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寶寶被親了一下,永遠的離開了:別再讓這3種人親寶寶了!

2020-08-31     育兒小娜

原標題:20天寶寶被親了一下,永遠的離開了:別再讓這3種人親寶寶了!

前幾天寫了一篇逗寶寶的文章【逗寶寶的5個「禁忌」:不能捏臉,不能蓋眼睛…真的不能嗎?】很多網友留言表示,最重要的是不能親寶寶,尤其是親寶寶的小嘴。確實如此,寶寶出生以後,身邊的親朋好友總會對他們特別好奇,為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他們會情不自禁的親吻寶寶的小腳丫,小肚皮,下臉蛋,甚至是小嘴巴。殊不知這些熱情的動作,可能會存在很多隱患,危害著寶寶的健康。

曾經看過一個報道,在美國一名出生還不到20天的寶寶Mariana,因為感染了孢疹病毒,導致病毒性腦膜炎死亡。對於這種病毒的來源,醫生判斷,很可能是某個家人或者朋友,攜帶了這種病毒,然後再親吻寶寶的時候,把這種病毒傳染給了寶寶。寶寶抵抗力差,根本抵抗不了這種病毒,只能白白喪命!

其實類似的報道國內也有不少。記得之前有條微博,引起很多家長的關注,微博的大意是,有個寶寶是三代單傳的獨生子,爺爺特別喜歡他,每天都要抱著不停地親吻,誰知道爺爺下巴長了一個小膿包,親吻寶寶的時候,導致寶寶感染了黃色葡萄球菌死亡。

為什麼一個小小的親吻,就會引發這麼大的危害呢?

主要還是因為寶寶的免疫機制比較差,如果親吻寶寶的人攜帶某種病毒,在親吻寶寶的時候,這種病毒會通過唾液趁虛而入,導致寶寶感染,然後危害寶寶的健康。而且,孢疹病毒是非常常見的,90%以上的成年人都攜帶這種病毒,它們隱藏在唾液里,一旦親吻寶寶,這種病毒會隨著唾液侵害寶寶,只是大多數寶寶都是隱性感染,沒有任何症狀;但是也有一些月齡比較小,或者抵抗力比較差的寶寶可能會表現出來,具體表現為:高燒、眼瞼腫、鼻塞、扁桃體化膿樣,甚至可伴有肝功能損害、心肌損害等等,危害寶寶的健康。

所以說,日常生活中,儘量不要親吻寶寶的小臉,尤其是嘴對嘴的親吻,儘量不要做。

如何避免此類事情發生,危害寶寶的健康?

喜歡寶寶,親吻寶寶是人之常情,尤其是爸爸媽媽,恨不得把寶寶含在嘴裡。可是,爸爸媽媽在親吻寶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幾點:

1.外出回來要注意衛生

工作了一天,終於回家了,真想趕緊把寶寶抱在懷裡,親吻他的小臉蛋。爸爸媽媽們先別著急,先把外套換下,洗洗手洗洗臉,尤其是化彩妝的媽媽,一定要洗乾淨再親寶寶,否則化妝品中的有害物質,可能會傷害到寶寶健康。

2.不要嘴對嘴親吻寶寶

親吻寶寶的時候,別嘴對嘴了,空腔里有幾百種細菌,通過親吻可以傳給寶寶的不低於270種,寶寶的抵抗力差,一旦被傳染很可能會生病。除了不能嘴對嘴親吻外,家長也儘量不要用嘴咀嚼食物喂寶寶。

3.親完小手趕緊擦拭乾凈

其實寶寶的小手也不要經常親吻,因為唾液留在小手上,寶寶可能會把小手伸進嘴裡吸吮,然後細菌間接到達寶寶的小嘴裡。不過很多家長控制不住,特別想親吻一下寶寶的小手小腳,那就親完以後用溫水洗乾淨,或者用濕巾擦乾淨吧。

4.生病以後別再親寶寶了

家長生病以後,都不要再親吻寶寶了,如果是一些傳染性比較強的病,儘量離寶寶遠一些,想要接觸寶寶的時候,可以帶著口罩,把手清洗乾淨以後再抱抱他。

除了家長注意外,這幾種人千萬別讓他們親寶寶

有時候帶寶寶外出,鄰里鄰居的看寶寶可愛,都想要去抱抱他親親他,這時建議不要讓對方親吻寶寶,雖然是鄰居,但是不太熟,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給寶寶帶來危險。不過正常情況下,不是特別熟悉的人,也不會去親吻寶寶的,大家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不過這3種人一定要注意,感情再好也不能讓他們親吻寶寶!

1.嘴巴潰瘍的人

有的可能是嘴巴內部潰瘍,有的是嘴巴外面有個疙瘩,膿包之類的,不管是哪一種,都不能親吻寶寶。本來口腔內的細菌就不少,如果有類似情況的話,不僅會增加細菌的數量,還會增加寶寶的被感染的幾率,還是防範一些比較好。

2.感冒發燒的人

感冒病毒一般都是通過唾液傳播的,不僅不能親寶寶,還得離寶寶遠一些,等病好以後再接觸寶寶。如果是媽媽感冒生病的話,寶寶離不開寶寶,或者需要母乳喂養,媽媽注意個人衛生,手部整潔,還得帶上口罩,避免傳染給寶寶。

3.

有皮膚疾病的人

有的人可能本身有皮膚疾病,這種情況一定要避免跟寶寶接觸;還有些人可能沒有皮膚疾病,但是手上嘴周圍突然起了一些水泡,並且有發熱情況,可能是感染了皰疹,雖然對大人的危害很小,但是寶寶哦抵抗力差,一旦被傳染危險是很大的,一定要遠離才行。

總之,家長們在照顧寶寶時,不僅要避免外人親吻寶寶,自己也得多加註意!如果有這3種情況,再熟悉的人也不能親吻寶寶,否則很可能會危害寶寶的健康!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P68RXQBd8y1i3sJHay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