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承壓又遭「殺豬盤」!海普瑞遭遇電信詐騙,涉案金額超9000萬,9個月白乾

2024-01-15     時代財經

原標題:業績承壓又遭「殺豬盤」!海普瑞遭遇電信詐騙,涉案金額超9000萬,9個月白乾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又有A股上市公司遭遇詐騙。

1月14日晚間,海普瑞(002399.SZ;09989.HK)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TechdowPharmaItalyS.R.L.(下稱「天道義大利」)近期遭遇犯罪團伙電信詐騙,涉案金額約1170餘萬歐元(摺合人民幣約9195萬元)。

「案發後,公司第一時間向當地警方報案,警方已立案並開展案件調查辦理工作。同時公司全力配合警方工作,爭取最大限度避免損失。公司管理層已在第一時間向所有董事、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通報,初步判斷本次為偶發事件,並確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運轉。」海普瑞在公告中表示。

海普瑞稱,已派人前往子公司處理該事項,由於案件正積極偵辦中,結果尚無法確認,或對2023年度財務報表造成潛在影響。

海普瑞捲入電信詐騙,亦引發外界對其內控建設的質疑。就此次電信詐騙細節及後續如何加強公司內控建設等相關疑問,1月15日,時代財經致電海普瑞證券部,截至發稿,仍無人接聽。

知名財稅審專家、江蘇四維諮詢集團首席諮詢師劉志耕對時代財經指出,上述問題暴露了該上市公司可能存在兩大方面的問題:一是在制度設計層面上,該公司的內部管理制度可能存在嚴重漏洞,內部控制制度可能存在重大缺陷;二是如果在制度設計層面沒有問題,則說明該公司在執行相關內部管理和內部控制制度時一定存在執行不嚴、形式主義或領導凌駕於內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之上等嚴重問題。

1月15日,海普瑞股價開盤後大跌,A股最終報收10.25元/股,跌4.92%;港股報收3.08港元/股,跌4.64%。

一次詐騙,9個月白乾

根據年報及官網,海普瑞於1998年在深圳成立,是擁有A+H雙融資平台的領先跨國製藥企業,主要業務覆蓋肝素全產業鏈、生物大分子CDMO和創新藥物的投資、開發及商業化。2010年5月,海普瑞於深交所上市,2020年在港交所上市。

2023年半年報顯示,此次捲入電信詐騙案的天道義大利註冊地及主要經營地均在義大利,主要從事進出口貿易,由海普瑞間接持有100%股權。

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海普瑞實現營收40.63億元,同比下滑24.69%;實現扣非凈利潤約0.85億元,同比下滑86.39%。

這意味著,此次子公司遭遇電信詐騙的涉案金額已經超過海普瑞2023年前三季度錄得的所有扣非凈利潤。儘管海普瑞稱公司已經第一時間報案,但最終能否追回損失尚未有定數。

對於眼下的海普瑞來說,此次捲入電信詐騙無異於雪上加霜。

就具體業務來看,海普瑞的營收主要分為肝素鈉以及低分子肝素鈉原料藥、製劑、CDMO,以及其他這四個板塊。

其中,肝素鈉以及低分子肝素鈉原料藥和製劑這兩大板塊所占營收比例最高,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兩者合計占總營收的比例均超過80%。

不過,肝素鈉以及低分子肝素鈉原料藥的營收已經出現下滑,從2022年上半年的16.11億元下滑至2023年上半年的6.98億元,同比減少56.63%。

對此,海普瑞在半年報中解釋稱,「隨著持續三年多的全球公共衛生事件在2023年結束,新一輪影響逐一浮現。在此之前,各國的醫療體系加大採購及庫存以應付突如其來的需要,部分藥品儲備高企,而隨著醫療體系及用藥回歸常態,肝素市場於報告期內持續面臨著終端去庫存的嚴峻挑戰。上半年中國肝素API的出口數據同比跌幅遠超行業預期,本集團的API業務亦受到了較大影響」。

一組宏觀數據也佐證了上述觀點。肝素原料藥龍頭健友股份(603707.SH)在1月13日公告中提到,「2023年第4季度以來,肝素產品價格開始快速下降,根據海關數據統計,2023年10月後顯著下降,10月、11月肝素出口平均價格同比大幅下降約45.1%和33.3%,已呈量價齊跌的態勢」。

除了主業業績承壓,海普瑞還提到,集團之聯營公司君聖泰醫藥(02511.HK)申請香港交易所上市及估值變化帶來的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等對公司業績帶來的影響。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三季度,海普瑞的投資收益為虧損2.75億元,同比變動-235.49%。

根據公告,截至2023年12月19日,海普瑞持有君聖泰本次香港發行股份上市前約24.06%的股份。

1月15日,君聖泰醫藥報收11.62港元/股,相較於11.50港元/股的發行價上漲1.04%,總市值為59.82億港元。

上市公司如何防詐騙?

海普瑞並非首家遭遇電信詐騙的A股上市公司。

2020年,世龍實業(002748.SZ)公告稱,因財務主管人員遭遇電信詐騙,導致公司銀行帳戶內的298萬元通過網絡被盜取。

世龍實業表示,2020年5月,公司綜管部職員楊東鋒收到名為「張海清」(公司總經理名字)的電郵指示,要求其建立一內部工作群,將財務負責人拉入群內,楊東鋒在不辨真偽的情況下,按其指示建群,並將公司財務部部長鄧京雲拉入新建的QQ工作群,

群中僅有三人,隨後分兩次向詐騙人匯款298萬元。

事後世龍實業反思道,本次公司被「電信詐騙」的事項發生,主要是財務部長置公司內控管理制度不顧,思想麻痹,安全防範意識薄弱,對公司主要領導權威過於服從,同時出納人員出於對部門領導平時的信任和威嚴,不顧公司內控管理制度的要求,對自己直接領導的指示,盲目執行,導致公司遭受到巨大損失。同時財務總監在日常監管中,對分管部門人員的內控制度、風險防範教育不足,被詐騙份子有機可乘。

2022年,大亞聖象(000910.SZ)在2023年業績預告中披露全資子公司遭遇電信詐騙,涉案金額約356.9萬美元,且表示追回可能性較低。

大亞聖象表示,肇事者入侵該公司租用的微軟公司365郵箱系統,偽造假電子郵件冒充該公司管理層成員,偽造供應商文件及郵件路徑,實施詐騙。

與上述兩起詐騙案相比,海普瑞所涉金額較大,接近上億元。

劉志耕告訴時代財經,這麼大金額的詐騙,詐騙犯一般都是會編制一個很緊急的理由,讓財務人員容不得過多詢問和思考,從而匆匆忙忙將資金匯出去,但也正是因為匆匆忙忙,很可能使得相關匯款的佐證材料不一定健全和規範。

「遭遇詐騙並非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常見的問題,所以企業對詐騙伎倆往往不一定能及時識破,同時,詐騙人員往往用一些貌似合規、合情、合理的理由,或利用各種假合同、假票據、假手續,同時利用虛假關係、虛假交易,再利用時間差等達到以假亂真、魚目混珠或渾水摸魚的目的,從而順利實現詐騙。」劉志耕指出。

就上市公司如何防詐騙,劉志耕告訴時代財經,上市公司一定要針對可能潛在的各種詐騙行為,特別是要結合日常經營活動在業務交往、信息技術、交易方法、結算手續等方面最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修改、規範和完善各項內部管理和控制制度。

「在實務中務必注意三大問題:一是一定要對各項內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中容易出現詐騙、舞弊、錯誤等的關鍵環節及時堵住可能存在的漏洞及不足;二是一定要將相關內部管理和控制制度全面、準確貫徹給負責相關內部管理和控制環節的人員,特別是在容易出現詐騙、舞弊、錯誤等的關鍵環節一定要給予必要的實務分析和案例講解;三是一定要對出現責任問題的相關人員落實責任,對相關人員因違反相關制度造成的損失,務必追究相應的責任,以督促和告誡各相關責任人務必全面掌握、嚴格執行各項內部管理和控制制度。」劉志耕表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1553faa06994cffa94eb99febdd2f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