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廟裡的一副對聯,渡了無數人

2024-05-26   布衣粗食

看過《西遊記》的人都會發現,孫悟空一旦遇到麻煩了,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天上的菩薩,三界的神仙,而是尋找土地爺。

不管什麼亂七八糟的妖怪,土地爺都知道,也能傳遞有價值的信息。

《春秋公羊傳》中說:「社者,土地之主也。」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時也養了一方神。

因而,在很多小說里,有土地爺的出現,很多地方也修建了土地廟。

在安徽巢湖姥山土地廟裡,有一副對聯:上聯是「莫笑我老朽無能,許個願試試」,下聯是「哪怕你多財善賈,不燒香瞧瞧」。

人這一生,若是要活得舒心,就得自然沉沉浮浮,正所謂,能屈能伸大丈夫。

把對聯進行一番解讀,可以渡得了無數人。

01

「莫笑我老朽無能,許個願試試」:人在低處,冷廟燒香。

孫悟空師徒西行的過程中,大部分的土地爺,都是給面子的,有求必應,畢恭畢敬。

可是車遲國的土地爺,卻對孫悟空不太友好。

當孫悟空和三位國師比功夫的時候,土地爺就受三位國師的安排暗中使壞。

有一項比拼,就是孫悟空丟了頭顱,還能變回來。

國師羊力大仙給土地爺下令:「將猴頭扯住,待我贏了和尚,奏了國王,把你小祠堂蓋作大廟宇,泥塑像改作正金身。」

土地爺照辦,把孫悟空的頭顱拉扯住,讓其不能回原位。

不過,孫悟空本事大,多變了一個頭顱,也就讓土地爺無計可施了。

為什麼土地爺會給孫悟空製造麻煩呢?

其一,孫悟空作為取經人,過路客,沒有主動和土地爺溝通,沒有給面子。

其二,按照強龍難壓地頭蛇的思維邏輯,土地爺更願意幫助國師,畢竟國師才是地頭蛇。

其三,相對於其他大神,孫悟空低估了土地爺的破壞力。

我們要知道,小人物要幫你辦成一件事,很難,但是要給你製造麻煩,卻很容易。

從長遠來看,一些小人物,經過多年的努力,也有可能成為大人物。

自古以來,就有「莫欺少年窮」的做人道理。

元朝末年,朱元璋家窮困潦倒,幾個親人過世,連落葬的錢都沒有,也買不起一塊地。

有個富人,叫劉繼祖。出錢,買地,幫助朱元璋。

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劉繼祖被追賜為義惠侯,其妻婁氏為侯夫人。劉家子孫,都很富貴。

古人說:「不諱龍潛之事,不忘馬鬣之恩。」

我們在低處,經濟不是很好的時候,要結交高人,是很難的。但是結交比自己地位更低,生活更難的人,是很容易的。

你給土豪一百元,人家不屑一顧。但是這一百元,你賺了五六天,甚至更久。

你給沒有飯吃的人一百元,那就會得到感恩戴德。人家會長久地回報你,時刻記得你的恩情。

別總是去熱門的人物那裡求富貴,人家是不會搭理你的。去有發展潛質,暫時困頓的人哪裡求富貴,幫人幫自己,源遠流長。

02

「哪怕你多財善賈,不燒香瞧瞧」:人在高處,也接地氣。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為什麼曹操獲得最後的勝利?

曹操作為地方勢力,先是收編了黃巾軍,迅速擴充了實力。他知道,黃巾軍里,大部分的人都是餓肚子的窮人,不能一味去剿滅。

當曹操勢力很大的時候,帶著軍士外出打仗,體恤百姓種地不容易,並宣布:「不得踐踏麥子田,如有違背者,斬首示眾。」

他的馬,不服管教,驚嚇中就踐踏了麥子。

手下的人問:「這下怎麼辦啊?」

曹操毫不猶豫地割掉一縷頭髮,表示自己受懲戒。也留下了「割發代首」的典故,給下人做出了示範。

有人如此評價曹操:「曹公憂國家之危敗,愍百姓之苦毒,率義兵為天下誅殘賊,功高而德廣,可謂無二矣。」

一代梟雄,還能持續向下求發展,這就是紮根的智慧。

認真觀察一番,就會知道,一棵樹有多高,樹冠有多大,那麼樹的根就有多深,根系就有多發達。

人到高處,趾高氣揚,炫耀自己,那就是脫離了「滋養自己的土地」。天馬行空,空中樓閣,這肯定不會長久。

就是我們平常辦事,不管你處於什麼位置,到了一個新的地盤,就得和地方上的人打交道。對於村裡的管理者,都要客客氣氣。

有句話說得好:「縣官不如現管。」

所有的事情,最終要落實到普通人身上。你和普通人打成一片,你的地位,財富,就能源源不斷地增加。

特別是賺錢,講究的是「厚德載物」。不僅要依靠普通人,還要回報普通人。

比方說,你開店鋪,賺了一些錢,就去幫助窮苦人。大家看到你的善意,越發會來捧場。

因此,做人別總是求大神,要腳踏實地,也求一求土地爺。

03

水土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根本,土地爺是幫助我們經營田地的神。

人活一生,不因碌碌無為而妄自菲薄,不因為高高在上而得意洋洋。

真正成就自己的,是向下、長遠的智慧。

我們出走一生,其實是一直走在土路上,就是水泥地,揭開三尺,還是泥土。

我們的做的一切,在經歷一個輪迴之後,回到自己身上,正如橫批——春祈秋報。

從此之後,自然沉浮,高處低處,皆可渡人。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