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活動後心臟支架移位怎麼辦?」他坐著輪椅焦慮的說

2019-08-24     醫脈通心內頻道

當我第2次在門診見到老王時,他已經不用家人攙扶,自己緩步走進了診室,看到我還很不好意思的摸摸頭訕笑了一下。

作者:紀文洋

單位:龍海市第一醫院心內科

來源:心路星塵

攝影:陳占彪

事情還要從1個月前開始說起,當時52歲的老王因為突發胸痛被家人及時送到了急診,檢查發現是急性心肌梗死。

於是胸痛中心立即啟動了綠色通道,直接送入導管室,並進行急診手術,冠脈造影發現左前降支中段堵塞,植入了一枚心臟支架,由於送醫和手術都很及時,平時身體也不錯,老王很幸運,住院期間沒有出現嚴重的併發症,效果很好。

出院2周後老王來醫院複診,我卻驚訝的發現,他是被家人推著輪椅送過來的,當時我心裡一緊,腦海里快速閃出幾個可能:難道又出現了其他疾病?腦出血?心力衰竭?再狹窄?

攝影:陳占彪

結果一問才知道,原來老王並沒有覺得哪裡不舒服,但是他在網上看到有人說心臟支架後不能活動,活動後心臟支架容易錯位,所以出院後一直小心翼翼,連咳嗽都要捂著胸,生怕震動了支架。這次來醫院複診,老王死活都不肯走動,家裡人只好借了個輪椅把他推過來。

原來如此,我心頭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

正所謂「當真理還在穿鞋的時候,謠言已經跑遍世界」,其實關於支架手術後不能用力、不能咳嗽、不能運動等等這類謠言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造成了不少困惑,甚至影響術後的恢復。

前些天還收到一位外地網友的私信,說她愛人在當地醫院放了支架出院5天,吃東西不小心嗆到,用力拍了拍背,結果拍完後才想起剛剛放過支架,當時兩個人嚇得手足無措,差點崩潰,大半夜的給我發簡訊求助。

網上還有這種謠傳

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支架在植入的過程中,通過高壓讓球囊擴張,使支架和血管壁緊密貼在一起,一旦放置成功,活動是不會導致支架移位,也不會脫落的。過了一段時間,血管內膜會逐漸生長完全覆蓋整個支架,支架和血管就會完全融為一體。

所以對於支架手術後能不能活動?運動量能多大這類問題,我們完全不必考慮支架是否會移位,應該考慮的是患者本身基礎病變嚴重程度(比如說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大面積心梗)、心功能受損情況心臟本身對運動的耐受程度

攝影:陳占彪

一定不能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根據本身病情來決定是否開始運動,特別是心梗以及心功能受損的患者,出現風險的機率較高,建議諮詢主管醫生,有條件的話,可以進行心肺運動評估。如果沒有比較嚴重的併發症,1個月內是可以適當走動的,但不宜活動幅度過大。

病情穩定後,剛開始活動強度不宜過大,以舒適為準,如果運動過程中出現胸痛、氣短、乏力等症狀,應該停止活動,原地休息,如果症狀不能緩解,應及時就醫。

一般我們可以選擇有氧運動的形式,包括散步、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等。

可以根據病情和自身情況,在病情穩定後開始選擇運動,初始5~10分鐘,每周3次。如果可以耐受沒有不良症狀出現,可以緩慢逐步增加到每次30分鐘以上,每周5次,同時可以輔之於日常活動的增加,如園藝活動或者家務活。

提醒以下幾點要注意:

1、儘量避免晨練,因為清晨是心血管發病尖峰時間,選擇下午或傍晚運動更合適。

2、儘量選擇天氣好的時間外出運動,如果天氣或空氣品質不佳,最好在室內活動。

3、運動前不要空腹,要適當做些準備活動,熱熱身。

4、最好有同伴陪同一起運動,應隨身攜帶急救藥物以及病情介紹小卡片。

5、運動後不要馬上洗澡,並避免冷熱過度刺激。

攝影:陳占彪

還需要注意的是控制體重,低脂飲食,營養均衡,規律的藥物治療(雙聯抗血小板藥物,以及他汀類的藥物等等)。

所以,如果病情許可,支架手術後活動是沒有問題的,肯定不會導致支架的移位,我們需要克服的是錯誤的知識誤導、悲觀的心態和不良的情緒,只要能規範的治療,通過合理的藥物和非藥物的控制,支架術後患者仍然可以恢復到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參考文獻:《心臟病學實踐2018》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_Me4GwBJleJMoPMyC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