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說新語丨堅決對電子計價秤計量作弊說「不」

2024-06-26     中國經濟時報

電子計價秤一頭連著商戶,一頭連著消費者。秤雖小,卻關乎市場信用和消費環境建設。不斷加大法治力度,嚴禁實施電子計價秤計量作弊,將不斷提升計量領域的民生「溫度」。

圖片來源:攝圖網

郭錦輝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關於嚴禁實施電子計價秤計量作弊的公告(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從6月20日到7月19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意味著監管部門正著力嚴查作弊秤。擬出台的新規受到市場的歡迎。

徵求意見稿對電子計價秤生產、銷售、維修、使用、管理等有關事項進行了規範,明確了各環節禁止事項,強化了各方責任和管理要求。從具體內容來看,徵求意見稿提出了「八個嚴禁」:嚴禁生產未經型式批准的電子計價秤產品;嚴禁電子計價秤生產廠家擅自改變批准型式,為非法改裝「留後門」;嚴禁銷售無廠名、廠址、規格型號、型式批准標誌和編號、合格標誌、完好鉛封等信息的電子計價秤;嚴禁銷售具有作弊特徵的電子計價秤;嚴禁違法違規修理、改裝電子計價秤或為改裝提供技術服務;嚴禁使用未經過檢定、檢定不合格、超過檢定周期、無檢定合格標誌以及具有「作弊」功能的電子計價秤;嚴禁利用電子計價秤實施計量作弊、欺騙消費者;嚴禁集貿市場主辦者不履行計量管理責任等。

作弊的電子計價秤,俗稱「鬼秤」。利用電子計價秤實施計量作弊的現象,並不是新鮮事。很早以前,與作弊電子計價秤相關的報道就曾經見於報端。在網絡上,作弊電子計價秤的相關視頻也引髮網友的關注。路邊攤、農貿市場等場所,與民生息息相關,同時也是容易出現作弊電子計價秤的地方。

市場上常見的電子計價秤在顯示介面通常有重量、單價、金額等,購物稱重時,輸入單價,各項數據一併顯示出來,方便快捷。然而,一些不法經營者受利益驅動,通過作弊秤謀取非法利益。常見的電子計價秤作弊手法包括人為改變重量、通過鍵盤修改參數式作弊、開關式作弊、按鍵作弊等。例如,通過提前設置密碼,無論按電子秤上的哪個鍵都能使物體的量值或總價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再如,通過鍵入密碼,電子秤能在作弊狀態和正常狀態間隨意轉換,密碼作弊秤的面板上有預先設置好的按鍵,通過不同的按鍵可以改變物品最終的顯示重量等。利用電子計價秤進行計量作弊的形式多種多樣,並且非常隱匿,這導致實施電子計價秤計量作弊的現象難禁。

電子計價秤一頭連著商戶,一頭連著消費者。秤雖小,卻關乎企業的誠信和消費者的信任,關乎消費環境的建設和市場的發展。實施電子計價秤計量作弊的行為,造成各式「缺斤短兩」現象,不僅侵害了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而且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和正常的經濟秩序。廣大消費者對實施電子計價秤計量作弊的現象深惡痛絕。

市場監管部門堅決對作弊電子秤「亮劍」,嚴厲打擊計量違法行為。今年5月以來,湖北武漢、江蘇南京、湖南長沙、湖南安化等地都開展了重點領域電子計價秤計量專項整治。在依法依規嚴厲打擊「缺斤短兩」、使用「作弊秤」等計量違法行為的同時,各地通過多種形式規範計量市場。例如,加大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召集商超經營者和農貿市場主辦方召開計量監管行政指導會,各企業簽訂誠信計量承諾書,督促市場主辦方設立公平秤等,持續加強誠信市場建設。

法治是不斷提升民生「溫度」的保障。我國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例如,《計量法》《計量法實施細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計量器具新產品管理辦法》《集貿市場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等。今年5月份,國務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發布,計量法修訂草案列入預備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項目。此次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關於嚴禁實施電子計價秤計量作弊的公告(徵求意見稿)》,是更精準的治理措施,也是堅決遏制「缺斤短兩」計量違法行為的表現。未來,大幅提高實施電子計價秤計量作弊的違法成本,將進一步有效遏制這類違法行為。與此同時,必須看到,監管部門的執法力量畢竟有限,良好的市場秩序需要監管部門、消費者、商戶等共同維護。只有全社會都「斤斤計較」,市場環境才會變得更好。

總 監製丨王 輝車海剛

監製丨李丕光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蔣 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ee0f51858fee2f9900be3a4792578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