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報告丨中國市場一體化建設現狀、效果與建議

2024-05-15     中國經濟時報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中國宏觀經濟研究課題組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錯綜複雜,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在逆全球化思潮迭起的背景下已然出現拐點,儘管2023年中國宏觀經濟已正式進入後疫情時代,經濟運行呈恢復態勢,但仍面臨諸多風險與挑戰。技術「封鎖」、貿易保護、產業鏈回流等事件頻頻發生,逆全球化為全球經濟恢復蒙上了濃重陰影。聚焦國內經濟運行,自2013年進入新常態以來,經濟下行壓力開始凸顯,如何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潛在經濟增長率仍將是近期的當務之急。

面對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新環境和新變化,如何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已經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焦點。2022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正式出台,指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在要求。從中國經濟發展歷程來看,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呈現逐漸減弱的變化趨勢,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經從2006年的35.4%降至2023年的18.9%,意味著2023年中國經濟由國內循環實現的比例達到了81.1%,其中國內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82.5%,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可見,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體量擴大和產業結構向服務業傾斜致使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國際大循環動能明顯減弱,國內經濟循環的特徵愈發明顯,對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需求也愈發迫切。

新發展格局的提出,其本質是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的潛力和優勢,立足於國內市場,暢通國內大循環來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所以,如何暢通國內大循環是這一理念和戰略的核心部分。然而,中國國內市場存在特有的分割現象,這是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的產物,源自地方政府和官員對自身利益的追求。市場分割不僅會造成商品和要素資源跨區域流動受限、技術發展與創新受阻,也會削弱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優化效率,導致地區重複建設、產業同構現象嚴重。因此,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將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舉措之一。

鑒於此,本報告聚焦於國內市場一體化改革成效,採用相對價格法測算了2002年至2022年中國31個省區市的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分割指數(指數越小,市場一體化程度就越高),然後從全國層面、四大區域層面、三大經濟圈層面以及省級層面比較分析各類市場的一體化改革成效,以期對當前中國市場一體化改革中的薄弱環節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為打通國內大循環,推動實現新發展格局提供政策性參考。

圖片來源:新華社

01

中國商品市場一體化現狀

(一)全國商品市場一體化現狀

根據本報告的測算結果,可以發現,自2002年以來中國國內整體市場分割程度呈現震盪下降態勢,且波動幅度逐漸減小,也即是說中國國內商品市場分割程度整體上是逐漸減弱的,商品市場一體化改革舉措效果顯著,有力推進了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從具體數據來看,在2002年至2022年的21年間,國內整體市場分割指數從0.001342下降至0.000164,累計降低了87.78%,年均降幅達4.18%,體現了商品市場一體化改革舉措成效顯著。

此外,從圖1中可以發現一個特殊現象,即2009年中國國內市場分割程度出現異常的飆升,環比漲幅達到了80.89%。2009年正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的第一年,各省區市深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在全國實施4萬億經濟刺激政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必然優先扶持本地企業,優先發展本地經濟,因為這直接關係到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考核要求,從而導致市場分割程度的加深。經過2009年和2010年兩年的經濟政策刺激,中國及地方經濟抵擋住了金融危機的衝擊,經濟發展開始步入正常軌道,地方市場分割程度亦急劇下降,2011年環比降幅為42.18%,此後便步入長期下降趨勢,國內市場一體化程度得到提升。

可見,2009年和2010年市場分割程度的異常高企現象印證了中國經濟體系的「諸侯經濟」特性,地方政府在應對危機時通常提升市場分割程度來儘可能地維護本地利益,例如廣西、安徽、浙江、江蘇和廣東等地都出台了一系列「促銷」本地產品的措施,鼓勵、引導甚至要求本地消費者優先購買本地企業生產的產品,但在經濟正常發展階段,地方政府具有放寬市場分割的傾向。

(二)四大區域商品市場一體化現狀

進一步將中國整體分成東部、中部、西部以及東北四個區域進行觀察,同樣可以發現四大區域的商品市場分割指數均呈現震盪下降的趨勢,與全國層面的走勢情況相差不大,預示著四大區域各自的市場一體化程度在逐年提升。通過比對四大區域商品市場一體化改革的成效,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以及東北地區的商品市場分割指數分別累計下降88.98%、88.18%、86.31%、89.22%。可見東北地區在推進商品市場一體化改革的過程中成效最為顯著,其次是東部地區,之後是中部地區,最後是西部地區。

(三)三大經濟圈商品市場一體化現狀

在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區域協調發展對國內大循環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故進一步觀察分析京津冀、長三角、成渝三大經濟圈,可以發現,京津冀經濟圈和成渝經濟圈的商品市場分割指數明顯高於全國水平,而長三角經濟圈在大多數時間內的市場分割指數均低於全國水平。其中,京津冀地區商品市場分割指數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7.02%,成渝地區商品市場分割指數高出全國平均水平8.33%,而長三角地區商品市場分割指數低於全國平均水平5.30%。

(四)各省區市商品市場一體化現狀

本報告進一步考察全國31個省區市,可以發現,商品市場分割指數最低的5個省份分別為山東、湖北、河北、河南和安徽。而商品市場分割指數最高的5個省份為重慶、上海、海南、西藏和天津。通過對這些省份的地理分布分析可知,國內商品市場分割程度較低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區,而商品市場分割程度較高的省份主要由直轄市、經濟特區與自治區組成,這些地區商品市場分割程度普遍較高的原因可能是由其地位的特殊性帶來的,相較於其他省份更容易享受到一些特殊的政策照顧。此外,從整體的商品市場一體化改革成效來看,西藏、天津、遼寧、湖南、海南是商品市場一體化改革獲得成效最大的5個省份,其中一體化改革成效最大的是西藏,在樣本期內的商品市場分割指數下降比例高達96.98%。內蒙古、重慶、山東、青海、廣西則是獲得成效最少的5個省份,但即便是所獲成效最小的內蒙古,在樣本期內的商品市場分割指數也有54.60%的下降比例。

02

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現狀

(一)全國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現狀

除商品市場外,勞動力市場依然是我國推動市場一體化的主陣地。在戶籍制度等因素的影響下,國內勞動力市場一體化水平一直不高,阻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進程。根據本報告測算的結果,可以發現,在2002年至2022年期間,勞動力市場分割指數波動一直較為劇烈,整體上並未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並且出現多次反彈上漲趨勢。其中,第一次上漲趨勢是在2008年至2009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大量公司倒閉,失業劇增,致使勞動力市場分割指數上升,而金融危機之後勞動力市場分割程度還出現了第二次加劇態勢,主要發生在2011年和2012年期間,正好印證了在2011年和2012年期間國內出現的「用工荒、招工難」現象。第三次上漲趨勢則是在2019年至2020年間,這可能是因為中美貿易摩擦以及同年國內開始實施社保體制改革,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導致就業市場出現波動。從勞動力市場一體化成效來看,全國勞動力市場分割指數從2002年至2022年累計下降了66.16%,年均降幅達3.15%,一體化程度較為緩慢。

(二)四大區域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現狀

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以及東北地區四大區域的勞動力市場分割曲線走勢仍呈現劇烈波動狀態,並未顯現出明顯的上升或是下降態勢,尤其是西部地區的波動情況明顯高於其他三大區域,也與全國水平下的勞動力市場分割變化曲線最為相似。從四大區域的具體程度來看,中部地區勞動力市場分割指數最小,然後依次是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以及西部地區。從勞動力市場一體化改革成效來看,西部地區累計實現了78.20%的市場分割程度降幅,是四大區域中一體化成效最為顯著的地區,其次是中部地區、東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其市場分割指數累計降幅分別為57.84%、48.25%和46.74%。

(三)三大經濟圈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現狀

考慮到勞動力跨地區流動可能因區域「抱圈」發展特徵的異質性而產生差異,故抽取京津冀、長三角、成渝三大經濟圈樣本。數據測算結果顯示,三大經濟圈的勞動力市場分割程度走勢變化基本與全國水平一致。若從曲線波動的劇烈程度來看,三大經濟圈的勞動力市場分割曲線波動總是低於全國水平。通過更細緻的數據比對可知,京津冀地區的平均勞動力市場分割指數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6.28%,長三角地區的平均市場分割指數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2.51%,成渝地區的平均市場分割指數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4.22%,表明經濟圈內地區的勞動力市場分割水平遠低於經濟圈外地區的勞動力市場分割水平,即經濟圈內勞動力跨區域流動受阻相對較弱,市場一體化程度相對較高。

(四)各省區市勞動力市場一體化現狀

本報告進一步考察全國31個省區市情況,可以發現,廣東、四川、山東、湖南、安徽是勞動力市場分割程度最低的5個省份,其中山東和安徽同時也位列商品市場分割程度最低的5個省份。而寧夏、上海、吉林、貴州、西藏則是勞動力市場分割程度最高的5個省份,其中寧夏、貴州和西藏均屬於西部省份,側面印證了西部地區的勞動力市場分割程度較其他地區更高。另外通過對比可以發現,上海和西藏不僅位列勞動力市場分割程度最高的5個省份,也位列商品市場分割程度最高的5個省份。此外,從整體的勞動力市場一體化改革成效來看,西藏、山西、湖南、青海和寧夏是勞動力一體化改革獲得成效最大的5個省份,在樣本期內勞動力市場分割指數下降比例分別高達95.26%、83.76%、83.59%、80.58%和80.03%。天津、河北、湖北、海南和吉林則是勞動力一體化改革獲得成效最少的5個省份,尤其是天津和河北,在樣本期內二者的勞動力市場分割指數不降反升,分別上漲了18.34%和3.60%。

03

總結與政策建議

在當前中國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本報告從市場分割的角度探討了中國市場一體化的改革進程,採用2002年至2022年的相關價格數據分別測算了中國國內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分割指數,並從全國層面、四大區域層面、三大經濟圈層面以及省級層面對市場分割指數走勢進行了詳細分析,得出了以下六點重要結論。

第一,從全國層面來看,2002年至2022年間中國整體商品市場分割確實呈現下降收斂的趨勢,商品市場一體化改革進程取得了積極成效,而勞動力市場分割指數波動較為劇烈,整體並未呈現顯著的下降或是上升趨勢,一體化進程相對緩慢。

第二,從四大區域的商品市場來看,不論是東部、中部、西部還是東北地區,商品市場分割指數均呈現震盪下降的趨勢,與全國層面走勢相差不大,各區域間走勢也相差不大。具體到各區域的商品市場分割程度,中部地區的市場分割程度最小,其次是東北地區、西部地區,最後則是東部地區。此外,從樣本期市場一體化改革的成效來看,東北地區在推進商品市場一體化改革的過程中成效最為顯著,其次是東部地區,之後是中部地區,最後是西部地區。

第三,從四大區域的勞動力市場來看,四大區域的勞動力市場分割仍呈現劇烈波動狀態,並未顯現出明顯的上升或是下降態勢。具體來看,四大區域的走勢波動情況較為相似,均經歷了多次的反彈上漲走勢,但西部地區的勞動力市場分割程度波動的劇烈情況明顯高於其他三大地區。各區域勞動力市場分割具體數值顯示,中部地區的平均勞動力市場分割程度最小,然後依次是東部地區、東北地區和西部地區。在勞動力市場一體化改革進程中,西部地區成效尤為顯著,然後依次是中部地區、東部地區和東北地區。

第四,從三大經濟圈的商品市場來看,2014年之前經濟圈內的商品市場分割呈現明顯的震盪下降趨勢,而在2014年之後卻幾近呈現平穩波動狀態,沒有明顯的上升或是下降趨勢。進一步將京津冀、長三角、成渝三大經濟圈的商品市場分割指數與全國水平進行比對可知,京津冀、成渝經濟圈內的商品市場分割指數均值高於全國水平,而長三角地區的商品市場分割指數均值低於全國水平。

第五,從三大經濟圈的勞動力市場來看,走勢基本與全國水平保持一致,但經濟圈內市場分割程度基本上低於全國水平。通過數據比對可知,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經濟圈的平均勞動力市場分割指數分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6.28%、22.51%和34.22%,預示著經濟圈外地區的勞動力市場分割指數將普遍高於經濟圈內地區的勞動力市場分割指數。

第六,從各省區市層面來看,商品市場一體化改革成效顯著,其中所獲成效最小的內蒙古地區,在樣本期內商品市場分割程度也有54.60%的下降比例。勞動力市場一體化改革成效則低於商品市場一體化改革成效。雖然大部分省份在勞動力市場一體化改革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有個別省份在勞動力市場一體化改革中出現了負增長。此外,通過比對各省區市層面商品市場分割程度和勞動力市場分割程度,還能進一步把握其市場分割問題的重點關注方向,如廣東、四川和湖南三個省份在勞動力市場分割程度排名中位列前五,在商品市場分割程度的排名中卻較為落後,可以考慮更多地關注商品市場分割問題。

綜合以上研究結論,在當前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本報告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進一步完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撐。

第一,進一步降低商品市場分割程度,深化商品市場一體化改革。首先,發展完善交通物流、公共設施、商務平台等基礎設施。大力發展智能交通,建立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加強交通基礎設施與重要港口、航空運輸的有效銜接,加快各地區之間交通互聯互通,為市場流通打好基礎;通過開放地區市場,降低各類流通環節收費,組建大型物流集團,對接各地商品流通政策,建設區域性公共物流信息服務平台等措施,提高商品流通效率,降低消費品的流通成本。其次,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強全鏈條標準體系建設,發展「網際網路+流通」,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鼓勵流通企業發揮線下實體店特有的服務、體驗等優勢,逐步構建出線上與線下資源相融合的新型經營模式;充分利用電子商務交流平台,推進各地區電子商務創新發展,例如建立電子商務產業基金,打造各地電子商務全產業鏈發展。最後,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推行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制度,針對對消費者健康有重大影響的食品、藥品等商品,建立來源可追、去向可查、責任可究的全程追溯體系,強化流通領域市場監管;探索建立集體訴訟制度,平衡衝突雙方的訴訟能力,保障訴訟權利平等的同時最小化消費者的維權成本。

第二,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的勞動力市場,大力推進勞動力市場一體化。具體包括: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勞動力有序流動;推動城鄉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和健全統一的土地管理制度。在戶籍制度改革方面,構建全國統一的戶籍登記制度,促進勞動力在區域間自由流動;建立健全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務,打破戶籍與各種社會福利之間的必然聯繫,使勞動力平等地享有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制度以及醫療、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建立健全統一的就業管理制度,消除農民工在城市就業受到的限制和不平等待遇;建立相互銜接的勞動用工政策和人才政策,促進人力資源在地區間合理流動。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健全土地統一登記和城鄉建設用地制度,規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建立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和土地交易平台,規範交易程序;規範和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土地政策;促進土地制度與戶籍制度聯動改革,允許進城務工的農村戶籍人口用其宅基地對應的建設用地指標換取就業所在地的戶籍、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實現勞動力和土地指標同方向流動。

第三,在關注商品市場與勞動力市場的基礎上,挖掘和完善數據等新興要素的市場機制,實現多種要素協同發展。隨著信息技術和人們生產活動的關係日益密切,數據的價值正在逐步提升,只有盤活這些新興要素,才能在做好國內大循環的道路上事半功倍。具體措施包括:系統打造區域一體化發展感知服務網絡,促進基於數據的跨區域、分布式生產和運營;鼓勵提供基於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專業化服務,推動區域政務數據開放共享,深化重點領域大數據應用,比如社會保障領域信息一體化建設、加強環境治理數據信息共享等。

第四,重點推進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要素市場的一體化改革。在以中性競爭原則推進要素市場化的過程中,也應關注區域的差異性。中國東部、西部、中部和東北四大區域在經濟發展階段和資源稟賦上存在明顯差異。東部地區由於經濟發展起步較早,長期以來不斷吸引勞動力由中西部湧入,表面上似乎早已是勞動力過剩,實際上由於勞動力流入帶來的經濟效益並沒有消失,而東部地區要素市場一體化改革相較於其他地區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東部地區更應該遵循市場化原則,減少對勞動力流入的限制,合理有效地配置資源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另外,西部地區由於歷史性的資本匱乏導致資本的邊際收益較高,資本的流入對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貢獻更大,政府通過制定一些優惠政策吸引外來資金流入反而會促進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從而打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各地區經濟協同發展。

總 監製丨王輝車海剛

監製丨李丕光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 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22f12a0adf60633ff5533d9a5f858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