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讀者來信:
木子李:
丈夫是醫生,我是公務員。3月25日下午六時32分,丈夫發來消息:老婆,我明天就可以回家了。
從疫情早期至今,丈夫都是吃住在單位,不忙的時候,我們會進行簡單的聊天。
作為家屬,我每天都在為丈夫擔心,但是,我知道,這就是他的工作。
這段時間,看到很多與之相關的視頻,每次都會感動到流淚。
雖然,平日裡,我和丈夫也會因為生活瑣事爭吵,但是,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我覺得丈夫很偉大。
丈夫就要回到我身邊,我當然是非常開心。
收到丈夫的簡訊後,我去了一趟超市,買了很多丈夫平日裡愛吃的東西,打算在明天,好好犒勞一下丈夫。
上學那會,我和丈夫的學校相距不是很遠,我是通過他一個老鄉認識我丈夫的,他老鄉和我是同班同學。
那時候,丈夫還沒有現在這麼油膩,只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丈夫依然很善良,依然有禮貌,依然做事認真。
丈夫已經46歲了,我比丈夫小一歲。這一次,是我們結婚以來,最長的一次「分離」。
丈夫不在身邊的這些日子,我在很多事情上學會了獨立,當然,也體會到了丈夫在我身邊的重要性。
看著我國疫情人數從幾萬人下降到幾千人,真的很開心,這其中就有丈夫的功勞,作為他的家屬,我驕傲。
最後,希望疫情能夠早點結束。
木子李編後語:
在網上總會看到很多在中國生活過的外國友人如此評價中國:
1)在中國生活太安全了,就算走夜路,也不用太過擔心;
2)中國的飯菜太好吃了,尤其火鍋和燒烤;
3)中國的零食太強大了;
4)中國的網絡支付太先進了、太方便了。
或許,我們已經習慣了所有這一切,所以,我們並不覺得驚喜。
事實上,我們每天重複的生活,都是很多只能短暫在中國生活的外國友人羨慕的生活。
當然,我們的生活如此美好,都是國家富強帶給我們的福利。
即便如此,我們依然會有很多抱怨。
在此,感謝所有替我們負重前行的所有人。
希望疫情早點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