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百歲也就是3萬多天,過去之後,人可以留下什麼呢?如果一個人沒有被記住,被記錄下來,他就真的消失了。」
為了每個人都可以記錄自己的美好生活,他為此開了一家公司,如今才36歲,公司就已經估值千億了,他就是快手CEO宿華。
宿華的腦子非常靈活,這在他小時候就可以看出來。
作為湘西伢兒,霸得蠻、吃得苦,宿華生在農村,也在農村成長,之後的事業也與農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讀書生涯他幾乎沒怎麼學習,還經常玩遊戲,但是他的成績經常名列前茅,2000年高考,他就順利考上了清華,這都得益於他超強的記憶力和理解力。
在清華碩博連讀期間,他本想在被禁五環外買個房子,為此還經常兼職寫代碼,攢下了幾萬塊,當時的房價這些錢本來可以付首付的,但是等他畢業之後,這些錢連個衛生間都買不到了。
這些現實讓宿華意識到,還是努力賺錢才是要緊事。
宿華一開始也去打工找過工作,畢竟清華出來的,在哪裡都比較搶手,當時他去過很多知名公司,最高的時候一年可以拿50萬,但是工作非常辛苦,經常熬夜加班。
他也嘗試過創業,先後和同學一起做過三十多個項目,都沒有成功。
宿華創業沒有成功,打工也斷斷續續,正在他來回折騰的時候,有一個和他一樣的年輕人也非常苦悶,這個人就是程一笑,他後來和宿華一起成立了快手。
當時程一笑在做產品經理,在2011年的時候開發了一款叫GIF快手的產品,彼時,網絡還處在2G、3G時代,網速很慢,快手也只是一個做動圖的工具。
宿華和程一笑的投資人的牽線下,一拍即合,在2013年一起,進行創業。
他們一起創業的時候,視頻行業已經興起了,優酷、土豆等發展正盛,後來的維視、美拍、小咖秀也隨後發展起來。
快手夾在中間,要如何做才可以脫穎而出?
宿華的做法是簡化快手、好用卻不打擾,不開發複雜的應用,只專注於短視頻社區。
所以快手的介面只有「關注、同城、發現」這三個欄目,其他大多數都被撤下來了;在錄製視頻的操作上,也簡化了複雜的功能,讓新手也可以馬上學會,非常好用;快手也做到不打擾用戶,儘量簡潔。
這些確定下來之後,10萬用戶一下子流失了9萬左右!宿華迷茫了,難道產品的方向錯了嗎?
當時有人能建議宿華通過明星效應吸引用戶,但是宿華沒有採納,他認為快手就是要去明星化,快手是記錄普通人的生活的,所以沒有大V認證標籤,也沒有搜索按鈕。
宿華在這個基礎上,提高了用戶的體驗和效率,通過「算法機器人」進行快速升級,果然,效果出來了!到了2014年,用戶回歸到20萬。
快手裡面很少出現廣告,那主要靠什麼盈利呢?是它的直播功能,雖然用戶在上面直播,但是何其他平台不一樣的是,快手不簽約主播和經紀公司。
當時快手發展起來的時候,最早的一批用戶是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的青少年,他們仿佛發現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視頻的內容就此變得畫風不適起來,有人在裡面吃各種異物(包括燈泡、蠕蟲等),也有人表演鞭炮炸褲襠、還有人直接跳冰河……
各種自虐視頻、低俗黃段子充斥其中,充滿著低俗又殘酷的場景,令人倍感不適。
這些主角不再是光鮮亮麗的明星和帥哥美女,取而代之的是小城市和農村各種職業的青年。
這些人在快手上快速聚集,註冊用戶增速飛快,到2016年,快手就超越了微信,成為應用下載榜上的第一名。
快手被主流媒體報道,是因為當時一篇討論快手的文章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文章表示快手揭示了中國農村的殘酷現實,當時引發了很大的爭論。
有人認為快手裡面的視頻不堪入目,都是為了奪眼球而做出的非常低俗的表演;
有人則認為快手展示了鄉村的部分面貌,不管是誰,都有表達的權利,他們沒有任何可以表演的東西,只能自虐來換取關注。
快手第一次被大量關注與討論,這雖然給快手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但快手的用戶量也在劇增,很多一線城市的青年也慢慢知道並關注了快手。
之後的快手慢慢進入了告訴發展時期,融資不斷,騰訊帶頭,百度、順為等接連跟上。
就在快手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抖音橫空出世,殺了個措手不及。
面對這個不論是產品、技術還是運營都不比快手差的勁敵,宿華很是淡定,他說,快手和抖音相比,完全是本色出演,沒有經過任何裝飾。
抖音裡面的剪輯等技術,快手都沒有,不是因為不會做,而是因為不需要。
宿華背後有著中國廣大的農村人口,他生長在農村,也深刻了解他們沒有表達自我的機會,沒有真是自己的渠道,但是他們也需要強烈的認同感。
快手的廣告語「每個人都值得被記錄」打動了不少人的心。
其實快手並不是只有低俗不適的視頻,更多的人在上面展示自己的美好生活
人在大海上航行,記錄一望無際的海洋;有人每天直播自己在建築工地上的工作,收穫粉絲的同時收穫快樂;
有人身在深山,記錄自己一日三餐的農家生活,笑容燦爛;有人靠直播自己在工廠的工作,靠直播打賞,改善了生活……
快手目前用戶已經突破了7億,估值也高達180億美元,而宿華才剛剛36歲,他希望能在快手裡看到更多幸福中國人的願望,正在慢慢實現。
企業家們,你的公司是否正在面臨這些挑戰:
1.產品同質化嚴重,模式泛濫,如何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2.企業經營手段過於傳統,重資產,低利潤,如何運用資本槓桿來以小博大,輕公司,高利潤。
3.行業競爭激烈,企業如何進行創新,產業整合與併購上市?
4.企業家沒有資本思維,過於依賴信貸或民間借貸導致資金斷裂,如何得到資本青睞?
四大硬傷:
1.企業定位模糊,戰略缺失,沒有成為某個細分領域的第一的追求與承諾。
2.出資有歷史問題,金融,稅務,環保,勞動用工存在明顯的法律風險的項目。
3.沒有設計合理退出機制的項目,缺乏資本路演能力,不能把企業推向下一輪融資
4.缺少融資計劃書及基本路演常識和專業輔導(強大的信用背書。
為了幫助各行業中小企業家解決困境,突破瓶頸,我們定期舉辦《資本賦能·領袖峰會》,聯合東方賽富劉俊宏、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謝聞栗、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負責人龍瓊、華洋資本於浩天、香港時空資本、銀河資本...等9位投資大咖、資本專家和25家風投機構賦能產業升級項目對接。
9位導師之一: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董事長謝聞栗(投資過優客工場、脈脈、喜馬拉雅等獨角獸項目)
【峰會價值】:商業計劃書專業輔導、股權頂層架構設計、資本運作 、商業模式 、產業併購、營銷策劃、融資路徑設計、企業轉型升級...
【部分到場對接投資機構】:賽伯樂投資 、哈佛紅杉、 中英資本 、銅牛集團 、國融證券 、中財經基金管理 、中資華商 、中國投資協會 、國際香港亞賽特國際控股...
舉辦城市:北京/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