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23日組織召開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工作座談會,正式啟動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地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工作。
試點實施後,外資企業可在試點地區獨資經營網際網路數據中心(IDC)、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等電信業務,深度參與我國算力、雲服務等市場,共促我國數字產業發展。
工信部表示,此次試點的啟動是對擴大電信市場開放的進一步探索,充分展示了我國電信業通過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鞏固外資在華發展信心、與全球共享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紅利的態度和決心。
業內專家分析,試點的實施將進一步擴大電信領域對外開放,通過引入境外優質的外資電信企業在境內開展經營,為消費者帶來豐富的產品和服務供給,同時激發境內企業創新活力,提升了行業服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特別是在網際網路數據中心業務方面,有助於引入優質外資數據中心和雲服務企業,促進我國算力基礎設施發展。
電信業對外開放邁入新階段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放寬電信等服務業市場准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對推動電信、網際網路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作出明確部署。
增值電信業務是指利用公共網絡基礎設施提供附加的電信與信息服務,比如網際網路數據中心、電子商務以及信息服務等,主要特徵是面向社會提供信息服務。
工信部部長金壯龍在上述座談會上表示,四個地區正式開展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標誌著我國電信業對外開放邁入新階段。要持續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打造立體化安全監管體系,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模式,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新動能。今年4月,工信部發布《關於開展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工作的通告》(下稱《通告》)及《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方案》。
《通告》提出,在獲批開展試點的地區取消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內容分髮網絡(CDN)、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以及信息服務中信息發布平台和遞送服務(網際網路新聞信息、網絡出版、網絡視聽、網際網路文化經營除外)、信息保護和處理服務業務的外資股比限制。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宏韜表示,這次增值電信業務擴大開放的試點,突破了對外資企業在相關業務上的股比限制,這將有利於外資企業更好地統籌它的資源配置,為國內企業為國際國內業務的溝通創造新的市場機遇。
本次試點開放的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及其下屬子項「網際網路資源協作業務」,是算力設施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業務首次對港澳資本以外的境外資本開放,是我國入世以來信息通信業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
適時推出增量政策
試點實施後,如何確保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也成為廣泛關注的話題。當前,中國數據安全治理體系已基本健全。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關鍵基礎設施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陸續發布。
「毫無疑問,增值電信業務將涉及大量用戶數據,對用戶數據保護是必須要重視的工作,但是用戶數據安全與否和是否外資企業沒有直接關係,因為無論是內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在中國開展業務都要遵從中國的法律法規。」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理事長李曉東說。
近年來,中國穩步擴大電信業務開放範圍。加入WTO時承諾開放10項增值電信業務中的4項,現已主動拓寬開放至8項,並取消了其中4項的外資股比限制。
經過多年探索,我國電信業對外開放工作不斷深化,高水平開放格局加快形成。截至2024年9月,獲准在華經營電信業務的外資企業增加至2220家,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在華投資經營電信業務,為促進我國電信市場繁榮發揮了積極作用,有力推動了全球數字經濟發展。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動電信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一是深入組織試點實施。支持四地加快推進試點開放工作,加強政策宣貫,優化服務管理,支持外資企業參與試點,探索更多新業態新模式,激發市場動能活力。二是釋放政策引導作用。組織開展試點情況總結評估,梳理先進模式、典型案例等宣傳推廣,積累開放有益經驗,推動持續釋放政策示範效應。三是適時推出增量政策。根據試點情況不斷完善開放政策,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持續優化電信領域市場營商環境,及時擴大試點地區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