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幾台馬自達6,你就知道買二手車要注意哪些點了,很關鍵!

2019-04-21   幫手說車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這一期的幫手說車!

今天這一期,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幫粉絲找馬自達6的事。這位朋友想找台2.0自動睿翼,或馬自達6,預算6.5左右。

按照市場保有量來看,老馬6還是很多的,但我們直到淘車完成一共去了6次市場,看了十多台馬自達6或睿翼,最終才定了一台11款灰色的馬自達6時尚型!

為何一款保有量較大的車子,我們會在它身上花那麼多的時間成本?

其實了解馬自達6或睿翼的朋友都應該知道,這個車子確實好開,操控感受要比凱美瑞天籟好很多,也被稱為「彎道王子」。也就因為這個特性,馬自達6很多都難以避免「被操」!二手車市場中的馬六是屬於車況較差的「重災區」車型,找台車況好的真的需要一些運氣!


下面來簡單的說2台被排除在外的車型,這兩台的車一個是翻新調錶車,一個是包涵希望最終失望的車:

其中一台紅色的馬自達6自動時尚,是11年上的牌,報價6萬7。這個價格是高了,但它的車況表現卻一般,是一台典型的調錶車。

當時老闆說車子6萬多公里實表,但檔把和方向盤都磨損的很嚴重了,脫皮現象很明顯,這顯然不是6萬公里該有的樣子,座椅非常的新,也是後期重新包的皮子,味道還是比較大的。

發動機艙清洗很乾凈,看上去跟新的一樣,但氣門室蓋位置的滲油痕跡還是能看出來的,機腳墊的螺絲有拆卸,機腳墊有過更換(馬自達6的機腳墊容易老化這是通病)。節氣門總成也是有過更換的,成色格外的新,很顯然與其它部件成色不符。發動機啟動後有很明顯的雜音,這顯然不是6萬公里發動機該有的狀態,發動機工況較差。綜合內飾的磨損和發動機的工況來看,實際公里數應該15萬起!

還有一輛是銀灰色的馬6,10年上牌的自動,車子看起來成色很棒,漆面光澤度都不錯。內飾方面也很給力,幾乎沒有什麼磨損的痕跡,內飾成色很好。

打開發動機艙進行檢查,前臉部分沒有任何問題,甚至一顆螺絲都沒動過,啟動發動機的後,發動機運轉非常平順。看到這時,我們對這台馬6抱有很大希望。

但現實往往比較殘酷,扒開內飾板檢查後背箱時,左後圍板有鈑金切割整形痕跡,深度還比較大;其餘三個車門也都有拆卸的痕跡,但整車外部漆面做得非常好,幾乎沒有色差和殘漆痕跡。

後來查了保修記錄得到結果,這輛車全程在4S店做的保養,所有鈑金噴漆都是在4S店做的,噴漆工藝方面很好,確實很難發現異常。

這台馬自達6前任車主應該很愛惜這台車子,但駕駛技術可能不是太好,後圍板的事故算比較嚴重。

陸陸續續又看了好幾台車,但都不太符合標準,有時候淘車也是個運氣活!(條件不允許,有些細節沒有拍照片)

要說的就是,大家在買二手車的時候千萬別「急於求成」!有時候,能有多少驚喜就能有多少驚嚇,每輛車都要檢查清楚後做在做打算。


最後定下來的這台馬自達6,是一台灰色2011款10月上牌的馬自達6,2.0時尚版。

這台馬自達6全車玻璃源碼,全車都有做漆的情況,但沒有大的鈑金和刮膩子的情況,關鍵骨架結構沒有任何問題。

表顯里程10萬多,維修保養記錄到15年截至,根據15年最後到店的平均里程來看,10萬多公里的里程數應該是真實的。(15年之前平均年行駛里程12000公里左右)在結合方向盤、檔把、內飾的磨損狀況看,應該是沒有調錶現象的。

唯一有點不足的是底大邊有一處刮擦,很顯然是被馬路牙子「啃了」!表面防刮圖層已經被啃掉,還好底漆沒有被剮蹭掉,如果看著變扭後期需要做個鈑金。(不嚴重的刮擦和碰撞要有區分,事故撞擊的底大邊肯定是要切割了,這樣就直接影響車身強度,不建議考慮)

基本上我們去市場上看二手車,發動機艙一般都會進行整備清洗,但這台馬6並沒做任何掩飾。(發動機艙比臉乾淨的更要重點檢查,表里不一的太多了)可以看到,這台馬自達6同樣存在著側漏的問題,現在的滲漏還不是很嚴重,如果後期滲漏明顯更換新的密封墊就可以得到解決。(馬自達6發動機出現滲漏的情況是很常見的,原廠的密封圈質量和壽命不敢恭維)當然,更換新的密封圈後滲油問題可以解決,但我們要明白,這個密封圈是易損件,行駛一段時間後依舊會再次出現滲漏問題。

在沒上架子檢查之前,我已經做好了底盤會有滲漏的心裡準備!(因為馬自達6的方向機、半軸、減震比較容易滲漏)但這台馬自達6的底盤真的是非常的乾爽,處理右後減震器有輕微的滲漏現象,其他的部位都沒有明顯滲漏的情況,整個底盤依舊非常規整。

總的來說,這台馬自達6的車況絕對沒的說,底盤的乾爽還是驚訝的,10萬公里不漏的馬6確實不多!

現在這台馬6粉絲已經開上了,下面借用一下他的話:

今晚秋名山見!

好了,我們這一期的幫手說車就到這裡結束了!本期因為一些原因,就沒有評測視頻的部分了(馬自達6的介紹我之前專門寫過一篇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歷史消息中找一下),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