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古村古鎮,有一種溫潤的美,蘊含著漫長歲月賦予人們的風俗人情和煙火生活,第一次來到江蘇淮安,和朋友相約,一起去河下古鎮走走,穿過婉約清麗的江南小橋,我們在古樸幽靜的青石小巷裡,尋覓一座古鎮的老故事。
淮安於我,是一個陌生又熟悉的城市, 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蘇北重要中心城市,這座城市有我熟悉多年的友人,一直到了今天,我才第一次來到淮安。
淮安歷史悠久,文風昌盛,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河下古鎮更是有著2500年的古老歷史,在明清兩代這裡曾出過67名進士、123名舉人、12名翰林,這裡是很多旅遊愛好者來到淮安必打卡的景點之一。
春天的淮安,一派欣欣然的畫面,站在程公橋上遠眺,小橋流水,煙波人家,有一種沉靜內斂的美。 古鎮坐落於江蘇省淮安市 淮安區 河下街道境內,位於淮安區西北邊陲, 古鎮形於春秋末期,距今已有約2500年歷史,漫長的時光沉澱,讓古鎮自有一番 迷人的氣息。
要體驗一座古鎮的特別之處,那就一定要品嘗一下這裡地道的當地小吃,我覺得一座城市美食也往往沉澱著這個地方的風物,清晨,河下古鎮的青石小巷兩旁,最多的是賣茶撒的小店,茶撒是中華名小吃,作為 江蘇知名傳統點心,其中以淮安茶饊最富勝名,可是作為小吃直接食用,也可以作為淮揚菜中的配菜,也十分美味。
走進河下古鎮,醬菜的香氣瀰漫在空氣中,這也是古鎮的迷人之處,尋常的食材,經過腌制,成了淮安人餐桌上最愛的小菜,一碗白粥,幾樣醬菜,生活平淡而充實,淮安的朋友曾寄過這些小菜給我,這次來到河下古鎮,我也親手再買幾樣帶回家,洋姜和小黃瓜吃起來格外爽脆。
各種各樣的醬菜擺放在小小的店鋪前面,是古鎮內一道最富有生活氣息的畫卷,醬菜的價格都不貴,七八塊錢一斤,我買了三樣,花了不到三十元,這些醬菜夠我們家吃半個多月了。很多遊客來到河下古鎮,也都會買一些醬菜帶回家,味道不咸,入口爽脆下飯,實惠又好吃。
河下古鎮的小巷內藏龍臥虎,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店,都值得細細的逛一下,無意間進來的華夏酒器館,貨架上密密匝匝的擺放著老闆多年的收藏,各種各樣的酒器讓人大開眼界,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會對這些感興趣呢?
河下古鎮歷史悠久,承載著淮安城的古老過往,據《河下志》載:當年河下有108條街巷,44座橋樑、102處園林、63座牌坊,55座祠廟,當年是十分繁盛的。明清時代,這裡富商的豪宅甲第連雲,與 揚州鹽商 的園林相媲美。有名的古蹟有狀元樓、 魁星樓 、 吳承恩故居 等,還有一批保存較好的名人故居,古鎮內慢慢走慢慢逛,可是走上一整天。
古老和現代,在下河古鎮交織著,古意盎然卻又讓人覺得很難舒服,這裡既有老字號的店鋪,也有一些時尚的奶茶店,古鎮內還有很多小店,在賣麥芽糖,4塊錢一份,分量很足,這應該是小時候的味道吧。
這次淮安之旅,很感謝我的文友羅拉,作為地道的淮安人,他平素也喜歡來淮安的古鎮走走,對於古鎮內的店鋪和特色了如指掌,在他的陪伴下,去感受一座古鎮的歷史過往,地道風物,有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新奇感。
文樓的淮揚菜很受當地人喜歡,如果第一次來淮安,一定記得品嘗這裡的蟹黃灌湯包,30元一個,價格小貴,味道超級美味,文樓就位於小巷深處,不在意的真的會錯過,不過對於喜歡美食的淮安人來說,來到河下古鎮吃一次文樓的淮揚菜,十分有滿足感。
一部西遊記,,承載了多少人童年時的歡樂,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就是淮安人,吳承恩故居就位於河下古鎮的 打銅巷 巷尾,這裡是單獨售賣門票的,40元一張。
走進吳承恩故居,引入眼帘的就是一組塑像,吳承恩老先生和西遊記中的四位主角,故居布局分為四個院落,由門房、客房、軒廳、書齋等26間房屋和庭院及後花園組成。
吳承恩老先生一生飽覽詩書,博聞強記,學富五車,多才多藝,寫出了經典的神話小說西遊記,漫步在故居,亭台樓閣,古意悠悠。
吳承恩故居還有一口當年留下來的古井,裡面清泉汩汩,也算是一段歷史的見證了。
當年西遊記的劇照,勾起來多少人的美好回憶,猶記得我還很小的時候,西遊記開播前,和小夥伴們坐在小板凳前面倒數,每一集西遊記都看過無數遍,到了暑假的時候,更是西遊記重播的時候,裡面有很多台詞都已經背下來了。
古鎮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它有著時間與經歷,有著人與情一起交織出來的共同的記憶與美好,河下古鎮,和好友邊走邊聊,慢慢走慢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