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場文藝活動展現東江文化風采,第四屆東江文化藝術節圓滿閉幕

2023-12-29     搜狐城市-東莞

原標題:17場文藝活動展現東江文化風采,第四屆東江文化藝術節圓滿閉幕

以水為脈,孕育文藝力量,以江為媒,講好東江故事。

12月28日晚,大灣區非遺主題新民樂音畫《東江說》登陸東莞市石碣鎮,用非遺音樂講述東莞故事、廣東故事、灣區故事。與此同時,歷時3個多月的東莞市第四屆東江文化藝術節正式閉幕。

在本屆藝術節期間,開展了17場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和高水平的藝術展覽,為群眾送上文化盛宴,展現東江文化的魅力與風采,凸顯文化強市美麗圖景下共生共榮的城市文化新氣象。

東莞市文廣旅體局三級調研員李粵梅、市文化館副館長崔臻和、石碣鎮黨委委員蘇惠英等出席活動,一同見證第四屆東江文化藝術節的閉幕。

17場文藝活動展現東江文化魅力風采

以江為媒傳播東江文化,孕育城市文藝創新力量,推介文化發展成果。李粵梅對東江文化藝術節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並充分肯定了近年來石碣在挖掘推廣東江文化、推動人才培養、創作文藝精品等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2019年以來,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在石碣鎮先後授牌設立了攝影、中國畫、版畫、音樂四個市重點文藝創作基地。通過市鎮聯動,共同培育出一批主題鮮明的文藝精品和活動品牌。其中,「大美東江」攝影大賽持續舉辦多屆,展示了東江文化的絢麗風采;大型原創交響音畫《東江說》連續推出兩部原創舞台音畫作品,成為東莞市一個響亮的文化IP。今年《東江說》更是走出了東莞,在中山市驚艷亮相。

「希望石碣圍繞東莞文化強市建設,抓住發展機遇,創作推出更多藝術精品,促進莞邑文化百花齊放,繼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遊品牌,為推動東莞在『雙萬』新起點上加快高質量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李粵梅說。

蘇惠英感謝參與東江文化藝術節中的廣大文藝工作者,並表示,在文化強市的建設大潮中,石碣將激流勇進,繼續擦亮「東江之珠」城市文化名片,致力打造更多深烙東江印記的文藝佳作,讓東江文化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在新的遠征中書寫更美的東江故事。

據了解,本屆藝術節歷時三個多月,以共享、潮流、創新為主題,先後推出了「大美東江音畫」「詩意東江風物說」「印象東江影像說」「歡樂東江潮流說」四大板塊,涵蓋了舞台話劇、交響音樂會、群眾藝術展演、影像書畫展、新書發布等多種形式。「東江之珠」城市交響音樂會、「東江之夜」河畔星空音樂會、開心麻花戲劇《真實謊言》、「袁崇煥杯」全國書法大賽獲獎作品展等17項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絢麗綻放;成功出版了《東江風物誌》,新增流行音樂和版畫兩大東莞市重點文藝創作基地,不斷聯動各方文旅資源,加強灣區藝術交流,凸顯城市文化形象,展現了東莞文化繁榮發展的成果。

結合今年石碣鎮十佳青年藝術家「閃亮工程」,藝術節重點推出了「錦繡東江」群眾藝術展演,六場專題晚會和三場主題展覽,為本土藝術家搭建了廣闊的平台。數十萬市民投身參與藝術節各項活動,全面激揚城市活力,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大灣區非遺主題新民樂音畫《東江說》登陸石碣

「有一首旋律,從悠遠的歲月深處傳來,它浸著江水,閃著江上的漁火,爺爺的爺爺唱過,阿婆的阿婆聽過……」當晚,隨著深情的詩歌吟誦,大灣區非遺主題新民樂音畫《東江說》作為第四屆東江文化藝術節的壓軸節目,在石碣影劇院緩緩拉開序幕。

疍家鹹水歌、客家山歌、東江漁歌等各種極具特色的廣東非遺音樂,搭配龍舟競渡、麒麟製作、舞醉龍、千角燈等多種廣東非遺技藝,在觀眾面前一一呈現。舞台上,以水墨素描、靜絲繞樑繪就的一幅山水國畫帶來非遺音樂的創新表達;集器樂演奏、聲樂、舞蹈等於一體的演出方式,以新鮮、時尚的方式呈現非遺傳統特色文化,將音樂、戲劇和詩畫完美融合。

整場演出由15個原創歌曲、器樂作品及朗誦作品組成,分「潮湧東江」「東江畫廊」「東江在說」「灣區揚帆」四個篇章,均以東江為大背景和敘事主線,以東江流域沿線各鎮(街)為著眼點,全面展現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改革開放文化、潮流文化、體育文化、莞邑文化和生態文化等「七大文化」的特色底蘊,藝術表達東莞飛躍發展的精彩史詩,真情謳歌千萬兒女在莞邑大地闊步走進新時代的生動剪影。

據了解,這部由崔臻和作曲,國內音樂名家名團聯手打造的大型音畫,立足大灣區豐富的非遺資源進行創新演繹,用新的思維、新的視覺,從非遺音樂中提煉精髓並加以豐富,結合傳統與時尚的演繹方式,展現具有東莞特色、灣區特色的新民歌、新民樂、新視聽藝術,講述東莞故事、廣東故事、灣區故事。該舞台藝術作品還入選了2023年廣東省基層舞台藝術精品扶持計劃、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活動,東莞市文化發展專項基金扶持項目和東莞市重點文藝創作基地出品項目。

【延伸閱讀】

大美東江成為東莞文藝精品創作孵化高地

東江是東莞的母親河,流經東莞三分之一的土地。這裡人文底蘊豐厚,水鄉文化、嶺南文化、莞邑文化精彩交織,折射著時代光芒,成為藝術家創作的沃土。

近年來,乘著東莞文化強市的東風,依託舉辦東江文化藝術節的契機,石碣鎮出台《文化發展專項資金》,大力扶持文藝精品創作,打造出一批主題鮮明的文藝作品。其中,兒童文學作品《東江謠》榮獲第十一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原創非遺音樂作品《龍舟說唱》被中宣部「學習強國」評為2023年夏季全國縣級融媒優秀作品;以東縱第一槍為主題創作的快板《東江向東》獲「中華頌」第十二屆全國小戲小品曲藝大展最佳劇目獎;以佘家十八代為袁崇煥守墓為題材創作的曲藝作品《傳承》獲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文學獎入圍獎、節目獎入圍獎、廣東省群眾文藝作品評選曲藝類一等獎;論文《淺析地方特色文化精神標識的提煉與塑造 ——以東莞市石碣鎮文化品牌塑造為例》獲2023年中國文化館年會徵文(研究性論文)評選一等獎。原創快板《小胖郝大鵬》獲2023年全國民間文藝匯演最佳節目獎,文藝精品創作百花齊放。與此同時,兒童劇《少年袁崇煥》、粵劇《擎天一柱》、大型原創交響音畫《東江說》、大型非遺主題新民樂音畫《東江說》之《遺韻寫生 臻和新樂》驚艷亮相,還出版發行了原創音樂作品集《東江畫廊》、文旅書刊《東江風物誌》,舉辦「大美東江」攝影大賽等等,讓東江文化綻放時代光芒,凸顯「英雄故里 東江之珠」的城市文化形象,進一步凝聚了文藝人才,展現了東莞文化繁榮發展的豐厚成果。(文/圖:梁雪君)

來源:石碣融媒體中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8f5ce7350075ca198389433ec35f2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