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鬼吹燈」這個IP價值潛力巨大。
也正因為如此,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又或者是電視劇,都受到了觀眾的熱捧。
小說自然不用多說,已經得到了讀者的認可。
但是,電影和電視劇的質量卻參差不齊。
目前看來,電視劇還能讓觀眾看到希望,畢竟製作一直在穩步進行。
但是,電影方面卻實在令人慘不忍睹。
不過,最近有一部網大,借著劇版《南海歸墟》的熱度,竟然悄悄上映:
作為開年的第一部《鬼吹燈》系列網大,該片上線不到一天,播放量就突破了1000萬。
僅一天時間,熱度和播放量,都排在了全網同類型片的第一的位置。
儘管演員陣容,除了一個駱達華,大家可能還比較熟悉,但是其他就實在不熟。
不過,看過的觀眾,都覺得還不錯。
難道,這部網大真的找到了觀眾的味蕾,將「鬼吹燈」發揚光大?
不急,我們繼續看下去。
故事剛開始,直接跳到了鐵三角下墓的鏡頭。
聽見一句:「摸金校尉,合則生,分則死!」,瞬間就感覺有點對味了。
隨後,只見鐵三角進入了幽冥之境,出現在眾人眼前的是鬼母的雕像。
緊接著,原著《鬼吹燈》中的經典場景一一展現,結果才發現是胡八一的一場夢。
《鬼吹燈之南海歸墟》的故事,基本上是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改編。
只是在故事框架基本上沒有變,整個過程也只是在旁枝末節上做了細微的改動。
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劇情,一個是開頭眾人對付海猴子的片段。
漆黑的深夜,眾人駕駛著船航行在海上,還不知道危險即將來臨。
隨著船體的劇烈晃動,海猴子突然躍到了船上,對眾人發起了攻擊。
細看海猴子的造型,製作團隊還是挺用心的,有一定的恐怖效果。
另一個情節就是鐵三角對幽靈船的探險。
密閉的空間、未知的恐懼,觀眾可以跟隨主角團的視角,逐漸感受到恐怖的氛圍。
隨著一條條支線緩緩展開,最終匯聚到主線中。
電影過半,所有的劇情都開始圍繞著謎蹤之國——一個青銅文明高度發達的恨天國。
不難看出,儘管《南海歸墟》的故事,很多觀眾已經倒背如流,但是整部電影改編得很有新意,充滿著懸疑、驚悚等元素,使得故事煥然一新。
當然,《鬼吹燈之南海歸墟》並非毫無缺點。
作為一部網大,它還是犯了一些老毛病。
首先,雖然故事框架圍繞著原著《鬼吹燈》系列展開,但是沒有很好將劇情串聯起來。
表面上,好像忠於原著,但是有不少原著粉絲覺得劇情雜亂無章。
比如《南海歸墟》里的核心道具「秦王照骨鏡」,在電影中卻顯得可有可無。
而且前面鋪墊將近一個小時,後面劇情就變得非常快,讓人感到很不適應。
其次,演員方面都是新人,演技還有待提高。
作為「鬼吹燈」的關鍵人物,鐵三角之間從配合到心靈互動,都是一大看點。
但是,在片中卻絲毫看不出來。
最重要的是,整部電影看完後,鐵三角的性格貼點沒有立住,
最後,這部網大有很明顯地模仿的痕跡。
大部分觀眾都覺得,氛圍營造和視覺風格都有烏爾善版《尋龍訣》的味道。
其實,這完全在意料之中。
相比鬼吹燈的其他系列,《南海歸墟》實在不好拍,畢竟是深海盜墓,小說內容也很隱晦,自然有很大的挑戰。
總的來說,《鬼吹燈之南海歸墟》只能算這個系列網大中,中等水平的作品。
在我看來,特效算良心了,看得出來真的花了錢,劇情還是差了一點。
儘管如此,僅憑這部網大,讓我更加期待劇版《南海歸墟》的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