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長沙的天氣很冷,但從益陽趕來長沙看病的李雲桃(化名)阿姨心裡卻一直很溫暖……
12月20日,在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發起的「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公益救助項目的幫助下,由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角膜及眼表學組組長、愛爾眼科角膜病研究所所長李紹偉教授主刀,66歲的李雲桃阿姨在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接受了角膜移植手術,保住了右眼僅有的視力。
9年前,李阿姨的雙眼出現眼癢、渾身發熱、畏光等症狀,在當地眼科診所就診後,通過用藥得到緩解。今年8月,李阿姨雙眼再次出現流淚、畏光、眼脹痛等症狀,被診斷為「雙眼閉角型青光眼」,其中右眼情況較為嚴重。
直到9月份,在進行了抗青光眼手術等治療後,李阿姨的眼部情況仍未得到緩解,並且出現頭重腳輕感、視物模糊等,右眼幾乎無法看清。平日裡不僅不敢出門,連擺在桌上的飯菜都看不清,睡覺也不踏實……
在當地醫院的推薦下,李阿姨來到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經李紹偉教授詳細檢查,診斷其為「右眼角膜內皮失代償」,右眼視力僅剩眼前指數20厘米。李紹偉教授解釋:「角膜內皮是角膜內壁的一層細胞,不能再生。患病、受傷、手術都可能使內皮細胞數減少,減少到一定程度可能發生角膜內皮失代償,表現為角膜水腫,上皮脫落,眼紅、畏光、流淚、視力下降等情況。」針對李阿姨的情況,李紹偉教授建議及早進行右眼角膜移植手術。
「角膜內皮移植是用健康的供體內皮來置換病變的內皮層和後彈力層,而儘量保留未病變的角膜基質層,以提高患者術後的視覺相關的生活質量。」李紹偉教授表示,「由於及時發現,因此還沒有給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如果繼續拖延,將很有可能永久失明。」
面對手術所需的費用,卻讓李阿姨感到束手無策。多年來,在多種眼病的折磨下,讓四處求醫問診的李阿姨心力憔悴。年老的丈夫體弱多病,需長期服藥,一家六口全靠著老兩口微弱的退休金來生活,何況等待合適的眼角膜也絕非易事。
得知李阿姨的情況後,醫院立即為其申請專項救助基金——「你是我的眼」貧困角膜盲症患者公益救助。隨後,該項目為李阿姨伸出了援手:由他們提供手術費用,全國多家眼庫尋找合適眼角膜材料。
然而,本次角膜內皮移植術對醫生的專業要求比較高,加上李阿姨之前做過青光眼手術,導致本次手術更為複雜,還需隨時準備處理可能出現的併發症。術前,李阿姨有一定的擔憂,但李紹偉教授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其擁有豐富的臨床實操經驗,並為李阿姨制定了個性化的手術方案,這種過硬的專業技術、充滿人性化的關懷,無疑給李阿姨吃下了「定心丸」。
12月20日,李紹偉教授及團隊為李阿姨成功進行了手術。術後,李阿姨的右眼視力恢復良好,擺脫了眼睛流淚、腫脹、畏光等多重摺磨,臉上終於浮現笑容。
李紹偉教授(左)正在手術中
據統計,中國角膜盲症患者約400-500萬人,其中每年新增角膜盲症患者約10萬人,但目前每年開展角膜移植術僅有8000至10000例。「最主要的原因,仍然是角膜供體緊缺。」李紹偉教授表示,除角膜供體不足外,經濟貧困和角膜移植醫療資源分布不均是制約眾多角膜盲症患者無法得到有效治療的重要原因。
為解決這一難題,幫助更多因病致貧、返貧的角膜盲患者,愛眼公益基金會發起「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救助項目,聯合愛爾眼科湖南省區54家醫院,為符合條件的角膜病患者提供手術救助,通過精準扶貧脫殘,幫助這些患者和他們的家庭擺脫盲症與貧窮的困擾,重拾生活的信心。
據了解,愛爾眼科湖南省區、長沙愛爾眼科醫院作為「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公益行湖南站的醫療承接方,將在湖南地區徵集100名貧困角膜盲症患者,如:角膜營養不良、角膜皮樣瘤、大泡性角膜病變、角膜變性、角膜炎、角膜潰瘍、虹膜角膜內皮綜合徵、化學傷引起的角膜疾病等,並提供5000-10000元/眼的公益基金援助。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於毅 王婉蓉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