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原動力,是創造人生奇蹟的偉大力量

2019-10-23     靜月荷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原動力,是創造人生奇蹟的偉大力量

最近表妹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無精打采的樣子。問起原因,她才說起:女兒小美今年剛升初中,原以為女兒小學成績不錯,上初中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可是,才開學一個多月,小美在幾次考試中成績都不理想,甚至連學過的知識似乎也都忘了。整個人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往日活撥開朗的小美,笑聲沒了、歌聲也少了,整日愁眉苦臉。

表妹很擔心,怕女兒邁不過去這個坎,但又不知道用什麼辦法才能幫女兒走出人生低谷,找回曾經的自信。

看著六神無主的表妹,向她推薦了斗南的《哈弗家訓》一書,希望這本書能夠對她有所幫助。

01. 信念是一個人成功的原動力,是創造人生奇蹟的偉大力量

在我們身邊,但凡成功的人,自身一定帶有光芒。那是自律後的嚴謹、自信後的堅強、自強後的瀟洒。

而一個擁有自信的人,往往在很的小時候就能顯露出Ta所具有的力量。這裡既有家庭教育的正確指導,也有個人信念的堅定。

就像威爾遜所說:「要有自信,然後全力以赴——假如有這種信念,任何事情十有八九都能成功。」

《哈佛家訓》書中有一段對信念的描述:

「信念對一個人來說,好比航標燈射出的明亮光芒,在朦朧浩瀚的人生海洋中,牽引著人們走向輝煌。高高舉起信念之旗的人,對一切艱難困苦都無所畏懼。相反,信念之旗倒下了,人的精神也就垮了下來。而從來就不曾擁有過信念的人對一切都會畏首畏尾,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抬不起頭,挺不起胸,邁不開步,整天渾渾噩噩,看不到光明,因而也感覺不到人生的幸福和快樂。」

書里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傑克在他30歲生日那天,一個人站在河邊,一臉憂愁,他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活下去的必要。

傑克從小在福利院裡長大,矮小的身材,外表也不漂亮,就連講話都帶著濃重的鄉下口音。對此,傑克一直瞧不起自己,認為自己是一個又丑又笨的鄉巴佬,就連最普通的工作他都不敢去應聘。所以他沒有工作,也沒有家,他感到人生沒有一點意義。

就在傑克想以死來結束生命的時候,湯姆,一個和他一起在福利院長大的好朋友,興沖沖地跑過來對他說:「傑克,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好消息從來就不屬於我。」傑克一臉悲戚地說。

「不,我剛剛從收音機里聽到一則消息。拿破崙曾經丟失了一個孫子。播音員描述的相貌特徵,和你一模一樣!」

「真的嗎,我竟然是拿破崙的孫子?」傑克一下子精神大振,聯想到爺爺曾經以矮小的身材指揮著千軍萬馬,用帶著泥土味的法語發出威嚴的命令,他頓時覺得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樣充滿了力量,就連講話時的法國口音也帶著幾分高貴和威嚴。

第二天一大早,傑克滿懷信心地去一家大公司應聘,結果他被大公司錄用了。

20年以後,傑克已成為一家大公司的總裁,他查證出自己並不是拿破崙的孫子,可這都已經不重要了。

傑克的故事告訴我們,信念可以創造奇蹟,信念能夠喚起一個人的自信。無論是誰,只要把自己的信念牢牢地根植於心,就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02.自信:成功的人生始於自信

斗南編撰的《哈佛家訓》,是一本蘊藏著豐富人生哲理的書。每一個看似平凡而簡單的故事背後, 都是哈佛大學幾百年沉澱下來的歷史和文化精髓,它曾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特別是在提倡傳承教育的今天,對提高自我修養和對下一代的教育問題上,具有很好的指導和啟迪作用。

書中有一段關於「自信」很精彩話,是這樣說的: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內在驅動力。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夠在成功的路上步履如飛,而缺乏自信的人則一定是步履蹣跚。對於青少年來說,在內心樹立起自信,用信念激發出自己內在的勇氣和雄心,是邁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

看似寥寥數語,卻道出了自信對一個人成功的影響是多麼重要!

這讓我想起了同事家女兒的故事:睿睿打小就比較乖巧,懂事聽話。父母的教育方法也比較民主,懂得尊重孩子。在小學、初中階段,睿睿的成績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在學習上,一點不用父母操心。

陽光自信的睿睿,不僅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她還經常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成為班裡好多同學學習的榜樣。

可自從考上了重點高中,睿睿的情緒就由開始時的興奮到沉默,再到後來的沮喪。自信心也正一點點離她而去,最後完全敗下陣來。

原來,睿睿考上了一所市重點高中,進的又是重點班。學習好的同學從四面八方都彙集在了一起,一個比一個優秀。睿睿面臨著人生的第一次考驗:如何在強大的競爭對手面前,保持一顆平常心,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第一次模擬考試成績下來,睿睿就從入學時班裡排名第三,一下降到了二十幾名。這使得一直以為很會學習的睿睿,感覺自己一下子變笨了,多年來積累的自信心被擊得粉碎。

從小學到中學,睿睿一直都是同學眼中的佼佼者,是大家學習的榜樣。可如今,一下子滑倒了被別人忽視、遺忘的角落。睿睿無法接受這個現實,更無法適應從光環下走出來,從被別人羨慕,到如今要去仰望別人的地步。往日那個自信開朗的睿睿不見了,她一下子變得沉默寡言,對班上和學校組織的活動也無動於衷。

03. 學習並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如果連學習也無法征服,你還能做什麼呢?

哈佛大學圖書館訓言中有這樣一句話: 學習並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如果連學習也無法征服,你還能做什麼呢?

父母看到女兒的變化,心急如焚,可又不知道該怎樣幫女兒走出困境。無奈之下,睿睿母親主動和學校老師取得聯繫。老師在聽完母親的敘述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你女兒的情況,應該是缺乏自信心,要想辦法幫她重新找回自信。」

老師的一番話,也引起母親的反思:這段時間他們看見孩子學習成績下滑,心裡就著急,無形中也在給孩子施加壓力。睿睿是想好好學習的,只是不知道該怎樣突破,怎樣才能走出低谷。這時候越是著急,反而只會起反作用。

班主任是一位有著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她在睿睿的作文本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一個人到了一個新環境,都有一個適應過程。你要想辦法儘快去適應,找到自己的位置。儘管目前你的成績排名是下降了,可排名是動態的,隨時都會變化。不要背包袱,調整好心態,接受自己暫時的不完美,是為了迎接明天更優秀的自己。」

也許老師的這番話起了作用,睿睿心情慢慢好起來,在她身上開始有了一些變化:不再看重每次的考試成績,而是能靜下心,認真地學習和複習。

睿睿從陰影中一點點走了出來,她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她不再在乎別人的目光、不再看重每次考試後的排名,而是把心思全部集中在每天學的新知識上,努力弄懂每一個問題。對於實在想不明白的難題,她還會主動向老師請教。

學校組織各年級辯論賽活動,老師推薦睿睿代表他們班參加比賽。這是睿睿的強項,更是提升她自信心最好的機會。因為睿睿口才好,邏輯思維能力強。第一輪辯論結束,睿睿一路領先,她為他們班贏得了榮譽。同學們向她投來讚許的目光,睿睿覺得久違的自信心又回到了自己身上。

其實,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待到若干年之後,再回頭看當年所走過的路,才會驀然發現:在人生緊要關頭,多虧有親人和老師的關心和支持,才使得自己能夠順利度過人生的低潮期。

每個人都要感激那些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給予自己信心和勇氣的人。

04. 信念是所有奇蹟的萌發點

阿諾德說:「一個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則不能帶給別人信心,已經信服自己的人,方可使人信服。」

當父母看到睿睿在一天天向著好的方面轉變,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他們也不再對睿睿提任何要求,周末沒有課了,就帶她聽場音樂會,或者看場電影。假期了,就帶上睿睿一起去旅遊。還特意帶她到北大、清華去轉轉,讓她提前感受一下名校的氛圍。

就這樣,睿睿一步一步走過來,到高二第二學期,她已經適應了高中的學習節奏,並找回了曾經的自信心。學習成績也慢慢跟了上來,進入了班上前十名。

有人說:挫折是成長的階梯,困境是人生的另一所大學。的確,一個人的成長就是在經歷一連串磨難和考驗後逐漸長大的。只有勇敢地迎接並克服磨難,才能擁有足夠的力量和智慧。

如果說,睿睿從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不能從陰影中走出來,那麼她以後的人生將是灰暗無光的,痛苦和失望將會伴隨她一生,那將是多麼讓人痛心的事情。好在有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家長的全力配合,使得睿睿渡過了成長期的陣痛,走出了人生低谷,完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轉變。

一個人,最難面對的是自己的內心,最難戰勝的也是自己的內心。如果你能勇敢地面對並且戰勝它,那麼你就掌握了命運的主動權,站在了人生的至高點上。

自信、自立、樂觀、勇敢,這些凝聚著哈佛精神的人性品質,是每一個青少年朋友都應該學習和做到的人生準則。只有認識到品質對整個人生的重要性,並能自覺地鍛鍊自我,啟迪智慧,激發個人潛能,從而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迎來卓越而精彩的人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S9-m0BMH2_cNUgd6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