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動手,一盒咖喱三種口味,那就做幾個菜吧
BY小企9999
朋友給我寄來大王東街咖喱醬,有三種口味。紅咖喱稍微辣一點,周末用它煮牛腩;白咖喱適合煮海鮮,暫時冰箱冷凍屯著。黃咖喱百搭,晚餐就用它煮盆面。
用中午剩的排骨湯化開黃咖喱醬;漳州大樹鹼乾麵水裡煮軟,濾水後倒入醬汁中,加上切好的熟豬心,燙熟的扁豆和豆芽,調味混合均勻即可。
這盆不加辣的給媽媽吃,我的再添一勺湖北辣醬。
嘗嘗看這種黃咖喱的口味比較普世化,椰奶香味比較明顯,和一些東南亞餐廳的咖喱蟹口味比較近似。
紅咖喱我決定用來加持牛肉,切牛肉時突發奇想。
再脫骨一根凍雞腿,試試混搭的效果(注意投料順序)。
胡蘿蔔是煮咖喱的百搭,香蕉是防止湯汁不夠黏稠,預備必要時起增稠效果的。
牛肉需要久煮,俺整整煮了半個小時,感覺還是不夠爛(早知道直接用高壓鍋),放入胡蘿蔔塊加入紅咖喱醬繼續慢慢熬時間,等水分收干一半後嘗嘗,這個辣度實在太溫柔,拿出辣醬罐自己調節吧。最後加入切碎的香蕉,搗碎煮一會兒,濃稠度明顯變好,且果香更加突出啦。
牛肉帶肥會好吃很多,如果純用瘦肉,吃起來一定覺得很無趣。
可惜這個所謂的紅咖喱,明顯不夠紅撒。感覺辣度不夠打動無辣不歡的我,自己加了一些武漢的辣椒醬。
白咖喱奶香味比較濃,適合煮海鮮。
買來蟶子,燒開後放入,煮至掉殼撒入預備好的韭菜段。收汁時順手把肉眼可見的殼挑出來去掉,這樣吃起來更方便。
因勢利導,各個擊破。此次咖喱醬自用DIY圓滿結束。
總體感覺:使用方便,幾乎在鍋里燒化後兌適量湯水,加預定食材,輕易搞定一盆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