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最稀奇的小館子,土雞能養到8歲半,吃的是農村喂豬的野菜

2019-10-13   昆明美食台

在距離昆明270公里的一個地方,被稱為「哈尼之鄉、回歸之城、雙胞之家」以及「太陽轉身的地方」。這裡被稱為全國空氣品質最好的地方,環境優美,物產豐富,以紫米頗為出名。這裡的人能歌善舞,也是庾澄慶的祖籍所在地。



這裡的所有事物,貌似都要與「雙胞胎」、「墨色」掛鉤,據說墨江縣是全世界雙胞胎產量最高的地方,因為這裡的水質很特別,就連老母雞下蛋都是雙黃的,這裡的土雞能養到8歲半。



20年前,從這個地方走出了一個大學生,就讀於西北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後回到昆明省城幹事業,這幾年對老家的美食念之又念、想之又想,果斷聯繫老家那邊的人,在昆明開了一家以普洱思茅、墨江美食為特色的野菜館,三天兩頭從老家採購食材,讓親戚在老家菜市場或田間地頭收集野菜。



挨家挨戶、一個攤一個攤地收集野菜。



當天早上5點就從老家往昆明配送,早上9點到店。



把收集好的野菜按照順序整理保存,讓吃貨從中午開始就能吃到新鮮的野菜。



野菜種類相當豐富,每天都有三四十種,生活在昆明的人,90%都叫不出名字來,很是稀奇!



海船菜,這是思茅、墨江地區相當珍貴的野菜,不是在任何一個地方都能生長,在這裡也不是天天都能吃到,今早運氣好,碰見了!



墨江茄子,這種茄子呈紫色帶紋路,比普通茄子質地堅硬,果肉超多,吃起來更脆更甜!



紫色刺五加,這種野菜只有在墨江才能見到,據說是墨江這個地方水源、土壤中帶有血氣,這些植物吸收了之後,顏色會變紫,比如上面說到的紫米、紫茄子,等等。



這個應該是叫做芋頭莖,用來炒或者煮相當過癮!



坯菜根,普洱最常見的野菜。



民國菜,據說在墨江這個地方都是用來喂豬的。



草果葉,用來做香料提味的。



小番茄,在普洱很常見。



野生木瓜



plus木瓜,超大版,很少見的。



墨江黃瓜,跟普通黃瓜區別很大,大多數是圓的,吃起來很甜很脆!



地筍



芭蕉花



下面的野菜,就不知道叫什麼了!


野菜一

野菜二

野菜三

野菜四


琳琅滿目的野菜,每天都是新鮮的,在昆明種類算最多,稀奇指數最高,據說昆明某首富都經常來吃,每次來這裡必吃的就是清湯老土雞,額外加上一些野菜。


牛乾巴

辣味


田鼠,有點吃驚啊!



野生紅尾巴小魚,這種小魚現在已經很難吃得到了。



每一道菜都是現點現炒,用墨江最傳統的方式炒制。



油淋乾巴,必須要加入當地的野生小黃姜,非常香!



還有各種養生的燉菜!



這是8個人的分量,人均50左右能吃到扶牆出門!



招牌就是清湯老土雞,他家用來燉湯的土雞年齡至少在2歲以上,最老的8歲半,但吃到的幾率不是很大,除非你是昆明首富!



清湯老土雞,養生又滋補!湯汁濃郁、原汁原味,通過天然植物香料的調製後,雞湯雞肉沒有一點腥味,湯汁呈淡黃色,沒有添加過任何「工業原料」。



這是一隻4歲的老土雞,只有1.6公斤,就連腳杆都是纖細的,很有骨感美!雞腳裡面富含相當豐富的膠原蛋白元素。



雞肉肉質緊實,吃起來很香、很有嚼勁,用柴火煮4個小時都不會耙!一個5歲小朋友被父母帶著來這裡吃過一次雞肉後,再也不吃其他家的了!



雞頭很小、雞冠很薄,一看就知道這隻雞具有很強的攻擊性!



雞翅毛孔細密,雞腸很細,看上去像野雞一樣!



內臟也是極小的!



來這裡吃清湯老土雞,一定要多喝幾碗雞湯!吃完雞肉,再加上幾款野菜,非常講究!野菜跟蔬菜的區別就是,野菜需要的生長周期很長,經過長時間吸收日照以及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而且味道很香!


一個37歲的中年老阿姨每個星期都要來這裡喝上幾碗雞湯,2個月後,皮膚紅潤如童,緊緻Q彈,同事中很多90後小哥哥都心生愛慕!



紫色刺五加,只有在墨江才有的野菜,吃起來苦中回甘,具有清涼解熱、降火降噪的功效。



牛乾巴,加入當地的野生小黃姜後,姜味與乾巴的香味融為一體,吃起來香辣刺激,很有嚼勁,點了這道菜應該喝點當地的小酒!



芭蕉花,口感清脆,吃起來有一種嘖嘖嘖的響聲,香中回甜。



農村喂豬的蔊菜,用來涼拌著吃,頭一回見,又香又綿,太開胃了!



宮爆腰花,最大的亮點就是用墨江當地的青花椒油炒制,麻辣中帶著清香。



干椒炒紅尾巴魚,這道菜比較貴,條件一般的人群不建議點。



小炒肥腸,比較傳統的墨江做法。



喜歡喝酒的人,可以品嘗一下雙胞胎王國的土酒。



在哪:昆明西山區金亞商業中心A幢1-2層(茶馬古道思茅野菜館)越好吃越稀奇的東西越偏僻難找,就是這麼個道理!



在雲南,最高的餐飲接待不應該是五星級酒店,第一應該是野生菌,第二當之無愧就是野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