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到底給了我們什麼?

2022-12-21     小新娛樂趣聞

原標題:原生家庭到底給了我們什麼?

一個6歲的小男孩兒能做什麼呢?

燒別人家籬笆,用石頭打破一個傲慢的傢伙的頭,偷摘鄰居的番石榴果,把衣架繩子弄斷,把蠟燭塗在地上讓別人摔倒,拉長襪子嚇唬別人……

這就是我今天看的電影《我親愛的甜橙樹》中的主人公澤澤。

主人公澤澤是個敏感、早熟的六歲男孩。由於大人們忙於生計無暇顧及澤澤,缺乏關愛和引導的澤澤被大家稱為魔鬼附身的熊孩子,在鞭打和痛斥聲中循環往復,倍感煎熬。幸好後院的甜橙樹成為幻想中的朋友,又結識了街頭走唱藝人和待他如子、給予他尊重和愛的阿葡先生,使他的小世界中有了音樂,溫暖和愛。可是好景不長,一場車禍奪去了阿葡先生的生命,逼著澤澤一夜長大。

電影開始,看到澤澤這個熊孩子的惡作劇著實讓大人頭疼,連我這個觀眾看了都很氣憤。但是隨著劇情的深入,我卻越來越心疼這個孩子,甚至為他潸然淚下……

澤澤是個心思細膩、敏感聰慧的孩子,似乎比同齡人要成熟得多。

但他出生在一個貧窮且多災多難的家庭之中。在父親失業、媽媽和姐姐不得不進工廠打工後,家裡的氛圍緊張又壓抑,使澤澤常常遭到莫名的打罵和責難,但他依然用自己的熱情和善良溫暖著周圍的每一個人。

1、惡作劇的背後是一個缺乏關愛而又敏感、善良的靈魂

儘管澤澤是家裡人的「出氣筒」,卻溫柔地對待周圍的人。

聖誕節即將到來之際,聖誕節出生的澤澤不奢求生日禮物,卻祈求耶穌能讓弟弟收到聖誕禮物,並且許願如果能讓弟弟收到聖誕禮物,他將一整年乖乖的,做大人眼中的好孩子。

儘管澤澤祈禱、承諾讓弟弟收到聖誕禮物,但是因為父親失業,家裡窮困潦倒,根本沒有錢為孩子準備聖誕禮物。致使沒有實現承諾的澤澤非常氣憤,回到房間抱怨道:「有個窮爸爸真糟糕!」卻被站在門口的父親聽見了。善良的他內疚地流下了眼淚,感覺自己的話一定讓父親很傷心。為了表達歉意,餓著肚子上街擦皮鞋掙錢給爸爸買了一盒進口煙。

為了給姐姐買一個唱片,他幫街上的歌手賣唱片掙錢,結果攢的錢被父親搶走了。

細心的澤澤發現,只有教他的女老師因為長得丑,沒有學生給她送花。為了不讓老師傷心,他冒著挨打的危險偷摘了別人家的一枝花送給老師,讓老師感動不已。

雖然物質極其匱乏,但是他仍然捨得把老師給的點心分享給給其他的窮孩子。

即使自己剛剛被打、心情不爽,可是當被大孩子欺負的小夥伴向他求救時,他也義無反顧地出手打抱不平……

這個不曾被世界溫柔以待的孩子,為什麼能溫柔地對待他人呢?

原來他有個幻想王國,就是家裡的後院。這裡有三個冒險樂園;還有一棵「會說話的甜橙樹」。

正是這棵樹,承載了他所有的幻想:騎在這棵樹的枝條上,仿佛自己騎上了白色的駿馬在馳騁;倚著樹枝打盹,夢裡的他笑得很甜;還可以把高興的、不高興的事都說出來和這棵甜橙樹分享。

最讓人心疼的是:每次挨打挨罵後向甜橙樹傾訴,在這個幻想王國里排遣煩惱和苦悶,不再孤獨和頹廢,忘掉痛苦,積蓄熱情和力量,滿血復活後再去溫暖和幫助別人。

2、對澤澤溫柔善待的好朋友——阿葡先生

鎮上其他孩子合起伙來算計澤澤,讓他去踩阿葡先生的車,結果被阿蒲先生揍了一頓。在孩子們的譏笑聲中,澤澤揚言長大了殺死阿葡先生。

可後來一個偶然事件卻使他們成了忘年交。

一次澤澤偷人家院子裡的果子時被主人發現,逃跑時腳踩在玻璃碎片上。

老葡看到一瘸一拐的澤澤,就帶他去醫院處理傷口,並帶他吃甜品。讓澤澤感覺這個打過他的老頭竟如此和善,慢慢地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影片中澤澤帶阿葡先生參觀他的幻想王國那個橋段溫馨、和諧,非常療愈:

阿葡先生慈祥地看著、笑著,認真地聽著,滿眼的寵溺和憐惜……

當澤澤問他喜不喜歡他的王國時,阿葡先生極其認真地回答:「我愛它,它是世界上最棒的王國,因為它在你腦海中。你這麼有才華,一定會有好的發展的……」

這個橋段讓我感嘆:有多少成年人願意跟隨孩子的節奏去探索他內心的秘密呢!又有多少家長有耐心去了解無聊、荒唐的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呢?更何況還不是自己的孩子。

這一幕阿普先生的做法不僅讓澤澤感受到被溫柔以待,也讓觀眾暖心。

這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尊重與愛,與貧富無關,與年齡無關,與血緣無關。

3、澤澤成長的引路人、靈魂的擺渡者——阿葡先生

阿普先生對澤澤的尊重和愛像一束柔和的陽光照進澤澤的心田。

他動手為阿普先生做風箏,為了趕快做完風箏沒有去吃飯,惹惱了母親,她不耐煩地罵澤澤,不由分說地把風箏撕壞,眼看著給好朋友的禮物被無情地撕扯,澤澤情急之下去搶風箏,甚至罵了母親,於是遭到一頓毒打。

母親還不解氣似的告訴他,父親也要揍他,因為他總是在院子裡自言自語,揍一頓才能安靜。

澤澤聽到後徹底絕望了,他不是害怕被父親打的皮肉之苦,讓他絕望的是,父親不允許他回到自己的王國里療傷,積蓄熱情和力量去溫暖和幫助別人,這才是他最受不了的。

絕望的澤澤準備臥軌自殺。當他向老葡告別時說了自己的打算。老葡非常震撼,他不知道六歲的孩子在經歷什麼會選擇自殺,直到看見澤澤身上的多處傷痕立刻明白了。他心疼地安慰澤澤,帶他釣魚、玩耍、開導他。怕澤澤臥軌,在鐵軌附近守了一夜,直到火車離去。

父親應該給予澤澤的陪伴、分享、尊重和愛,在阿葡先生這裡他都感受到了。這使澤澤感到世界的美好,打消了自殺的念頭,還激動得要讓阿葡做自己的爸爸。老葡認真地告訴他:「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但是他依舊是孩子的避難所,還讓澤澤踩在車上,風光地從同學們面前開過……

當澤澤被療愈後準備開始勇敢地面對貧窮和苦難時,老葡先生卻因為車禍而死去。

這個引導者的離世,讓澤澤像失去了靈魂一樣,長期挨打挨罵和驚嚇,加上阿葡先生的死對他的打擊,使澤澤受到深度精神創傷。

直到看見阿葡先生給他的禮物——祖傳的鋼筆,想到阿葡先生對他給予的厚望:用這支筆寫下自己的故事!這使澤澤覺醒、瞬間成長……

寫在最後:

看完電影,一個問題一直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原生家庭到底給了我們什麼?

影片中打算自殺的澤澤被阿葡先生療愈後,滿心歡喜地抓了條魚回家,建議和爸爸抓魚,為家人增加食物,並唱歌給父親聽。結果父親聽到歌詞以為是在諷刺失業的自己太窮,又對澤澤大打出手。澤澤淚流滿面、使盡全身力氣地喊道:「你為什麼不殺了我?」此刻澤澤痛苦到窒息的不是身體被打的痛,而是發自心底的傷。

是啊,有多少被家長家暴或冷暴力的孩子都發出過這樣的靈魂拷問:不愛我,為什麼生我?不愛我,為什麼不殺了我?

人格在五歲時就定型了,我們成年以後所表現出來的不幸福、非理性狀態,都在童年有跡可循。

嚴格來講,童年受過的傷害,可能需要一生來治癒。

為人父母者,切記:若愛,請深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02f34078aba92e25538541daba81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