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金曲製造機」歸來,《天賜的聲音》再次啟動「音樂」引擎

2023-04-29     深度文娛

原標題:四年「金曲製造機」歸來,《天賜的聲音》再次啟動「音樂」引擎

「就讓這大雨全都落下,就讓你看不見我臉上的掙扎……」時隔一年,《天賜的聲音》第四季伴隨著容祖兒與汪蘇瀧共同帶來的《就讓這大雨全部落下》再度拉開帷幕。這首容祖兒去年爆火全網的金曲,詞曲作者正是汪蘇瀧,此次兩人共同演繹的版本,可謂炸裂開場,話題性十足。

「這是什麼夢幻聯動啊」「汪蘇瀧不唱歌是搞笑男,一唱歌就是撕漫男」「兩個人的聲音真的好合,是我最愛的版本了」……如是種種正向反饋,正在表現出觀眾的巨大熱情。這樣的熱情也出現在第一期的多首音樂,恰如過去三年里《天賜的聲音》許多音樂的出圈歷程,成就了節目「金曲製造機」的名聲。

從第一季開始,《天賜的聲音》幾乎每期都有爆款登上熱搜,第二季還出現了劉惜君、王赫野的《大風吹》這樣在音樂平台播放十幾億的超級爆款。去年的《天賜的聲音》第三季,張韶涵、王赫野的《篇章》和海來阿木、陳冰的《三生三幸》都在音樂平台拿下了超400萬+的收藏數據。

而透視這種製造「金曲」的能力背後,是源於節目本身以最純粹的音樂熱愛,實現了突出的原創性和音樂性,成為節目四年依然常新的生命力所在,也讓《天賜的聲音》逐漸顯示出在華語音樂領域的重要功能站位。

四年「金曲製造機」,以熱愛之名聚合音樂創造力

《天賜的聲音》第四季第一期,與胡彥斌共同帶來作品《新世界》的,是1998年出生的年輕音樂人劉柏辛,這是她在這方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而胡彥斌已經在這裡站到了第四年,合作過數十位到此演唱的音樂人,在此前三季中拿下過13首天賜金曲,這位執著於音樂的「鬼才」在這裡找到了最合適的舞台。

他在節目中表示,其實也考慮過今年還要不要來,但還是會思考:「對這個舞台有感情,然後對這個舞台有遺憾,我還能為這個舞台帶來什麼?」《天賜的聲音》在沒有觀眾的情況下錄完了三年,這是第一次歌手們可以跟所有觀眾見面,如胡彥斌,也會期待與其他音樂人的更多碰撞。這種化學反應,或許會在今年帶來更多精彩的音樂舞台,並發酵為具有傳播價值的金曲。

去年的《天賜的聲音》第三季,根據統計在音樂平台上除了收藏量破400萬+的兩首歌,還有3首收藏破百萬,9首收藏破50萬,表現出極強的市場影響力;而在短視頻平台,#天賜的聲音3 話題播放量破90億,包括《唯一》《篇章》《光的方向》等幾支視頻點贊量破200萬,此外還有19支視頻點贊破百萬,加上15支視頻點贊過50萬。節目作為「金曲製造機」的效率,這些數據已經充分證明。

第四季第一期讓觀眾看到了這種效率的延續,更能理解背後的原因。13位音樂合伙人GAI周延、胡彥斌、伯遠、吉克雋逸、劉柏辛、容祖兒、汪蘇瀧、王赫野、小鬼-王琳凱、希林娜依·高、於文文、張碧晨、張靚穎集結,不同代際的歌手同台,用他們對音樂的熱愛與巧思,帶來了極其豐富的聽感。

可以總結首期音樂舞台整體表現出的三大特點:一是多元化,有大情歌《就讓這大雨全部落下》《慢冷》,也有電音《新世界》、R&B mix RAP的《想太多》,還有重型搖滾版《帶我去找夜生活》;二是專業性,給一些經典歌曲帶來了新的金曲版本,比如張碧晨與希林娜依·高在《慢冷》中以兩位不同情感狀態下的女性演繹;也進一步表現出節目的原創性,幾乎每首歌都做了重新的改編和演繹,「鬼才」胡彥斌對《新世界》的重新編曲獲得了一致稱讚。

在這背後是音樂人們對舞台的尊重。GAI周延此次要與張靚穎合作R&B版本的歌曲《想太多》,他並非一位有絕對音感的歌手,面對高難度的轉音以及和聲,他會在每天八點就起床,從聽上一後的版本找感覺挑問題,再完成長時間練習;而為了呈現更好的舞台,音樂人們也表現出對音樂創造的更多熱愛,都傾注了許多巧思。

此外,不同代際音樂人彼此的鼓勵和幫助,讓這些音樂人也能走的更遠。張靚穎會點贊劉柏辛「我沒有聽過劉柏辛這樣唱歌」,也會用自己曾經的經歷鼓勵王赫野大膽嘗試,「那些所有有瑕疵的舞台我都很懷念,因為那時候我好敢啊」。這也為觀眾傳遞音樂世界裡音符之外的更多質感,與精彩的舞台一起,帶來溫暖治癒的完整音樂體驗。

搭建社區生態,實現「內容+受眾+反饋」體系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第一期節目裡帶來六首歌曲的音樂人之外,還有一位沒能成功演唱的音樂人伯遠,這是《天賜的聲音》全新賽制玩法升級的結果,音樂合伙人不僅將和飛行嘉賓「互選」,還可自行組隊合作。

這是《天賜的聲音》走到第四季的必然,為了更好地突出音樂性和專業度,進行了包括舞台、選歌、賽制等多方面的重裝升級。其中,13位常駐音樂合伙人的設置,更是為這一季節目注入全新能量,擴大升級的嘉賓陣容帶來了音樂的更多可能性,也更好地實現了音樂夥伴之間的「合作與碰撞」,繼續詮釋節目「音樂創作沒有上限」的理念。

這種賽制變化的根本是從音樂出發。這也是多年來《天賜的聲音》始終表現出的一種純粹,給音樂做加法,給賽製做升級,在這方舞台上的所有存在都與音樂有著直接的關聯,並以一種整體的形象輸出節目的生命力,實現以熱愛為引擎、以音樂為本質的持續疊代。

而這種純粹帶來的是一種類似社區的性質,以音樂的熱愛為核心,聚合音樂人、聲音鑑賞團和觀眾,在節目的沉浸式場景下共同保持著對音樂本身的全神貫注,並構成了一種「內容+受眾+反饋」的社區生態。

在社區的不同構成之間,會基於音樂出現分歧,比如這一季仍然有聲音鑑賞團成員因為對演出的不滿足而提出意見,但也正如主持人陳歡所說:「如果你是我們忠實觀眾的話,你應該了解,我們就音樂本身在討論音樂,所以有思想上的碰撞,有音樂的火花,一切都是這個舞台上可能或者必然發生的結果。」音樂人創造最好的作品,聲音鑑賞團通過建議與導賞成為連接點,帶動觀眾的觀看、喜愛再到音視頻平台的二次、多次體驗,在社區生態下形成閉環。

而這個生態閉環仍然在不斷成長中。1998年出生的王赫野在2021年通過參加《天賜的聲音》第二季出道,如今已經是第三年參加節目,從一個普通大學生,到如今音樂能力獲得專業樂評人認可的歌手,他對自己的出道舞台一直在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我這兩年一直在消化,一直在吸收」,並會繼續努力下去。

以王赫野為代表的,一批新的音樂人在這個以音樂和聲音為共同認知的舞台,逐漸成長起來,進而表現出社區生態的成長性。圍繞著好音樂構建起來的社區,也真正實現了節目的生命力和成長性。

四年長跑,解題垂類綜藝製造密碼

許多觀眾注意到,《天賜的聲音》第四季還加入了Z視介聯動的新玩法。Z視介是浙江廣電集團牽頭打造的重大文化傳播平台,於今年4月18日剛剛上線。Z視介特別上線了「天賜音樂部落」,為節目提供了新的線上互動空間,以六大功能幫觀眾更好地追綜藝、做互動、玩起來。

打開Z視介介面,正下方最醒目的「部落」板塊點進去就能直接看到「天賜音樂部落」。在這裡,你可以在「音樂片場」觀看各大音綜正片以及台前幕後,或者去「線上演唱會」感受現場音樂的獨特魅力;如果打開「音樂人街區」,就去和音樂人互動、為偶像加油,「大師小課」里還能學習專業歌手教唱練聲;「合唱團街區」還有最頂尖的合唱樂團傾情獻聲;如果這時音樂熱情爆棚,那就點開「K歌房」,隨時隨地想唱就唱。

4月25日-28日,「線上演唱會」還接連上演了四場「天賜非凡歌會」,邀請各路音樂人登台獻聲,在節目開播前進一步讓「天賜音樂部落」成為一片音樂的狂歡場。這種音樂一站式服務,成為《天賜的聲音》觀眾感受、體驗音樂魅力,提升節目認同感的重要線上場景。

這一方面進一步豐富了用戶體驗,讓觀眾可以在看節目的同時獲得更豐富的周邊體驗,提升觀眾對節目的正向認知;另一方面,在浙江廣電布局融媒體平台創新的關鍵時刻,以《天賜的聲音》IP作為重要的橋頭堡陣地,是對節目觀眾體量、熱情和粘性的肯定,證明著節目的高影響力與高價值。而如此高價值背後,是在垂類節目中少見的穩定性和長期性。

結合前文的分析或許應該認為,《天賜的聲音》在音樂綜藝領域的生命力,為垂類內容綜藝的製造提供了一種「天賜」模式。行業在這類內容打造中一直以來或許存疑的是,在綜藝內容製造話題、博取流量的通用手段,與實現垂類內容深度沉浸式體驗之間,如何取得一種更穩定的性價比。

而《天賜的聲音》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去垂類內容本身,找到其喚醒觀眾的生命力,並讓其轉化到節目本身,除了內容價值,更要找到其對觀眾的情緒價值、認同價值,並以此搭建陣容和場景,實現真正的沉浸式、代入感,讓觀眾找到垂類內容的價值,進而確定節目的價值。

這也讓《天賜的聲音》成為垂類綜藝中罕見的高口碑常青樹,從人才培養、金曲孵化和打造精品舞台等各個層面,在優質爆款難覓、熱門音樂生命周期縮短的行業環境下,持續為華語音樂傳遞能量。當觀眾們依然能在音樂里收穫感動與治癒,他們就始終需要更多「天賜的聲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b43cbaaa50587355b29b0165d117c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