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裡區十多年海鮮排檔,鑫悅樓,周邊住戶聚餐好選擇
BY小企9999
除非就近或其他硬邦邦的理由,否則廈門的朋友策劃飯局,總會被思維定式引向老市區。其實隨著三十多年的發展,湖裡區城市建設許多方面甚至超越老城區,即使是海鮮排檔/酒樓這類傳統模式,也並不比老城區遜色。至於距離嘛,廈門本島才多大個地方?
在廈門,能開十多年的老餐館,在老市區都不多見。鑫悅樓屹立湖裡老工業區多年,早先金龍客車職工是大客戶,隨著工廠外遷和房地產發展,周邊變成一棟棟的住宅樓,默默變身周邊住戶聚餐的好選擇。
環境風格時尚,像是新裝修的,年輕的顧客應該更喜歡。
蒜蓉蒸小青蝦:這種體型不大龍蝦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品類,遠勝波龍澳龍。清蒸是最好的表現形式,肉質潔白細膩彈性好,鮮味足。用蒜油增香的做法較普遍,墊底的粉絲特別好吃。
清蒸菜蟳:菜蟳的黃膏雖然比紅膏蟹的少,但是口味更香滑,如果帶膏,蒸還是比較經典的傳統做法,菜蟳的肉質也比紅膏蟹要細膩些,鮮甜度更高,因此在很多本地老饕看來,如能遇到滿肉帶黃的,會是吃蟹的極高享受。
辣拌沙螺:鹽水煮沙螺,肉雖只有一點兒,但勝在有滋有味,有這個配,特別下酒。這間排檔的紅油拌其實並不是很辣,看起來漂亮惹食慾,吃起來似乎也更香呢。
鹽嗆鯃魚:鯃魚是廈門本地土著比較喜歡的海魚,在食諺語中排名前列。這種魚肉質細膩,口感肥腴。吃過這裡醬油水的做法很不錯,這次換個花樣,感覺嗆得不夠干香,薑絲還濕乎乎的。
小米燜海參:海參發得很充分,對半切還有小孩胳膊粗細,湯汁不會太咸,拌飯或者直接帶著同燜的小米飯一起吃都不錯。海參嘛,入味稍顯不足。
大鮑魚們紅腰豆:大鮑魚洗刷得很乾凈,燜熟後一個個翹挺得像大元寶,紅腰豆酥糯可口,賣相衝擊力不亞於龍蝦膏蟹這樣的大菜。
紹酒燜鴨:平時在廈門下館子,薑母鴨鹽水鴨或鴨湯吃得多,像這種酒燜的方式比較陌生,嘗嘗看發現肉味微甜,湯水濃郁,感覺很補的樣子,肉質結實適合細嚼慢咽,越嚼越香。
白切小牛肉:看那根腿骨,還以為是豬肉,但肉質明顯不像豬肉那麼肥,因此又以為是驢肉,最後問服務員才知道用的是小牛犢的肉,難怪那麼細膩,兩款蘸碟一個干香咸辣,一個咸而微甜,各有特色。
清蒸東星斑:解刀切片後清蒸淋蔥油的做法,既能確保魚肉鮮嫩美觀,口味和賣相也都帶有傳統的經典感覺。
五香豬蹄:口感緊實耐嚼,一點不覺得油膩,皮和筋帶有豐富彈性和韌性,軟硬剛剛好可以啃下來。看起來雖然賣相比較寡淡,其實啃著吃還是蠻有味帶勁的。
芙蓉碧綠菜膽:清爽不寡味的上海青,口感脆嫩,上面堆疊著一團炒蛋白,點綴上紅蟹子賣相美觀,青菜這麼做頗有新意層次感也豐富。
芒果小糕團:形狀可人,一枚枚鵝黃色的扁圓球看起來就非常討人喜歡,吃起賴糯糯的不沾牙,芒果香味濃郁,甜度恰當,完全沒有負罪感。
總評:海鮮餐廳嘛,傳統菜肴品質和口味過得去,還能有幾道賣相口味有新意的創新菜,就很容易籠絡老少吃貨的心。大概是因為湖裡房租相對便宜吧,總感覺價格也比較實惠。難怪看店裡的掛貼,獲得過不少榮譽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