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條狗,我就能從「社恐」轉變為「社牛」。
在小區里走走,打招呼的聲音絡繹不絕,這是養狗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我曾經是個「獨行俠」,住在一個奇怪的社區里,除了自己的親人,誰也不知道。
每天早上和晚上,他都會默默地走上一段路,然後窩在家裡等死。
狗子一到,我的交際圈就被打開了。
一開始,狗子跟狗子玩鬧的時候,就遇到了不少鏟屎官。
不用約定,每天天還沒亮,他們就會聚集在一起,和狗一起玩,狗一起玩,狗一起聊天,晚上也不例外。
兩人聊著天,聊著天,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兒子和工作上的事情。
出去遛狗的頻率越高,遇到的人就越多。
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看見我牽著狗到處溜達,要麼詢問狗的種類,要麼詢問狗的年齡。
他看到我手裡拿著一根木棍,就想讓我別打他。
或許有些人還沒認出我來,但他們肯定認得我的狗。
事實上,我兒子只是一條狗,他的母親是一條半無家可歸的狗,在一家公司里混吃混喝,還兼|職看門。
而那些沒有被收養的幼犬也會面臨同樣的命運。
我兒子剛滿一個月,我閨女就吵著要養個寵物。
隨後,他帶著狗子來到這裡。
本來是想試一試的,萬一它晚上不聽話,就把它送回來。畢竟小孩子還要去學校上課,夜裡的狗吠太吵人了。
可能是這條狗跟我們家有緣分吧,第一天晚上,它什麼都沒說,很聽話,所以就成為了我們家的一分子。
狗子很聰明,也不知道是天生的,還是天生的。
這隻狗從來沒有看到過我的孩子,但是當他的孩子回來的時候,他竟然用他的尾巴來歡迎我們。
如今的狗子已經三歲,不再像以前那樣頑劣,而是多了幾分穩重。
起初我以為它是病了,但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它在成長。
這三年來,我和他在一起的時間最長。
我看書的時候,它就在陽台上曬著太陽;
我寫東西的時候,它趴在我的腳下。
當我清掃時,它會看著我;當我走近時,它會自動地閃開;
我出門去,一定要告訴他,不然他會以為我戴上大衣,就是想把他帶走。
著名的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曾說過:
「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歡小動物。
跟小動物相處,是一種特別的享受。
他們天真、直率,有食物就有食物,有水就有水,沒有撒謊,沒有逃避,被處罰的時候,還能忍受痛苦,眨眼之間,就去偷東西。
和他們在一起,我的心平靜下來,平靜下來,快樂起來。
與人相處時,應進且退,謹慎;用詞謹慎,保持一定的距離。這讓他很不舒服。「……」
所以說,很多人都喜歡養小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