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第一城「小巨人」超千家,廣東超前完成2000家培育目標

2024-09-08     羊城派

近日,全國各省份(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陸續發布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和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覆核工作。記者梳理髮現,此次公示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有3012家,相較於第五批公示名單入選企業數量明顯減少,江蘇、廣東(含深圳)和浙江企業入選數量繼續領跑全國。

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入圍數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及其第三批通過覆核的情況

蘇粵浙上榜1672家

根據統計,按地區分布來看,入圍數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依次為:江蘇(711家)、廣東(561家)、浙江(400家)、北京(271家)、上海(206家)、山東(165家)、安徽(113家)、四川(81家)、湖北(72家)、湖南(64家)。與第五批公示名單,浙江、北京入選企業數量出現增長,上海持平,其他省份均出現不同幅度減少。

其他省份入選企業數量依次為河南(41家)、福建(40家)、河北(38家)、陝西(37家)、江西(35家)、遼寧(34家)、天津(32家)、重慶(32家)、雲南(15家)、黑龍江(13家)、廣西(9家)、寧夏(8家)、吉林(7家)、山西(6家)、內蒙古(6家)、貴州(6家)、新疆(4家)、甘肅(2家)、海南(2家),西藏、青海兩個省份無入選企業。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入選數量為何下降?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一方面是因為隨著前期認定工作的推進,符合條件且未被認定的企業數量逐漸減少,導致後續認定難度增加;另一方面,為確保「小巨人」企業的質量與含金量,相關部門在篩選過程中更加嚴格,淘汰了一部分不符合新標準的企業。

可以印證的是,工信部在2022年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十四五」期間推動一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2023年發布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後,全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實已達12950家,這也意味著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目標提前完成。

在此背景下,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申報質量把控自然更加嚴格,如增設了實地抽查環節。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覆核通過數量也顯現了這一特點,2021年發布的第三批原通過企業數量為2930家,此次通過覆核的企業數量累計2429家,按照全部參與覆核情況來算、覆核通過率為82.9%,意味著一批掉隊的「小巨人」企業被清出。

另外,中央財政資金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支持也在持續。今年8月,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給出一組數據:中央財政累計安排獎補資金80億元,支持1922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財政部和工信部在今年還曾印發通知,2024年至2026年,聚焦重點產業鏈等,通過財政綜合獎補方式,分三批次重點支持「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

深圳增量領跑全國

記者注意到,2023年,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廣東省推動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計劃到2027年,累計培育超20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來自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廣東省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28家,疊加此次入選企業,已然超前完成目標。

與各省份入選數據相比,5個計劃單列市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也常年引發關注。在本次公示中,深圳繼續以298家的數量位居第一,寧波、青島、廈門、大連分別為65家、29家、18家、14家。深圳此前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累計達到752家,這意味著疊加本次公示的入選企業,全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正式超過千家。

廣東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入圍數量排名前十地市(含並列)

深圳為何如此亮眼?

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副局長鬍小劍此前在答疑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時提到,申報企業主導產品原則上屬於以下重點領域:屬於製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軟體、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或符合製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或屬於網絡強國建設的信息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領域等產品。

今年上半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0%,其中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7%,成為拉動深圳上半年GDP增長的主要力量。在這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的增加值同比增長17.0%,電子元件產品產量同比29.1%,可以看到深圳作為中國工業第一市的強勁發展勢頭。

在深圳之外,此次廣東上榜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還來自於其他15個地市,按入選數量依次為廣州(104家)、東莞(47家)、珠海(32家)、佛山(23家)、中山(14家)、惠州(10家)、肇慶(10家)、江門(5家)、汕頭(5家)、韶關(5家)、清遠(3家)、茂名(2家)、揭陽(1家)、梅州(1家)、湛江(1家)。

在此次上榜的粵企中,一批半導體企業引發關注,像是深圳市威兆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匯芯半導體有限公司、廣東芯聚能半導體有限公司、合芯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聚飛光電有限公司等;名單中也出現了一些獨角獸企業,如在今年4月榮登2024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的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

在日前公布的2024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廣東擬再添8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包括有機高分子材料產業、列印設備及耗材產業、安全應急產業、智能鎖具產業、數控裝備產業、智能傳輸及感知器件產業、智能終端產業。作為擁有超13萬億元經濟體量的製造大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崛起顯然正撐起一片天。

文、圖 | 記者 許張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9be6537e873cc070b57fbf078bd3908.html














翁城日記 701

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