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缺鋅後,影響秋梢老熟、花芽分化、果實品質

2019-09-20     愛華農業

——愛華植保

鋅是柑橘必需的營養元素,從生理作用來看,它在核酸、蛋白質合成、基因表達、生物膜結構與功能的維持、抗氧化系統酶活性、激素代謝、光合作用、植物生長發育,以及果實產量和品質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柑橘自膨果開始便進入需肥臨界期,對鋅元素的需求亦會增多,特別是秋梢期,鋅素不足,對秋梢轉綠、果品提升及花芽分化等影響較大,下面我們來詳細說說。

一.缺鋅對柑橘的危害

缺鋅後秋梢難轉綠

柑橘缺鋅的典型症狀是新梢葉片的斑駁黃化,不轉綠。除影響外觀形態外,也會造成細胞學的改變,如柵欄組織增大、細胞間隙減小,葉綠體發育停滯、退化。

而秋梢既作為翌年柑橘重要的結果母枝,又是柑果成熟期養分製造廠,若是因缺鋅而不轉綠會造成諸多不良影響:

不少病蟲害偏好幼嫩組織,而新梢不老熟,意味著其尚未革質化,受害期延長,病蟲加重。

秋梢不老熟,柑橘恐偏小,轉色期也會相應推遲,後期轉色不良。

影響後續的花芽分化,未老熟的秋梢,無法製造營養,勢必會影響養分的累積。

加重後期落果,梢未老熟前一直吃樹的養分,產生梢果營養競爭,最終采前落果。

缺鋅可導致枯水果增多

缺鋅時秋梢無法順利轉綠,而影響梢枝營養的累積。如果說相對低溫、乾旱是柑橘成花的誘導條件,那麼結果母枝養分的累積便是花芽分化的基礎,營養不充足,即便來花也是弱花,難以保果。

從生理特性來看,鋅對光合作用及葉綠素的形成均有重要作用。當柑橘缺鋅時,光合作用受阻,二氧化碳固定減弱,枝條碳氮比低,不利於花芽生理分化。

此外,鋅元素與生長素合成有關,缺鋅不利於花芽後期的形態分化,影響花質。

二、缺鋅原因

柑橘在多種土壤上種植,都有發生缺鋅的可能。缺鋅的主要原因:

土壤鋅總含量低、土壤鹼性、高磷、土壤濕度大,鈣、氮、鉀、錳、銅過量及其他元素不平衡等均會引起樹體鋅缺乏。

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鋅常變為不溶性的化合物,導致有效鋅含量低;砂性土壤由於鋅的流失而缺鋅。

偏施磷肥會誘發缺鋅;長期施用石灰或施用石灰量過大也會誘發缺鋅。

鉀、磷過多,因頡頏作用影響樹體對鋅的吸收;鎂、鈣缺乏使柑橘根群衰弱而降低對鋅的吸收,也會導致缺鋅。

不適當深耕,土壤過濕、過旱,腐殖質少或施有機肥過多,傷根等均會影響鋅的吸收。

重剪有時也會引發缺鋅症。

三、缺鋅矯治

(1)常採用在春梢抽發期葉面噴施「天寶」,10天噴1次,連續噴施2~3次即可。天寶不僅能補充柑橘鋅硼銅等元素,還可以保花保果、平衡樹勢、增加柑橘硬度和亮度,口感特別好!

(2)調理土壤,在春季、幼果期、果實膨大期、秋施底肥這幾個關鍵時期使用深渡,可以有效預防缺素症的發生。

(3)在鋅含量低的土壤上施肥:有機肥為主,復合肥為輔,增施「深渡」每畝3公斤,長效供給銅、鐵、鋅、硼、鈣、鉬、鐵、錳等中微量元素。

(4)秋季發生缺鋅症狀,溝施或者沖施「深渡,噴霧天寶,可以糾正缺鋅症狀,然後噴霧耐百+耐普9促進秋稍老熟。

(手機下載:愛華植保APP,獲得一個免費的植保老師)

需要了解或購買深渡,直接點擊文章末尾藍色小字「了解更多」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d51T20BJleJMoPMEVU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