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師的大師,培養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勛,晚年卻在街頭乞討

2023-12-12     郭秀華

原標題:他是大師的大師,培養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勛,晚年卻在街頭乞討

在我國的「兩彈一星」科學家中,有23位傑出的人才,其中包括錢學森、鄧稼先、楊振寧等9位,都是葉企孫教授的學生。他是清華大學物理系的創建者,在這所學府工作了二十多年,培養出了大量傑出的科學家,不僅包括前述的9位,還有四十多名其他物理學家。因此,有人尊稱他為「大師的大師」。此外,他還是我國第一個研究磁學的人、中國近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

葉企孫於1898年誕生在上海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他展現出了非凡的才智,年幼之時已具備儒雅的氣質。父親雖然要求嚴格,卻十分開明,允許他既學習傳統經書,也接觸西方的科學文化,漸漸培養了他對物理的濃厚興趣。9歲時,他加入父親主持的上海敬業學堂學習。未滿13歲,葉企孫進入清華學堂,成為該學堂的首批學生。1918年,他以庚子賠款留美公費生的身份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系深造,甚至插班進入大三。在芝加哥大學,他的導師是實驗物理大師P.W.布里奇曼,後者在1946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足以顯示出布里奇曼在物理學領域的崇高地位。取得芝加哥大學學士學位的同年,他又考取了哈佛大學研究院,與兩位導師合作測定普朗克常數,成果在物理學界廣泛沿用了16年。1923年,葉企孫從哈佛畢業,遊歷英、法等五國,參觀名勝古蹟和高等學府的物理研究所,拜訪了同行,並取得了豐富的經驗。次年三月,他回到上海。

當時國內缺乏科研條件,他將精力投入到了教育事業中。1925年8月,他開始在清華大學任教,將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為國家培養了眾多人才。後來,他升任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和教授。七七事變爆發時,葉企孫放棄了出國訪問的機會,承擔起搶運圖書和儀器的責任。他的學生熊大縝也放棄了出國深造的機會,與他一同工作,為抗日事業貢獻力量。然而,葉企孫未曾料到的是,他的晚年將因熊大縝而發生巨變。

葉企孫教授的後半生堪稱是飽受磨難。1967年6月,他被關押、抄家、停發工資、勞改。原因是1939年,熊大縝利用自己的知識幫助抗日軍民製作炸藥,卻遭到汙衊成為「國軍特務」,遭到秘密逮捕並遭受嚴刑拷打。作為他的老師,葉企孫也因此受到了牽連,被誣陷為是此事的主謀,結果鋃鐺入獄。1968年,他正式被逮捕關押。在獄中,年屆70的葉企孫教授遭受了非人的折磨。無休止的審訊和毆打使他一度精神失常,出現了幻聽等症狀。在被關押了一年多後,由於查無實據,他被釋放回北大,然而仍然活在打擊和監視之下。由於先前被抄家,他無家可歸,只能流落街頭。許多學生請求將他接到自己家中,卻都被他堅決拒絕。由於自己的身份特殊,他不想成為學生們的負擔。

直到1972年5月,葉企孫教授才得以恢復名譽。北大也為他恢復了之前的待遇,每月支付他350元的工資,並為他分配了一套一室一廳的住房。終於,這位在流離失所近三年的老人找到了一個溫暖的歸宿。然而,不幸的是,在1977年1月13日,葉企孫教授因為搶救無效而辭世,享年79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7bfe88649f5c0bb7c5a1f1ad519e0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