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無情,山東有愛。自新冠肺炎疫情擴散以來,山東已累計派出十二批醫療隊奔赴湖北,開展醫療救援工作。疫情面前,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如今,奮戰在戰疫一線的山東醫療隊工作進展如何,他們又都經歷了哪些驚險時刻?來聽聽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援湖北國家醫療隊、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麻醉科謝坤的故事。
轉眼間,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援湖北國家醫療隊整建制託管武漢市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一個重症病區已經二十天了。
工作伊始,面對全新而又兇險的新型冠狀病毒,面對救治難度大的危重症患者,醫療隊上下沒有被困難嚇倒,在領隊魏峰濤主任、隊長馬承恩主任,副隊長王欣主任、護理部董紅副主任帶領下,第一時間投入戰鬥:接收患者、制定工作流程、及時討論危重症患者病情變化、積極有效的對症治療……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全新的工作中,並取得了首戰的巨大勝利:截至目前,累計收治急危重型患者69人,經治療後轉為輕症患者5人,出院患者15人,死亡率大大低於全國同期水平。初戰告捷,醫療隊上下信心倍增,為奪取最後的總攻吹響了號角。
初到武漢,醫療隊經院黨委批准即成立了臨時黨支部,黨員帶頭,方方面面發揮了模範帶頭作用。 隊長馬承恩主任是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臨時黨支部書記,是重症醫學領域的大咖級專家。作為醫療隊長,每一名患者的病情變化他都瞭然於胸,指導醫療隊及時有效的對症治療,積極的醫療干預,頻頻讓患者轉危為安,「定海神針」的作用無可替代。
醫療隊中的每一名隊員盡職盡責、團結互助、勇於奉獻,毫無保留的為患者、為團隊奉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領隊魏峰濤主任說,「醫療隊的每一名隊員都是最優秀的,在戰場上他們沒有退縮,奮勇爭先,這就是我心目中理想團隊的樣子!」魏峰濤主任還是心內專業專家,既要和光谷院區協調醫療隊的工作,還要兼顧患者,曾經連續31個小時沒有休息,是醫療隊的「工作狂」。
醫療隊成員涵蓋了各專業的專家:消化專業許偉華教授團隊、內分泌專業莊向華教授團隊、神經內專業來超教授團隊、心內專業王欣教授團隊、腎內專業劉海英教授團隊,康復、麻醉、急診、血液、腫瘤、老年醫學、感染疾病等專業也派出了精兵強將,最「硬核」的山大二院要全力打贏這場戰「疫」!
我們的護理團隊是衝鋒在前的排頭兵,王欣主任說,「在我眼裡重症感染區的護士身兼護理、護工、家屬多重職責,最累最髒的活都是她(他)們在干,甚至可以說對一些患者某種程度上護士比醫生更重要!」在131名醫療隊員中,100名各專業最有經驗的護理人員,在董紅副主任、曹德燕護士長的帶領下,及時有效觀察病情、準確無誤執行醫囑,確保了治療的連續性和有效性。
山大二院的後勤保障團隊同樣「硬核」。在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員出征時,團委、後勤善德公司即成立了「援湖北醫療隊員後勤保障小分隊」,為一線隊員家屬排憂解難:定期發放生活物資、上門為家屬解決實際困難……團委劉書紅書記說:「戰友們在湖北一線,家裡的問題交給我們後勤保障小分隊,我們要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安心戰鬥。」
醫療隊員們每天也被感動著。初到武漢,生活物資、醫療物資緊張,好多隊員飲食不習慣,醫院緊急聯繫、調撥了物資,解決了醫療隊的燃眉之急。同時,經媒體、同事、朋友報道和聯繫,社會愛心人士的捐贈也陸續抵達:駐地賓館主動更換了廚師,飯菜口味更加山東化;醫療隊員仲琪的爸爸了解到情況,發動寧陽電力員工捐贈的兩車生活物資連夜從寧陽運來;山東廣播電視台聯繫捐贈的物資讓隊員們吃上了章丘大饅頭、沂源蘋果、蒙山羊肉;山東維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捐贈了純植物飲品,幫助隊員們調理胃腸道,提高免疫力;山大校友王靈光教授了解到氣管插管操作被感染風險極高,從海外聯繫捐贈了全面型正壓呼吸器防護頭套……
山東大學、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的領導、同事對醫療隊員的生活和工作關心無微不至,經常通過醫療隊傳達對每一名醫療隊員的關心和鼓勵,並時刻提醒大家做好安全防護工作。袁魁昌書記得知前線的兩名麻醉醫生加入了急救插管小分隊,負責整個光谷院區感染病房的急救插管工作,特意給我們打來了電話:「為患者氣管插管是治療冠狀肺炎最高危的操作之一,完成氣管插管治病救人的同時一定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只有保證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的治病救人。」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在湖北一線戰病魔,用我們救死扶傷的精神、高精尖的醫學知識、不拋棄不放棄的工作態度感動著患者和湖北人民,我們也同樣被各方面關心、支持深深地感動著;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有大後方的關心、鼓勵和支援,我們不是孤軍奮戰,我們 是「硬核」山大二院人!戰「疫」,必勝!
寫於武漢
2020年2月28日
來源:閃電新聞
責任編輯:張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