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不用贍養父母,老了就全送進養老院?背後真相,咱們做不到

2023-05-08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外國人不用贍養父母,老了就全送進養老院?背後真相,咱們做不到

老家親戚的孩子小鵬從大學出國留學,在德國定居生活,後來又娶了當地的一個女孩,生了一個可愛的混血兒,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家庭。

假期里,小鵬帶著老婆、孩子回國,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就有人和小鵬的父母開玩笑說:「等以後你老了,還得去國外養老,這可是咱們都盼不到的。」

小鵬的媳婦兒卻說:「他為什麼要去國外養老呢?我的家又不是他的家,在自己家裡不好嗎?」大家聽了這話,都愣住了,小鵬是獨生子,老了當然要贍養自己的父母了。聽著兒媳婦的話,好像根本就不打算贍養老人,大家都面面相覷,尷尬得說不出話來了。

之前,我們就曾經聽說過,在國外不會有「養兒防老」,父母老了都是需要進養老院的。小鵬去的是德國,他說在德國,老人都是吃國家福利的,確實不用兒女養老,所以自己的老婆有這樣的思想也是非常正常的,請大家也不要責怪。

每個人都有退休金,不需要花子女的錢

在國外,為什麼老人不需要子女贍養呢?主要是他們的養老機制已經相當成熟,就好像在瑞典,每一個人都需要工作到65歲才能退休,退休以後都有比較可觀的退休工資。

他們不管年輕的時候,從事的職業是什麼,都是有退休金的。

政府發放的退休金,在基本上可以保證老人的日常生活,所以,他們就不存在老了需要花兒女錢的事情。

子女不依賴父母,沒有贍養父母的觀念

在我們的眼裡,外國人不管父母是他們的「不孝」,但是,他們的父母卻認為是非常正常的。在國外,父母和兒女都是獨立生活的個體,兒女被父母養育成年,父母不會為了他們的婚姻花費很多錢,不會買房子、買車子,也不會幫忙帶孩子。

所以,他們都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會用親情這條紐帶去制約對方。

政府配套比較齊全,老人晚年生活有保障

有一位中國網友,參觀了瑞士的養老院,他發出來的感嘆就是:「如果在中國要住進這樣的養老院,是需要很多錢的,僅靠退休金是不夠的。」

養老院的配套設施很完善,每一個老人都是獨居,住房也都是家庭一樣的格局,可以隨意地裝飾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而且會有專業的醫護人員保障老人的身體健康,老人住在養老院裡面是很幸福的。

我們雖然有養兒防老的觀念,大多數的子女也都是非常孝順的,但是,社會環境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年輕人的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並沒有太多時間可以照顧和陪伴父母。而且,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的養老也是非常巨大的壓力,只是依靠孩子們,也會讓他們的生活陷入窘迫。

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晚年生活幸福的老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是會提前有一些計劃的,為自己的養老做打算,我們需要做到哪些方面呢?

1.不做「月光族」,存儲養老金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有錢的晚年生活總比沒有錢要好很多。我們很多年輕人對花錢都很大方,今天就花著明天的錢,明天的事情就明天再說吧。

但是,未來的生活是充滿未知的風險的,如果沒有一點錢養老,一旦遇到疾病,或者是喪失了勞動能力,那生活就沒有辦法繼續走下去了。

所以,在年輕的時候,為自己的晚年生活準備一些現金,也可以買一點養老或者是疾病方面的保險,讓自己的未來多一點保障。

2.有一套自己的獨立住房。

雖說是養兒防老,但是,你真的確定老了以後要和兒女一起生活嗎?根據我們身邊的很多例子,生活觀念不同,生活方式上的差異,父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發生各種矛盾的幾率都會更大。

所以,就算是我們為了孩子打算,也不要為他們買一套大房子,準備和他們一起生活,有一套自己獨立的住房很重要,彼此都有自由的空間,關係反而會更加融洽。

3.鍛鍊身體,不斷提升自己。

年輕的時候,爭的是房子、車子、金錢、地位,等到老了,我們才會發現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會有一切。所以,賺錢很重要,但是請不要為了錢而消耗自己的身體健康。

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內涵,經常鍛鍊身體,等到老了,一個健康的老人才能擁有快樂幸福的生活。

國外養老靠自己,我們也是一樣,社會在不斷進步,我們也要逐漸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與時俱進做一個快樂的老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6e11edb1e910680664863c46cee3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