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定街道陳灣村堅持黨建引領,積極傳承「移民精神」「拓荒精神」和「鬥爭精神」,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大力調整壯大產業結構,發展農業觀光、休閒採摘等產業,集體收入不斷增加,村民生活更加富裕。
「閒暇時候,我們老年人都在這裡打打拳、散散步,覺得這日子是越過越好,越過越紅火。」村民朱興林高興的說。8月18日,記者在陳灣村黨建主題公園看到,老人們在這裡休閒聊天,幾名群眾正在對園裡的綠植進行修剪,旁邊的文化廣場上孩子們在愉快的玩耍,處處呈現出祥和的氛圍。
陳灣村是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搬遷的移民村,從山區到平原,陳灣村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變化。特別是近幾年,該村持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垃圾清零、污水治理、綠化美化全面發力,全村536戶群眾全部完成改廁,鋪設污水管網9000米,建成並投用了小型污水處理站。新建、改建村內遊園3個,面積達6000餘平方米;其中,黨建主題公園以「紅色之路」為主軸線,藉以傳承各時期「黨的精神」,講述「黨的成長歷史」,把村莊小遊園變身「大學堂」,打造成家門口的黨史學習教育陣地。新建成的集便民服務、休閒娛樂、養老托幼、學習教育等為一體的黨建綜合體和文明實踐站,不僅豐富了各項功能設施,也實現了場地集中、功能集聚、人氣集聚。
「最近這三四年來,陳灣村這個變化是特別大,路現在修的是比較寬敞,路兩邊的綠化、路燈啊各方面,說句實話跟城市差不多。還有這個老年活動中心、文化廣場各種娛樂啦,都是比較優越的。」陳灣村民陳建民說。
在不斷改善村民生產生活環境,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陳灣村還積極謀劃項目,大力發展大棚蔬菜、水果採摘、藥材種植等各類產業,不僅強了村集體,也富了移民百姓。
「我們陳灣村在上級部門和移民部門的支持下,2021年建成了塑料大棚20餘座,投資103萬元,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每年也給村集體帶來經濟效益5萬元,又建成了商用門面房11間兩層,共計300餘平方,每年能給集體經濟帶來3萬餘元收入。」陳灣村支部書記陳有朋介紹說。
如今,在陳灣村設計巧妙的主題遊園里,設施齊全的文化廣場上,瓜果飄香的種植園裡,休閒的老人、玩耍的兒童、忙碌的村民,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全媒體記者:湯銳 上官佐 李澤干
監製:藺鴻波 主編:楊焱輝
責編:湯銳校審:平超明
編輯:於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