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一定不要得罪孩子!」北京大媽的一番話,堪稱人間清醒

2022-05-24   空谷幽蘭育兒

原標題:「人老了,一定不要得罪孩子!」北京大媽的一番話,堪稱人間清醒

一位網絡博主採訪了一位北京的大媽,大媽的第一句話就是:人老了,一定不要得罪自己的孩子。大媽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這位大媽是一位喪偶老人,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生活。她說孩子們很孝順,自己的晚年生活也很幸福。這位老人的身體健康有一點狀況,手腳都不是很利索,多虧孩子們細心的照顧。

當博主問:是怎麼培養一個這麼孝順的孩子的?老人說:「你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對孩子絕情。不管父母是好的時候,還是壞的時候,都離不開孩子。像我這麼老了,又有毛病,哪裡離得開孩子的照顧?」

這位大媽真是人間清醒,估計她年輕的時候,對孩子也是相當好的。不然現在也不會有這樣的感慨,不能得罪自己的孩子,不要對孩子絕情。這樣的提醒,應該是給更多的年輕父母聽。孩子的成長不是一天、兩天,父母對孩子的一些不恰當的行為,確實會為自己晚年的生活埋下禍根。

年輕的時候,你不愛孩子,晚年憑什麼讓孩子孝順你?

同樣是老年人,同樣是身體不舒服,王大爺的遭遇還是很讓人可憐的。他六十多歲,年齡不太大,可是突然的心腦血管病,讓他的腿腳不利索了,也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他推著一條拖拉的右腿,來到兒子家。可是,沒有說幾句話,兒子就下了逐客令

原來這些年,王大爺都沒有和兒子聯繫過。他在兒子8歲的時候,就和妻子離了婚。離婚的原因,是因為王大爺對家庭的不忠,而且他從來沒有對兒子進行過撫養,和出過撫養費,甚至離婚後都不曾見過孩子一眼

有好心的人給他們父子進行調解,可是,兒子根本就不為所動。直接說他可以去法院起訴他,法院怎麼判,他就怎麼管。想要他出於對父親的愛,來孝敬父親,他做不到。

看著痛哭流涕的父親,兒子是一副漠然的表情,周圍的人也是有的同情。有的覺得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我們把孩子養大了,他們當然要贍養我們終老。但是,孩子的贍養和贍養也是有很大區別的。有人把父母送去養老院,交上錢就不管了。也有的把保姆請進家裡,自己就不參與父母的照顧了。除了吃飯穿衣,父母還需要孩子的陪伴、關心,才能滿足老人情感方面的需要。晚年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當然是最幸福的。比起保姆照顧和在養老院,兒孫滿堂當然是更溫馨的,在孩子的身邊,心裡也更踏實。

作為父母,我們養育孩子,當然不僅僅是為了給自己養老。但是,也不能不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出規劃,否則老了無所依靠。有句話叫「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如果不想晚年過得不幸福,那有些事就得提前做好準備。

如果你想要晚年幸福,和孩子們融洽地生活在一起,就要提前就要做好準備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要多陪伴在孩子身邊,打下深厚的感情基礎。

孩子是因為責任照顧父母,還是因為感情照顧父母,這其中是有很大區別的。如果孩子對你沒有感情,等你老了,他也許不會不管你。但是卻不願意和你住在一起,不願意親手伺候你。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是孩子孝敬父母的基礎。

「孩子是我生的,就一定會很愛我」,父母這樣認為是不對的。孩子小的時候,需要我們的陪伴,需要從父母身上獲得安全感。所以,只有父母的陪伴和關愛,才能和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我養你幼小,你陪我終老,真心才能換來孩子的真心。

有多個子女的父母,最好不要對孩子厚此薄彼,要公平公正。

有許多子女對父母心懷怨恨,因為覺得父母對自己和兄弟姐妹是不一樣的。父母如果真的是偏心的,很可能會讓孩子們起爭執,家庭不和睦,孩子也不孝順。

雖然父母做不到絕對的一碗水端平,但是,也要儘量公平公正,讓孩子都感覺到父母的關愛。父母儘量公平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將來也會齊心協力地孝敬父母。

父母要早為自己養老做準備,手上要有養老錢做保障。

父母有錢和沒有錢,晚年生活完全是不一樣的。父母老了,有自己支付生活費的能力,孩子就會負擔比較輕。有的老人,年輕的時候攢下來不少積蓄,兒女要是有需要的時候,他還能幫助一把。這樣的父母兒女哪有不喜歡的?

所以,為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我們需要在年輕的時候,攢下一筆養老的資金。不為別的,也要為自己多份保障。即使兒女晚年不孝,自己也不至於到走投無路的地步。

老人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保養,有一個健康的體格最重要的。

兒女再孝順,也比不上自己可以照顧好自己。所以,晚年生活,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是最幸福的。我們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儘量不要給兒女添麻煩,就是最好的晚年生活。

「人老靠孩子」這話一點也沒有錯,只要把愛給兒女,才能換來兒女真心對待。

互動話題:你現在是和父母住一起還是分開住呢?有沒有經常回家看望父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