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妮終於放棄了比美與艷壓

2023-12-31   她刊

原標題:倪妮終於放棄了比美與艷壓

前幾天,倪妮和周雨彤撞衫了。

撞出了好久不見的內娛紅毯大事故。

兩條掛脖黑色長裙相似度99%,兩人甚至連髮型、妝容、耳環都雷同。

圖源:微博雙方工作室

吃瓜樂子人聞訊趕來,這熱鬧誰不愛看。

有人指出周雨彤改了禮服袖子,成了跟倪妮一樣的掛脖款,加上整體造型都像,似乎又指向了女明星暗搓搓的比美心機。

圖源:微博

但架不住兩個當事人坦蕩。

當晚,倪妮和周雨彤曬出合照,撞衫變默契,美美與共,很是體面。

圖源:微博

網友們也在線斷案:少搞雌競,造型師的鍋,別來挑事。

更有人思路打開,「這有啥,就當是情侶裝」。

圖源:網絡

眼看紅毯上火花四濺,可這把火最後硬是沒燒起來,女明星的雌競大戲溫和收場。

她姐想起前陣子的GQ活動,也有女明星主動表態:

我們不搞雌競。

圖源:GQ報道

不雌競,在當下似已成為一種女性共識,一種政治正確。

想當初,女明星雌競撐起多少娛樂版面,明爭暗鬥的瓜路過的螞蟻都要啃一口。

轉眼間雌競人人喊打,姐妹貼貼成了安全牌。

這,是女性意識的集體進步嗎?

「女明星不雌競,誰要看啊?」

倪妮周雨彤這次的處理方式,堪稱開了內娛先河。

畢竟一直以來,女明星撞衫都自帶流量,被放在一起比個高低輸贏是必然。

沒有風浪都能拿來大做文章。

誰是高定,誰是首穿,誰更好看,「秒了」,「艷壓了」,「誰丑誰尷尬」,吵得花樣百出。

趙露思和Lisa穿同款,誰更美?

圖源:網絡

關曉彤和易夢玲撞了,演員還不如網紅?

圖源:網絡

張天愛和LV太子妃撞了,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也要比。

圖源:小紅書

國內外、跨圈層比美,沒完沒了。

說是比美,比的也不止美貌,多的是借題發揮的空間。

一條裙子,有時會被解讀出女明星較勁的微妙意味。誰想炒作,誰在叫板,又是誰要艷壓。

品牌給趙露思定製的裙子,孔雪兒穿了,「打咩」。

圖源:網絡

宋軼穿了設計師給劉亦菲定製的裙子,還發艷壓通稿?

圖源:網絡

粉絲指點江山,路人戲癮大發,誰不愛看這種鬼熱鬧。

如果女明星扎堆出現了,更有人期待「撕響些,撕得再響些」,這才符合「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的刻板印象。

所以那些抓馬名場面,總被當作傳世經典拿出來一品再品。

章子怡大合照之時突然脫衣秀肩,果然「心機」。

圖源:芭莎慈善夜

越過蘇芒在背後和劉嘉玲相視一笑,是在「陰陽」什麼。

圖源:芭莎慈善夜

鎂光燈之下,女人們各懷鬼胎才正常。

誰還記得章子怡和范冰冰早年一起上《魯豫有約》,被解讀出的一門高端雌競學問?

那天章子怡金句頻出。

戲裡被范冰冰搶了男友,她笑:「沒被人搶過男朋友,被冰冰搶了一把。」

圖源:《魯豫有約》

說范冰冰演戲兇狠:

「天哪,誰敢娶這個女人?」

圖源:《魯豫有約》

范冰冰的金句迅速跟上。

不會演搶人男友的美艷女明星,「我就演章子怡好了」。

圖源:《魯豫有約》

章子怡說「她就是個明星」,范冰冰還不忘提醒觀眾喊話「我演的是章子怡」。

圖源:《魯豫有約》

短短几分鐘里,兩人的對話被像素極放大成女明星的高段位過招。

句句話都和氣,個個字都陰陽。臉上笑眯眯,背後捅刀子。

顯然,雌競妙就妙在這一絲上不得台面的陰暗。

女人們不會在明面上劍拔弩張,卻會在暗地裡互扯頭花,沒有可見的肢體衝突,但每個心眼子都在參戰。

這樣的女性關係敘事,我們早已習慣,同時也影響了我們對女性和女性關係的認知。

似乎女性之間天然就有敵意,勾心鬥角是她們的天性,還都內心陰暗、手段了得。

女人不雌競?誰要看啊。

雌競之泛濫與反彈

其實所謂雌競,起初是指生物學中為了繁衍後代,所出現的同性之間爭奪異性資源的現象。

到了人類這裡,雌競果然絕大多數都圍繞男人展開。

流行文化中,女性關係的張力總是演變成圍繞男人的無腦降智、爭風吃醋。

她們將所有同性視作競爭對象,比拼長相、身材、性魅力、生育能力,力求成為被男人pick的唯一。

圖源:《七月與安生》

於是就有了姐妹反目、閨蜜成仇,進而還延伸出母女作對、婆媳互害。

我們從不缺對女性敵對關係的刻畫,對女性形象的污名和刻板塑造。

電視里的女性,時時刻刻都在彼此踩踏。

後宮戲,一群女人為了一個男人的恩寵爭鬥不止,同性間設計陷害,天天想著如何毀掉彼此的容貌或生育能力。

圖源:《甄嬛傳》

戀綜里,女嘉賓的主線任務是擊敗其他同性。

比如宋智雅的自信來源於「無論對上哪個女人我都能贏」,然後將男人的傾慕視作最高嘉獎。

圖源:《單身即地獄》

時代姐妹花潑紅酒發爛發臭,依然是女人為了男人撕得花樣百出。

圖源:《小時代》

連女中學生惡意的霸凌,針對的也還是女同學。

圖源:《少年的你》

姐妹是用來背叛的,閨蜜是用來捅刀的,流行文化編造女性內部的矛盾,也塑造了無數令女性憎惡的女性形象。

這一經久不衰的創作母題又進一步鞏固刻板印象:

對女性惡意最大的,往往是女性。

雌競如空氣,女性之間似是除了鬥爭,沒有其他可能性,有毒的雌競觀念已深入人心。

有人開始和女兒雌競,說女兒是情敵,搶走了老公的寵愛。

圖源:小紅書

還有人跟貓雌競。

說貓是心機綠茶,搶了自己的男朋友。

圖源:小紅書

萬物皆可雌競,這些戲碼我們真的看得足夠厭倦噁心了。

女性形象和關係扭曲至此,到了現在,終於出現觸底反彈。

「反雌競」成了共識。

女明星不發瘋比美了,連宮斗劇都聞風洗心革面。

即便後宮女人斗個你死我活,也要有一條女主的姐妹情深感情線。

女性至死不渝的互助,有。

圖源:《如懿傳》

《夢華錄》也是如此。

三個古代女性互相救贖、扶持,開播時都贊「girs help girls」。

圖源:《夢華錄》

連開播十多年了,反覆被拿來二創的《甄嬛傳》,相比於陰謀詭計,我們也更願意看到女性在後宮中的守望相助。

圖源:《甄嬛傳》

對無腦雌競,我們是如此深惡痛絕。

即便超越時空背景的限制,我們都願意相信那些可能不太切實際的女性童話。

從刀光劍影的雌競泥沼,我們大步邁入了姐妹貼貼的無菌樂園。

只是,這風向大變,總給我從一種虛構走向另一種虛構的荒誕感。

女性競爭的答案

女性關係有沒有第三種解法,或者說,女性競爭為何總是呈現出陰暗扭曲的模樣?

她姐想起最近刷屏熱搜的雄競大戲——東方甄選直播間風雲。

從小編公開爭奪直播文案的所有權,到董宇輝回應,還只是雄競內訌的預熱。

後續又出現爹頭爹腦CEO給消費者開會,羅永浩全程圍觀辣評支持董宇輝創業,俞敏洪錄視頻澄清等等滑稽劇情。

隨後新東方三天連發兩條人事變動通知,CEO被免職,董宇輝上位新東方文旅副總裁。

圖源:網絡

直到董宇輝和俞敏洪合體直播,表示相親相愛,才終於給這齣年末雄競大戲划下句點。

圖源:網絡

這是屬於男人的競爭。

辦公室政治大亂斗,男人們輪番如孔雀開屏,爹味的爹味,陰陽的陰陽,姿態不可謂不難看,一天不止一出新劇情,何嘗不抓馬。

但這雄競終究不會指向「男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兄弟扯頭花」的污名。

因為相比於雌競比拼美貌、身材、性魅力、生育能力,雄競比拼的是資源、財富、權力、地位......

你看,女明星比美上的是吃瓜娛樂版,男人們內鬥換來的是實打實的權力洗牌和社會地位。

雄競爭奪資源,是屬於公領域的、正當的戰爭。

雌競爭奪男性,是私領域中隱秘的角力。

兩者的天差地別,背後其實是女性的失權。

圖源:《我的天才女友》

女性在漫長的歷史中,從來都不是有產者。

她們不具備占有任何資源的資格,只能被驅趕到狹窄的家庭中通過爭奪男性的注意力,間接獲取資源。

所以女性不斷內卷性吸引力和生育能力,直至如今,女明星比美也不知疲倦。

同時,女性在兩手空空之下,在長久的規訓里,也被沒收了展現鬥爭姿態和攻擊性的正當性。

《女孩們的地下戰爭》一書中指出:

「我們的文化不允許女孩置身於公開衝突之中,她們因此被迫採取非肢體接觸、間接、隱蔽的形式進行攻擊。」

因為沒有上桌公開競爭的資格,沒有公平競爭的正當性,她們便「互相控制,畫地為牢,自行通過互相懲罰、欺壓和爭吵來尋找答案」。

圖源:豆瓣

可見,女性不是沒有暴力,只是被閹割了實施暴力的能力。

女性內部隱秘而殘忍的鬥爭,既是女性失權的表現,也是女性被壓抑攻擊性的結果。

無腦雌競,是對女性鬥爭妖魔化的表達。

而當下正流行的無害的「姐妹貼貼」,則是在迴避女性具有攻擊性這一事實,鞏固「女性不該有攻擊性」的刻板印象。

這無疑消解了女性關係中包括嫉妒、憎恨在內的複雜和張力,只是妖魔化的另一面罷了。

圖源:《我的天才女友》

我想,既然競爭是當前社會下人生存的本能,我們便不能假裝競爭不存在,也不該妖魔化它。

我們要拒絕的,是以男人和性魅力為中心的無腦雌競。

而作為主體應得的權利,每個女性都該去主動競爭。

這種競爭,不是為了打敗同性站上男人pick榜的頂點,而是為了讓我們親自站上那個視野更開闊的頂點。

重重比拼之後,我們最終牢牢握在手裡的,不是青春和美貌。

而是我們自己奪取到手的權利和自由。

點個「在看」,姐姐和妹妹們,拋開自己的性別,作為一個獨立大寫的人。

為了權利和自由,大步往前,去競爭吧。

監製 - 她姐

作者 - hikari

微博 - @她刊iiiher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來微博找她姐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