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學習作品集時,常常會遇見無靈感的情況。有些同學會選擇「苦等」。而「苦等」不僅浪費時間,還很難有一個理想的結果。
事實上,很多靈感不是靠等來的,而是靠訓練得來的。本期克瑞斯將為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訓練方法,一起來看下吧~
隨時記錄靈感
要養成記錄靈感的習慣。這裡的靈感是指偶爾會有的一些想法,尤其是有時為周圍的事物所觸動,一定會有一些想法。比如當你看你一本書、一部電影、一則新聞、一個好的設計,你從中獲得了一些有趣的想法,都可以記錄在一個小本子上。而如果不趕快記錄下來,想法會很快就跑掉的。
堅持記錄想法,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隨意翻開,都可以從裡面獲得許多靈感來源。
嘗試自由創作
對於有些同學來說,越是有壓力,越是緊張。過度緊張會導致無法思考,更難以找到靈感和方向。
這時不妨放空自己,忘記dealine、申請、作品集等一堆繁雜的事情。隨意地寫寫畫畫,翻出sketchbook看看,或者出去走走看看,或許在這樣的放鬆自由創作過程中,會得到不一樣的收穫。
進行限時創作訓練
散漫的環境對有些同學來說是為拖延症找理由。而有時候給一個嚴格的時間限制,可能會迸發出創意的火花。那不妨給自己設定一個限時出創意的小任務:
比如在15分以內製作一個mindmap。找一個話題,去聯想關鍵詞,盡最大努力去完善這些關鍵詞。
經過長時間的限制訓練,可提高專注力與思考力,激發出創造力和爆發力。
堅持每天記錄20個新想法
除了隨時記錄靈感外,還要進行刻意思考訓練,比如每天規定自己想20個新想法,這些想法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可能是很隨機且隨意的,但是一定要保證是有趣的。
要知道很多作家也會採用這種「逼自己每天記錄新想法」的方法,為創作持續提供靈感。
追求數量多於質量
在進行刻意練習時,不妨嘗試數量>質量的原則。
做一個單一的設計時,很容易就陷入追求完美的循環狀態。一個小細節反反覆復幾十次,這會嚴重影響你的創造力。創新的靈感跟線條的粗細、畫筆的大小、顏色的搭配等繁瑣的細節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妨嘗試下做出幾個草圖方案,不要在意細節,可以天馬行空的進行想像,儘可能多的進行設計。每天堅持如此,不僅鍛鍊了思考速度和能力,也會讓基本功更紮實。
不斷學習,厚積勃發
這裡的學習不僅僅是指自己的專業知識,同時要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比如文學、歷史、經濟、哲學、人文學科等。同時,注意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興趣,比如運動、攝影、電影、做飯等等。
當具有多方面的知識儲備與興趣後,提取靈感與創意便不再局限於本專業。同時,對於後期的視覺轉化、提升作品集深度都是有幫助的。
要善於觀察、勤于思考
只有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才能提高對事物的敏感度,而敏感度對精確提取靈感非常重要。
當我們看見某事、某物時,多問幾個為什麼?多提出幾個怎麼辦?也不要盲從。比如我們看見一些社會話題,可以嘗試多個角度,分析下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又該如何解決?不要只看表面的東西,表面的東西往往具有迷惑與虛假的成分,只有深究背後的東西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再如我們看見一個廣受好評的平面設計,不僅要分析好的一面,也要看看是否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換個字號、換個顏色是否能更好呢?
提高自己分析、總結歸納、多個角度看問題的能力後,你獲取靈感就輕鬆多了。
相信1萬小時定律
道理和方法容易獲取,難得是堅持。只有每天堅持練習才能產生質變。
比如上面提到的每天記錄20個新想法,相信堅持一段時間後,你的思維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所以,同學們要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