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綜藝已經成為了流量的口號,很多明星想要漲人氣都會選擇上綜藝。
因為觀眾最喜歡、最放鬆的就是看綜藝了,而綜藝也成了現在的「飯圈劇」。
但是綜藝節目的收視率可以說是越來越低了,更何況是連續拍攝的綜藝節目。
就算沒有質量,也只是帶來流量,做的好的綜藝屈指可數。
《王牌對王牌》《大偵探》等綜藝節目,依然保持初心,同時為大眾做出各種創新。
有時候綜藝收視率的關鍵是原班人馬。如果原班人馬回歸,綜藝節目的收視率肯定不會低。
因為之前就已經建立了很好的默契,再這樣下去,這也是觀眾希望看到的綜藝效果。
但是《奔跑吧》只能說是崩潰了,沒有進步。
本來,當這檔節目《奔跑吧》的嘉賓不再固定時,觀眾就失去了信心,繼續感慨地觀看。
但這一季才剛剛開始就預示著一大批粉絲的失望,請來的流量嘉賓撐不住收視率。很明顯,流量只是暫時的。
明星很多,但質量不高
人們想看到的是明星之間的互動,也就是所謂的綜藝效果。
沒有它,綜藝節目就打了折扣。
這一集邀請了十二位嘉賓,銀幕勉強撐得住,但正片的收視率依舊沒能保住。
比起不知名的人,大眾更希望看到更多的「熟人」。
《奔跑吧》就像一鍋燉菜一樣,請來的明星現在都很火。
把不同行業的人聚在一起,沒有什麼綜藝效果。
沙溢就是那個從頭到尾都是綜藝效果的人。沙溢的搞笑話,並沒有讓這檔綜藝變得這麼尷尬死氣沉沉。
這幾個人聚在一起不僅覺得生疏,而且話也不多,就是這些人宣傳的綜藝和遊戲而已。
就像李晨和范丞丞之間,總有一種莫名的感覺。
范丞丞的妹妹曾經和李晨是男女朋友關係,這樣的關係網友們都被他們尷尬了。
還有感傷的《前任》電影系列,韓庚和鄭愷要一起撩一波《前任》的粉絲。
此外,還有歌壇的周深、娛樂圈的白鹿、體壇的武大靖等一眾明星。
baby本賽季的表現更是差強人意,說話像是故意夾在喉嚨里,聲音也很尷尬。
不少彈幕開始疑惑,為什麼會出現剪輯音?
應該說,楊影的表現也是本賽季最大的敗筆。
收藏了之後,真的不明白這個綜藝,自己想做的重點是什麼。
能讓人感受到幕後花了不少功夫才引起人們的注意《奔跑吧》。
綜藝節目的重點不應該放在場景和概念上,而是放在流量上是錯誤的選擇。
你可能會認為有些綜藝因為明星而火,但其實觀眾更喜歡綜藝輕鬆的風格和一些遊戲設定。
沒有綜藝節目會很無聊
開篇就讓范丞丞發掘了這一季的嘉賓,然後曬出了節目單。或許是節目組想用范丞丞拉開帷幕吧。
但從猜測到有人來敲門的環節,不僅太長,而且毫無新意。
放著范丞丞一個人呆著,面對不熟的人就很尷尬了。
讓一些老會員或「交際花」來做這個任務可能會更有趣。
但是在范丞丞和這些明星的互動中,並沒有綜藝效果。
當初節目組想用范丞丞這個新人來上演《奔跑吧》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綜藝應該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不是流量與流量的碰撞。
所以我只能說,《奔跑吧》還是沒有改變我之前的想法。
如果設置程序連結不是那麼容易,請添加更多選項。
哪怕這一環節時間稍微長一點,觀眾也會覺得無所謂。
不過這麼簡單的一對,沒有任何互動,恐怕同時也是開胯。
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集合了客人,找了指示牌之後,也是很無聊。
沒有很好的互動,甚至有網友覺得自己有點划水所以明顯的跡象不給自己看。
有網友表示看著都快睡著了,一點笑點和期待感都沒有。
剪輯也有點亂,可能是人太多了,還有一些暖場詞,讓人有一種駕馭角色的感覺。
畢竟在綜藝節目中,責任還是很多的。人設好了,話題和關注度就來了。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球員,李晨說自己是領頭羊,但並沒有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
而且在關鍵環節上也沒有做好,在互動參與上也沒有做好。
因為《大偵探》的何炅,被《王牌對王牌》的沉騰和賈玲遠遠甩在後面。
近年來,他在影視方面並沒有什麼好的作品,混跡在綜藝節目中。
但是綜藝感不是很好。至於他在節目中的表現,只能說是擔不起收視率。
預告片總是比正片好看
電視劇里,總有人說預告片比正片好看。
沒想到,這句話在綜藝界也適用了。只能說現在的綜藝越來越不符合大眾的口味了。導播電影結束時,嘉賓們被要求在成都追逐。他們分成兩隊,一隊逃跑,一隊追擊。
這種綜藝有點像之前芒果台的《全員加速中》綜藝。當時很火,不過就是個追劇,搞得很火。
那麼對於拍了十季的《奔跑吧》來說,想不通,是不是開始借鑑之前綜藝的效果了呢?
「撕名牌」曾經是高潮,也是一種招牌。
不過到了之後的奔跑和追逐也有些看不懂,也不清楚追逐是什麼意思。
如果說先導片是為了科普,那麼後續片子就應該是形象大使。
而在先導電影中,科普就像是老師在教學生。我覺得大眾肯定不想當學生,科普只是單純的科普。
如果在連結的時候科普一下,總比這種硬傳好。
在設置後續連結時,我認為我沒有考慮這些因素。至於明星之間的年齡差和體力,或許綜藝節目想要呈現這樣的效果。
但這和小學生趕超沒有本質區別。
與其他綜藝節目相比,它不僅能開眼界,還能讓人捧腹大笑。公眾告訴他們不要再折磨自己了!換頻道!
這種聲音也說明,正片沒有達到節目組的預期。
對於心怡,我一點感覺都沒有,想看看以前的味道,也是一種奢望。不得不承認,這檔綜藝已經過了鼎盛時期。
蒙太奇預覽只能讓觀眾興奮和期待,看完正片可能會後悔點開。
再這樣下去,估計收視率也上不去了。
即使是永久性的安排也不能引起公眾的慾望
范丞丞和周深參加過很多綜藝節目,其中《青春環遊記》的反響特別好。
第一季播出後,網友們已經開始為第二季打call了。
或許節目組《奔跑吧》也愛上了這樣的夥伴,邀請了他們。
但是,僅僅靠兩個人,是不可能控制住其他新人的。
綜藝節目是一個整體,不是小團體可以反映出來的。
像以前那樣分裂陣營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要說《王牌對王牌》這麼受歡迎,那是因為和聲。
目標可能是讓人們在和諧的基礎上持續發笑。這才是綜藝節目給人的效果。
《極限挑戰》和之前一樣也做極限程序連結,但大眾早就厭倦了這種一成不變的連結。
但是對於團結題材的綜藝節目來說,就會吸引很多人。在網友的一再呼籲下,《奔跑吧》還在之前那些跟不上時代的節目,不僅阻礙了流量帶來的節奏和收視率。
連普通搭檔都駕馭不了這個綜藝。當節目組選擇大鬧一場的時候,就註定了這部劇的收視率肯定不會高。
都說綜藝最好,因為能在短時間內受到觀眾的喜愛。
但公眾並不那麼容易被說服。只有滿足了大眾的口味,大眾才會買單。
綜藝節目輪番播出,催生一波又一波。要想站穩腳跟,就需要一個好的主題和方向。
沒有堅實的主題,無論是老客人還是新夥伴都無法挽回局面。
對於影視圈的觀眾來說,看的是演技和劇情,所以對於綜藝圈的觀眾來說,享受的是其中的樂趣。
尤其是這類爆款綜藝,觀眾更看重的是敞開心扉的原則和理念。
只能說《奔跑吧》真的不如一屆。
對於老粉來說,沒有以前的感覺,對於新粉來說,也沒有什麼新點子和好點子,所以對於路人來說,真的是看了就長見識了。
#頭球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