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指導,廣州雕塑院、廣州市文化館主辦的《拾遺·識藝——廣州雕塑院「塑說非遺」主題巡展》在番禺區萬博中央公園樾+文化藝術中心開幕。展覽將持續至12月6日。
此次展覽選址於樾+文化藝術中心及其戶外空間,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雕塑藝術的融合之道,藉助雕塑特有的空間語言,搭建起當代藝術與傳統文化的橋樑。
展覽以「溯文脈」「嘆風采」「悟真章」三大篇章為主線,展示廣州雕塑院非遺主題作品35件,包括31件架上雕塑和4件戶外雕塑,涵蓋「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等9大非遺門類。
「溯文脈」從廣州民俗與民間故事傳說出發,追溯廣府文化的深厚淵源,帶領觀眾領略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嘆風采」聚焦於嶺南地區的傳統曲藝、戲劇及音樂,展示這些藝術形式所蘊含的地域風情和文化記憶,構築極富地方特色的審美情境空間。
「悟真章」目光投向了廣州的傳統武術與精湛的手工藝技術,融匯東方智慧,追敘嶺南故事。
這些作品不僅反映出廣州非遺資源的豐富多樣,也拓展了非遺傳播和展示的場景,激活了非遺的當代價值,是探索非遺彌新之路的生動實踐。
本次展覽以社區與美育為支點,拓寬文化交流平台,以藝術賦能社區鄰里,為非遺傳播注入新活力、新能量。
通過高容量的非遺知識普及,以文字、圖片、影像資料等視聽形式助力非遺項目的傳播。
展覽還配套設置非遺圖書快閃閱讀活動,探尋公共美學語境下的資源共享、共建與共創,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
文|記者 周欣怡 朱紹傑
圖|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