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別灌漿壺,遠離化工壺的危害

2019-08-02     步進歷史

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但是紫砂壺有時候花了大價錢也不一定能買到好的。尤其是新手買壺,往往對紫砂還不了解,第一筆學費就交給了注漿壺

那到底注漿壺和紫砂壺是什麼關係,又怎樣識別注漿壺呢?

什麼是注漿壺

注漿」本身是一種陶瓷製造中的工藝,1957年(也有專家說是1958年)無錫惠山泥人廠的兩名翻制石膏模的師傅帶來量產工藝,並由高永君、汪寅仙等人進行了2年試驗。但以失敗告終。

一開始是採用紫砂礦料磨成泥漿狀,注入到事先做好的石膏模具中,因為石膏具有很強的吸水性,所以短時間內脫開模具就能得到壺坯。

紫砂泥料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可塑性好,容易成型,而磨成細膩的泥漿之後,因為紫砂原料黏性比較大使得這種壺坯更難以修整,於是這種工藝宣告失敗。

隨著紫砂市場的復興,有人看到有利可圖,於是研製出了注漿的進階版本。

採取其他的一些陶土加上「水玻璃」(水玻璃就是矽酸鈉的水溶液,在建築行業種普遍用做粘合劑和補漏劑)脫模製成,再在外面刷上一層紫砂泥漿。

注漿壺不管是從原料上講,還是從工藝上說,這種壺已經不能劃為紫砂壺一類了,不具有紫砂的透氣性特點。

那我們又該怎麼辨別注漿壺呢?

如何辨別注漿壺

1價格低廉

注漿壺因為原料和工藝成本低,品質也低,所以價格非常低廉。

如果您在市場上碰上價格異常低廉、還附贈很多其他杯碟之類的「紫砂壺」,那就要小心了。

幾乎全中國的各大車站景區都能找到注漿壺的影子。

2光澤異常

灌漿壺有的粗看還是很漂亮的。但是由於工藝的原因這類壺還是高目玻璃水工藝,所以外表賊亮。

分量明顯比正常紫砂壺輕。手感很輕,斷面有朱泥類的瓷化現象。

3器形怪異

器型的線條越多或者複雜工藝就越難,且不說全手難做,模具都是很複雜的工藝。所以如果見到器型複雜價格便宜的紫砂壺十有八九就是注漿壺。

看完以上這些,對注漿壺也能有個大概的了解。最後再次提醒大家,如果剛入壺門對紫砂不甚了解,一定要先做好功課再入手。

真正的原礦紫砂是捶打成型的,紫砂泥本身的軟度是做不到灌漿的,除非是加了其他的東西的化工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Ax3X2wBUcHTFCnfiP1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