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前面:關於主材我算是比較熟悉的了,因為我給客戶做設計方案的時候,都需要製作《主材清單表》的,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詳解講解裝修中的主材與輔材的區別。
第一次裝修的小白,聽到裝修材料還分「主材與輔材」,可能會滿臉懵逼——咋滴裝修材料不是按瓷磚、木地板、乳膠漆等等分類的話,怎麼還有「主材與輔材」之分呢?這篇文章將給大家科普一下裝修中「主材與輔材」的區別。
Ⅰ、裝修主材與輔材分別是哪些?
1.先說主材有哪些?
裝修中,主材有個顯著的特徵——主材在裝修完工後是外露可見的,以我做《主材清單表》的經驗總結,我把主材分為木類、石材、陶瓷、塗料、金屬、玻璃、特殊牆面主材(牆紙、牆布、皮革與布藝)等7大類。
木材類:
木材類的主材包括木飾面(用於柜子、牆面、地台)、木地板、踢腳線、木門、樓梯、屏風等等裝修完工後外露出來的木材。
石材類:
石材類的主材包括窗台石、門檻石、淋浴區擋水石、中島台、吧檯、洗手台、廚房台面(若現場做櫥櫃的話)、岩板背景牆等等裝修完工後外露出來的石材。
陶瓷類:
瓷磚類的主材包括瓷磚、瓷片、木紋磚、仿古磚、瓷磚踢腳線等等,像客廳與臥室的地面、廚衛的牆面與地面,一般都是用陶瓷類的主材來裝修的。
塗料類:
塗料類的主材包括乳膠漆、藝術漆等等,一般牆面與天花都是用塗料類主材來做的。
金屬類:
金屬類的主材包括金屬踢腳線、金屬收邊條(用於瓷磚或地板邊角)、埡口與門套等等,一般是用於收口的,雖然用得不多,卻也極其關鍵。
玻璃類:
玻璃類的主材包括淋浴房、隔斷屏風、玻璃門等等,一般家庭裝修的廚房陽台門、衛生間等位置會用得到。
特殊牆面類主材:
特殊牆面類主材包括牆紙、牆布、皮革與布藝的軟硬包等等,只有裝修牆面不刷乳膠漆的情況才會用到這類主材,部分背景牆造型也可能會用到。
以上僅供參考,不同裝修公司包括的主材可能會有所不同,請以裝修公司的合同清單為準,免得踩坑。當然這也是裝修公司合同做文章(設陷阱)的地方,比如踢腳線,你明明選的是實木明貼踢腳線,但裝修合同里給你加一個踢腳線開槽的費用,如果不仔細看,恐怕很難發現吧!
2.再說輔材有哪些?
在裝修中,輔材一般是根據工種(水電工、泥工、木工、油漆工)來分的。
水電工類:
比如電線、網線、水管與接頭、卡扣、強弱電箱、空氣開關、底盒、角閥等等,除了電線與水管可以自己買,其他材料建議讓水電工買,這樣不用擔心電線水管被用劣質的,也不用買多水電輔材導致太多浪費。
下圖是我家裝修時水電工列的輔材清單,各位看看是不是很多很繁瑣?
泥工類:
比如水泥、沙子、紅磚與泡沫磚、防水塗料、地漏、下水管、蹲便器等等砌牆、貼磚要用的材料,這些材料也是比較繁瑣的,一般人甚至都不知道上哪買去!建議讓工人來買(除了地漏與蹲便器),讓工人賺點小差價、幹活有勁,自己也省事。
木工類:
比如木工板(矽酸鈣板、石膏板)、龍骨、鋁扣板、木器漆、玻璃膠、釘子、螺絲等五金件,木工類輔材也建議讓工人買;如果比較關注環保問題,可以玻璃膠自己買,玻璃膠用劣質的話,會成為裝修污染的核心源頭。
油漆工類:
比如膩子、膠水、纖維網、陽角條、牆固等等,這些建議都工人買,就圖個省事,反正刷乳膠漆或貼瓷磚後,這些都是看不見的,只要買的是品牌貨即可(比如膩子)。
Ⅱ、為何裝修要分主材與輔材呢?
其實裝修要分主材與輔材,這要從裝修方式說起——一般裝修公司可以提供的裝修方式有清包、半包與全包3種,不同的裝修方式包括的裝修服務內容是不一樣的。
全包裝修——裝修公司包一切,你只需自己買家具電器,就能拎包入住了。
半包裝修——裝修公司包輔材與人工,主材由你自己購買。
清包裝修——裝修公司只出人工,主材與輔材都你自己買。
之所以會有這幾種裝修方式,主要也是裝修市場為了滿足業主的個性化裝修需求,滿足業主自己買材料更放心的想法。
普通人裝修,我個人建議是主材與核心輔材(電線、水管或環保關聯大的)自己購買,千萬不要自己包攬所有裝修輔材,這些東西種類繁多、用量也不好統計,只有幹活的工人才熟悉,自主購買的話,缺一顆螺絲工人都讓你去買,裝修過程就會很煩了。
找裝修靈感,歡迎加公眾號:shejiguan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