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勇氣追求致命刺激——《回應我》

2023-10-09     妙看影視

原標題:幼稚勇氣追求致命刺激——《回應我》

今天聊聊澳大利亞 / 英國電影《回應我》。

片名Talk to Me (2022),別名鬼手鬼手 請開口(台) / 手靈(港)。

丹尼·菲利普和麥可·菲利普兄弟倆來自澳大利亞,他們在電影圈是新人,但在油管上則是資深網紅視頻阿婆主。他們在油管上有一個叫RackaRacka的頻道,專門拍各種搞怪恐怖類短片,火了近十年,獲得超過15億次觀看,粉絲六百五十萬。

本片是他們的第一部長片,他們拒絕了執導DCEU中某部未知名稱的電影,選擇拍攝《回應我》作為他們的導演處女作。

影片製作精良,亮相聖丹斯電影節後好評如潮,並被A24 買走,以450萬的成本拿下了8853萬美元的票房。

菲利普兄弟對網絡文化有深入了解,知道年輕人喜歡什麼。酒精毒丸危害大,看起來一點也不酷,和短視頻流行的現狀格格不入。沉迷於短視頻的人想要的是更加短平快的刺激,而且還要能給自己帶來滿足感成就感的作品,通靈就成了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試想一下,只要握住一隻怪異的陶瓷手,說出「Talk to me」三個單詞,就能體驗90秒的死靈附身,同時發出去的視頻還能賺不少流量,怎麼看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回應我》的劇情其實就是這麼簡單,一群年輕人為了尋求刺激,搞來了一隻可以通靈的陶瓷手。

和我們熟悉的筆仙、碟仙類似,陶瓷手是和鬼魂交流的媒介,玩家需要點上蠟燭,打開鬼門,然後握住陶瓷手,說出「Talk to me」就能邀請鬼魂附身。需要注意的是,附身時間不能超過90秒,否則鬼魂就會永遠留下。

看到這麼多稀奇古怪的設定,觀眾肯定會進一步思考,這隻陶瓷手的來歷是什麼?這些鬼魂的範圍是什麼?點蠟燭開門的規則、90秒的時限是怎麼發現的?

導演並沒有把這些設定來歷說清楚,但這並不重要。觀眾只需要跟隨最新的幾個好奇寶寶一起進入新的探險之旅就行。

當人年輕時,他們往往充滿活力和勇氣,覺得自己永遠不會死去,這種想法促使他們玩弄死亡,並尋求刺激。

《回應我》就揭示了這種幼稚的勇氣,年輕人迷戀超自然現象,追求極致感官刺激的心理需求。這些年輕人因為無聊或尋找快感而進行各種離奇的嘗試,無意中挑戰了死亡的極限。

在經歷真正的恐懼和危險之前,這些年輕人並沒有真正理解死亡的可怕和無情,仍然認為自己可以與死神共舞。然而,這種幼稚的勇氣和無畏,並不是真正的英雄氣質,而是一種愚蠢和危險的心理狀態。

這裡的無聊青少年就是這樣,由於他們的不負責和不成熟,逐漸被惡靈控制。

《回應我》是一部緊扣網絡文化脈絡的現代恐怖故事,其故事設定充滿懸念和神秘感,非常適合打造成系列電影。

觀眾們可以期待後續作品逐步揭示上述那些尚未說明的情節設定。

這種劇情設置的延展性使得《回應我》有著巨大的潛力,有潛力成為恐怖系列電影。

導演想讓觀眾更多關注的是嚇人恐怖元素,連帶出來的角色內心創傷並不是重點。

《回應我》中關於米婭等角色被悲傷的念頭控制,他們的決定則進一步對周圍人造成傷害。

米婭一直沉浸在母親去世的悲慟之中,默默的獨自悼念。這個心結成了她邁步過去的一道坎,逃避痛苦、追尋痛苦成了她的行動根源,直接推動著劇情發展。

米婭夜間開車回家時,路上遇到一隻袋鼠遺體,這就像《逃出絕命鎮》(Get Out)中路邊象徵性的死鹿。

和其他年輕人尋求刺激不一樣,米婭更多是想通過通靈逃避內心痛苦和找到母親鬼魂。截然不同的訴求為不幸埋下了伏筆。

儘管片中沒有明說,但是從蛛絲馬跡中可以進行一些推斷:

女主角米婭看到的那隻鬼魂,儘管長得像她母親,其實並不是她的母親,而是米婭第一次附身時的溺水鬼魂。

因為米婭首次附身時間超過了90秒,所以水鬼想要留下。

在米婭母親出現的幾次場景中,聲音中突出了水聲,在她的最後幾場戲中,米婭母親開始出現水浸和膨脹狀態,就像溺水一樣。

為了防止拍攝過程中損壞道具陶瓷手,製作組一共製作了六隻陶瓷手。

拍攝完成後,導演丹尼·菲利普秋留下了其中一隻手。

追求惡靈刺激,

摧毀幼稚勇氣。

這裡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注公眾號:妙看影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3883dbcb4c430117ce0e186b3d5f8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