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體」有效解決「兩個薄弱」
安慶市政協走訪桐城市政協江覺遲委員工作室。慶 協 攝
安慶風光。 王 政 攝
如何破解市縣政協基礎工作薄弱、人員力量薄弱的問題?近年來,安慶市政協持續推進委員工作室(界別活動室)、社情民意信息站、協商議事廳「三位一體」建設,讓全體政協委員走進基層、融入群眾,協商履職在基層、服務群眾在基層、提升本領在基層,有效延伸了政協工作觸角,加強了基層政協工作力量,探索出了一條市縣政協有效服務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模式。
建機制 整合資源力量
「從上一屆開始,我們就按照『不建機構建機制』的思路,先是在部分縣試點,之後全面推進,然後擴面、規範、提質,到現在的『三位一體』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發展,這是一個接續奮鬥的發展過程。」安慶市政協委員工作辦公室主任張文翔介紹。
面對縣級以下無政協組織、委員聯繫界別群眾的平台不足、委員履職不經常等問題,安慶市政協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鼓勵基層探索創新,積極組建委員工作室、界別活動室(簡稱「兩室」),整合政協工作資源力量,健全完善委員聯繫群眾制度機制,探索拓展委員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從「兩室」建設,到全面推進「三位一體」建設,它經歷了由自發到引導、由散建到全面、由無序到規範的發展歷程。
2018年之前是「兩室」建設1.0版,以委員自髮式建設為主;至2020年是「兩室」建設2.0版,推進「三應三盡」,即組織建設「應建盡建」、活動內容「應進盡進」、三級委員「應聯盡聯」;2023年著力打造「兩室」建設3.0版本,推進委員工作室(界別活動室)、社情民意信息站、協商議事廳「三位一體」發展,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發展。
安慶市政協將「兩室」建設作為基礎性、牽動性、長期性工作,擺在政協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讓委員們在履職最小單元里發揮最大效應。先後印發《關於推進委員工作室「擴面、規範、提質」的意見》《關於進一步推進「兩室」建設的指導意見》等,努力將「兩室」建設成為委員深入基層、聯繫群眾的新平台。2022年,市委出台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的貫徹舉措》,將「兩室」建設列入市委重點改革事項和年度工作要點,明確提出「在鄉鎮(街道)、省級以上開發區掛牌成立政協工作聯絡組,由正科級幹部擔任聯絡組組長,配備1名以上專職工作人員」,並重點強調了依託聯絡組建強「兩室」的要求,「兩室」建設成為了黨委關注的一項重點工作。2023年,市政協出台《關於推進「委員工作室(界別活動室)、社情民意信息站、協商議事廳」三位一體建設的指導意見》,印發全市政協委員「全員入室」管理辦法,制定鄉鎮(街道)聯絡組職責,發布全市統一的「宜協商」LOGO,舉辦政協工作聯絡組專題培訓班,開展一系列專題督查和調研指導活動,持續推動全市「三位一體」建設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發展。近期,市委辦出台了《關於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 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試行)》,結合兩室等設立協商議事廳,實現服務平台、履職平台、議事平台相結合,深入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進一步拓展基層群眾參與協商議事的渠道。各縣(市、區)政協通過召開推進會、現場會和培訓會等方式持續推進「三位一體」建設,認真落實好「全員入室」的工作要求,基本建立起「主席牽頭抓總、分管主席分片聯繫、各專委會定點指導、政協工作聯絡組具體落實」的工作機制。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兩室」386家,覆蓋了153個鄉鎮(街道)、12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及皖河農場,2720名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就近就地加入「兩室」,緊密聯繫界別群眾,聚焦「民生大事」和「關鍵小事」,廣泛深入開展學習、交流、走訪、協商、服務等活動。全國政協負責同志、省政協主要負責同志、安慶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多次在不同場合對這一做法予以充分肯定。
搭平台 促進協商履職
為做深做實「兩室」建設,市政協提出把「兩室」建成「社情民意信息站、委員群眾聯絡站、學習提升加油站、雙向發力工作站」的「四站」功能定位,密切與群眾的聯絡,圍繞協商議事、凝聚共識「雙向發力」,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 全市政協「兩室」緊扣「四站」功能定位,常態化開展各項履職活動,打造各具特色的亮點品牌。
如:岳西縣店前鎮委員工作室著力推進「社情民意信息站」建設,通過線上微信徵集、線下走訪、開展小型專題調研等方式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形成有價值的社情民意信息16期,助推美麗鄉村建設、農村飲水安全等。太湖縣醫衛界別活動室與迎江區「健康宜城」委員工作室合力推進「委員群眾聯絡站」建設,開展結對共建,組建聯盟,發揮參與委員專業優勢,組織開展互動交流、跨區域服務群眾。岳西縣大健康政協委員工作室大力推進「學習提升加油站」建設,打造「岳您來悅讀」書香政協品牌,配備有6000冊左右圖書,融藏、借、閱、研、咨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城市書吧,集合委員開展學習研討,持續提升履職能力。桐城市「六尺巷」委員工作室全力推進「雙向發力工作站」建設,以「六尺巷」禮讓文化為引導,成功協商化解了小區業主停車難、村民建房糾紛等問題,助力基層群眾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三位一體』建設推動政協工作觸角向基層延伸,全體委員通過進駐『兩室』履職,進基層、察實情,準確了解掌握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運用提案、建議案、調研視察、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及時把群眾呼聲和利益訴求以及黨政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等向黨委、政府如實反饋,推動科學民主決策。委員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和本職崗位優勢,為基層群眾辦實事。『三位一體』建設開闢了委員走進基層、融入群眾的新途徑,構建了基層群眾表達訴求、反映意願的新通道。」市政協主席章松說。
強考核 提升履職質效
「兩室」建起來後,委員能否能按要求「全員入室」,是「兩室」真正發揮作用的關鍵。「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必須唱主角,切實在身入、心入、事入上下功夫、見實效,特別是省市政協委員,不能僅報到不參與、僅掛名不活動。」市政協主席章松說。
安慶市政協創新實施「全員入室」,將30名住安慶市省政協委員、430名市政協委員、2260名縣(市、區)政協委員統一編組,就近就地分別加入386家「兩室」,輪流安排值班,加強委員履職管理和量化考核,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微協商」「微服務」、走訪周邊群眾、收集社情民意等活動,促進委員聯繫界別群眾經常化,服務周邊群眾「零距離」,讓委員真正「身入、心入、事入」。桐城市開展「全員入室,委組共建」,制定政協工作聯絡組制度,明確聯絡組在「三位一體」建設中的職責和工作內容。懷寧縣制定了《「兩室」工作考核辦法》,對「三位一體」建設任務分年度量化考核;太湖縣政協規範「兩室」的軟體建設,設立政協委員活動日,提高履職活動的參與率;望江縣創新委員「六入」,全員入「委」、全員入「室」、全員入「部」、全員入「學」、全員入「訪」、全員入「賽」,激發履職活力。
「『兩室』給委員履職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協商推動解決具體問題,拉近委員與群眾之間的距離。」朱勁松是潛山市源潭鎮委員工作室召集人,他明顯感到,委員參加政協活動「頻繁了」,與群眾交流「增多了」,履職主動性和建議精準度明顯提高。
近兩年來,省市縣三級委員通過「兩室」常態化履職,與群眾打成一片,積極宣傳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進一步解疑釋惑、理順情緒,切實把黨的決策部署轉化為基層群眾的普遍共識。同時,著眼彰顯廣大委員的資源優勢、人才優勢、組織優勢和專業特長,廣泛開展為民服務活動,老百姓普遍點贊「政協很近、委員很親」。如懷寧縣「春天的事業」委員工作室聯合來自文化藝術、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十餘名政協委員創辦,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和各方面力量開展扶弱助殘事業。迎江區「健康宜城」委員工作室集合全市10餘家醫衛界委員工作室,組建聯盟,根據群眾需求邀請不同委員工作室專家「異室執業」,開通微信小程序、公眾號、二維碼和熱線電話,打造永遠在線的委員工作室。
2023年以來,「兩室」向同級黨委政府、縣政協及市政協報送信息約2400餘條,市、縣政協採用編報社情民意信息600餘篇,市縣兩級黨委、政府領導批示470餘篇,其中市黨政主要領導批示184篇,全國政協採用2篇,省政協採用15篇,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建議得到了省委書記、省長的批示,促進了一大批急難愁盼的民生問題得到解決;開展為民服務、委員聯絡等活動1900餘次;建設「委員書吧」200多家,常態化組織委員讀書學習、研討交流等活動500餘場;開展「微協商」活動1400餘次,助力化解基層矛盾糾紛500餘起,有效促進了基層社會治理。
(通訊員 桂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