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其中提到,加強住房支持政策。
具體來看,《措施》明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加大對多子女家庭購房的支持力度,可結合實際出台適當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政策。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給,對符合條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據其未成年子女數量,在戶型選擇方面給予適當照顧。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因地制宜逐步使租購住房群體享有同等公共服務權利。
此次新政落地後,對多子女家庭有何利好?新京報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
多地公積金對多子女家庭有傾斜
《措施》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加大對多子女家庭購房的支持力度,可結合實際出台適當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政策。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近年來,各地購房政策方面對三孩家庭等提出過多項支持內容。比如,北京等一些城市明顯對二孩及以上家庭公積金貸款額度進行了提高。
以北京為例,9月30日,北京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優化調整本市房地產相關政策的通知》,推出了8項政策,其中就提到,「對二孩及以上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買商品住房,申請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的,可貸款額度上浮40萬元。」
在更早的6月,北京市住建委、公積金中心等部門聯合印發文件,對京籍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在個人住房貸款中認定為首套住房。即對京籍購房家庭且有2個及以上未成年子女的購買第二套住房可優化為首套住房。據當時數據顯示,文件實施三個月,公積金中心受理多子女家庭優化為首套住房的貸款申請975筆、10.25億元,平均貸款額度105萬元,效果凸顯。根據當時的估算,該新政實施後,平均貸款額度將達到140萬元以上,有力減輕多子女家庭購房負擔。
「除此之外,部分城市還對三孩家庭購房的套數進行了增加。」嚴躍進表示,目前,購房政策對多子女家庭的支持力度是比較大的。
對多子女家庭增加保障房供給
《措施》還提到,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給,對符合條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據其未成年子女數量,在戶型選擇方面給予適當照顧。
對此,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京津冀房地產研究院院長、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趙秀池表示,「可以理解為對多子女家庭增加保障房供給。」她談到,保障房政策是應該給予多子女家庭更多支持和傾斜。「其實不僅是在戶型上,還可以進一步擴大保障範圍。」
嚴躍進則表示,現在保障房領域對多子女家庭很友好。「比如,在申請保障房方面,有更多的支持。戶型可以更大,更好滿足一些相應的需求。」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介紹,保障性住房對符合條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的友好政策其實一直都有。
以北京為例,朝陽區就曾根據《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於加強公共租賃住房資格覆核及分配管理的通知》(京建法〔2021〕8號)文件精神,結合朝陽區實際情況,對取得公租房備案資格且尚未配租配售的未成年子女數量較多的家庭,以直接發放選房通知單的方式組織選房。
「房地產市場核心是低端有保障,中高端有市場。針對多子女家庭增加保障有利於應保盡保,也有利於提高生育積極性,一舉多得。」張大偉表示。
租購併舉尤其要解決子女上學問題
對於《措施》中提到的「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因地制宜逐步使租購住房群體享有同等公共服務權利」,趙秀池稱,租購併舉尤其要解決子女上學問題,讓租房群體的子女享受同樣的教育資源。
嚴躍進認為,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非常核心的一點是對三孩家庭寬鬆落戶和入學政策。
除了《措施》中談到的內容,趙秀池認為,加大對多子女家庭購房的支持力度,應該通過行政、財政、金融等手段從多方面給予支持。比如,允許多子女家庭購買三套以上住房,並允許三套住房發放貸款;對多子女家庭也應給予一定購房補貼和稅費減免。
記者/曹晶瑞
編輯/張磊
校對/劉越
運營編輯/劉茜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