區新橋鎮的居民高國平每天都會接到兒子高雲飛和妻子惲一鳴這樣的電話,心中五味雜陳,孫子已經連續十幾天沒有與爸媽和奶奶見到面了。今天是元宵節,但是家中三個社區工作者依然堅持在各自的崗位上,奮戰在防控疫情的最前線,只有通過視頻一家人才能打個照面。
一家三個社區工作者
高雲飛困得在椅子上睡著了
在新橋鎮錦海社區,總能看到一個身影帶著一群「橙衣俠」在轄區單元中穿梭,做著居家隔離對象的服務工作。他是錦海社區90後工作人員高雲飛,也是錦海社區21戶77人居家隔離對象的負責人。自大年夜開始,他就與社區民警、醫護人員、鎮工作人員齊上陣,每家每戶告知發放倡議書。他每天上門或電話聯繫、視頻聯繫需要居家隔離的人員,為他們提供生活日常所需,清理生活垃圾。由於防護服緊缺,他每天都穿著不透氣的橙色雨衣上門,落實好居家隔離對象的情況後,都是渾身濕透。從大年夜到今天,連續鏖戰了半個多月的他在社區商討第二天防疫工作時困得睡著了,社區其他工作人員說:「我們看著雲飛就坐在凳子上睡著了,他睡得太熟了,推都推不醒,我眼淚都直掉。」
朱丹萍奮戰在社區一線
從大年三十開始,高雲飛的妻子朱丹萍也如他一般奮戰在自己的崗位上。她是新橋鎮新龍湖社區的一名社區工作者。1月31日起,她就開始在新龍湖社區所轄小區新立名園站崗,登記和排查出入人員信息。與此同時,她還要做好社區內勤保障工作:負責幫志願者消毒,採購物資,平均每天她要撥打和接聽50多個電話。十幾天的忙碌讓她難得有時間回家,回到家中,她也不敢去抱一抱自己的兒子。朱丹萍說:「只願疫情儘快結束,不辜負所有人的付出!」
朱丹萍小區門崗值勤測溫
跟兒子媳婦一樣,婆婆惲一鳴是一名基層社區幹部,她從事基層工作30餘年。在此次疫情中,她毅然投入到一線工作中,是道鄉社區防疫工作的總調度。道鄉社區是新橋鎮最大的一個社區,人口基數大,管理工作也最繁重。她不僅做好社區調度協調工作,還堅持到小區門崗值勤測溫。雖然已到了臨近退休的年紀,但是她絲毫沒有退縮,她說:「這是我工作了30多年的地方,我只希望居民們能安然度過這次疫情。只要我身體夠得上,我就要陪著同事們一直戰鬥在一線!」
家裡人分屬三個社區視頻見面
這是無數奮戰在基層一線工作人員的縮影,為了居民的安危,拋下年邁的父母,放下年幼的孩子,不顧生命危險留在第一線,留在最需要他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