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被誇50天後驚現巨變!如何「誇獎」孩子最有效?

2019-10-31   阿童木人工智慧

近日日本一檔綜藝上播出了這樣一個「實驗」:一個內向、不自信的女孩,在被人連續誇獎了50天後能否變好看?

令人驚訝的是,女孩從一個自卑,整天口罩不離臉的女孩,變身愛精心裝扮自己的自信Girl。




今年年初,引發熱議的清華北大誇夸群也是同樣的道理。以一種彩虹屁的形式,來達到激勵人的效果。




一個國外的普通家庭,一個小女孩被大人圍著,她在開心的玩遊戲,不管做的好不好,家人都是她最忠實且寵溺的觀眾,為她鼓掌,什麼也不懂的小屁孩,似乎感受到了來自家長的喜歡,她變得越發活潑,露出天使般的笑容。


問題來了,想了沒有,為什麼孩子在接受到誇獎、表揚的時候會顯得更加積極?


1、誇獎是提升孩子自信心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美國作家愛默生曾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所以,要想讓孩子在未來取得成功,就要注重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

事實證明,誇獎是提升孩子自信心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日本的一項研究表明,經常受到家長誇獎和很少受到家長誇獎的孩子,前者成才率比後者高了5倍!



中國著名的童話作家鄭淵潔也曾說過,對孩子要「往死里夸」!

有人曾經說過,500個潛在天才,也許最後只有一個能表現出來,而其餘的499個則被扼殺了,原因是很多家長不懂得利用誇獎激發孩子的自信。


一位媽媽第一次參加家長會時,幼兒園的老師告訴她孩子可能有多動症,在板凳上連3分鐘也坐不了,還建議帶他去看醫生。

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媽媽老師都說了什麼,她摸摸兒子的頭,笑著說:「老師表揚了你,說你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3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我的寶寶進步了。」 寶寶因為這個「與眾不同」而倍感驕傲,這是一個多美好的開始!


後來,兒子上了小學,數學考了30分,老師懷疑他智力有問題,媽媽卻對兒子說:「老師對你很有信心,老師說你並不是一個壞孩子,只要能細心些,一定會趕上你的同桌。」

說完,她發現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明亮了起來,沮喪的臉也舒展開來。第二天上學,兒子去的比平時都早。

媽媽的誇讚一直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直到高考結束後,兒子被清華大學錄取了。那天,他激動地對媽媽說:「媽媽,其實我知道我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是您的讚揚讓我一直對自己充滿信心!」


英國著名的教育家斯賓塞曾說過:「對孩子的一次喝彩,勝過百次訓斥,喝彩和鼓勵,可以讓自卑的孩子走出泥沼。」當孩子遇到了挫折,甚至遭遇輕視,做父母的都要堅持讚揚孩子,讓孩子在你的誇獎中找回自信,去積極爭取成功。

誇獎是一門學問,技巧掌握不好,夸出來的孩子很可能會出現自戀、自負、受挫能力差等情況。


所以,該如何正確的夸孩子呢?

2、如何恰到好處地誇獎孩子?

家長應該掌握的幾個智慧


多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夸天賦

每個家長都喜歡夸孩子聰明,但是直接夸孩子聰明,等於誇他有天賦,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天生聰明,做事情和學習甚至不需要努力就可以比別人做的好,一旦讓孩子產生這樣的意識,將會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

我們應該換一種說法,比如:「孩子,你這麼努力真棒。」

把孩子值得表揚的細節具體的說出來,指出孩子哪裡做的對,哪裡做的好,為什麼誇他表揚他,誇獎孩子的努力,把鼓勵細節化,這樣才能不斷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表揚過程,而不是表揚結果

家長要誇獎表揚的不應該只是孩子的聰明,也不應該只表揚好的結果,而是要誇讚孩子努力的過程,即便結果失敗了,但過程才卻是至關重要的,這才是值得我們鼓勵的,家長要讓孩子知道成功是努力的結果,而非自己的聰明。

我們不能只是簡單一句「你做對了」「你做的好」之類的讚揚,更應該注重的是表揚孩子的態度,孩子的過程。

比如當孩子做一件很難的事或者做一道很難的題目時,多次受挫,仍然在堅持的時候,一定要及時鼓勵他這種不放棄的精神,不必去在意結果,孩子表現出來的認真、永不放棄的積極態度,父母都要給予肯定與鼓勵,畢竟態度決定一切。

我們可以這樣說:「你花了一個小時時間,嘗試各種方法,一直那麼認真,一直沒有放棄,真棒。」

用心表揚孩子

表揚誇讚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用心,而不要僅僅嘴上說說,敷衍了事,要加以行動讓孩子感覺到你的真心,一個擁抱,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微笑,低過空洞的一句讚揚。

比如:孩子放學回家,學校受到了老師表揚或者獎勵,回家後興高采烈的跟爸媽述說著,爸爸忙著手頭的工作,媽媽忙著做飯,孩子本想著與爸爸媽媽分享喜悅的心情,爸爸媽媽卻無暇顧及,只是敷衍一句你很棒,這無疑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

正確的做法是,爸爸媽媽無論多麼的忙都應該放下手頭的工作,慢慢的傾聽孩子的述說,然後肯定孩子的表現,鼓勵孩子,讚揚孩子。

先揚後抑的表揚

的確,家長要多鼓勵和表揚孩子,但是,也不能一味的只是表揚,應該先揚後抑,孩子做的對的地方,我們要及時鼓勵和表揚,同時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讓孩子知道改進。

比如:孩子考試成績下來,考了90分,家長應該首先肯定孩子的成績,幫孩子一起分析試卷,首先要看孩子做對的題,肯定孩子,表揚孩子,然後再看孩子做錯的題目,與孩子一起分析錯題,並指出孩子缺點,比如粗心啊或者沒看清題目之類的,讓孩子以後注意改進。這樣不僅表揚了孩子,又讓孩子學會了一種處理問題的方法,何樂而不為呢。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錯誤缺點,不善於從表揚角度出發達到批評、糾正的目的,一遇到孩子犯錯,總是疾言厲色,給孩子當頭一棒,這會讓孩子的心很「受傷」,會刺激孩子幼小的心靈,總讓孩子處於負面的情緒中,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

不要泛泛而夸

表揚孩子要具體,應該對孩子的優點和進步的具體細節給予肯定,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優點在哪裡,自己「好」在哪裡,「厲害」在哪裡,而不是簡單的一句「你做的好」「你太厲害了」。

細節化的肯定和表揚要比簡單的誇張效果好多了,家長給孩子要多一些描述型的表揚,而要少一些評論型的表揚,表揚要具體化細節化,而不是「泛泛而夸」。

掌握誇獎技巧,夸出自信滿滿、務實努力、品學兼優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