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蚌埠市無償獻血先進代表,蚌埠市懷遠一中一級教師宋文武不幸去世,生命永遠定格在48歲。
宋老師身後留下了一張張無償獻血證、一本本無償獻血榮譽證書,一塊塊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獎牌。他用愛心為生命續航的故事,讓無數市民為之動容。
他的離去,引發了社會高度關注,多家媒體爭相報道,得悉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凡人善舉,沒有人不肅然起敬:這樣的人生,值得所有人銘記。
一個信念 堅守21年 無償獻血13200毫升
宋文武,1975年7月出生,蚌埠市懷遠一中教師,2002年首次獻血,截至2022年4月已捐獻全血36次,累計獻血13200毫升,曾獲2008-200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2010-2011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2014-2015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表彰。
當有人問起他為什麼能有如此高的熱情參加無償獻血時,他說:「我的人生經歷坎坷,高中畢業後曾南下打工三年,那時的日子非常艱難,但每每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有許多好心人向我伸出援助之手。我參加無償獻血是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獻血既不影響身體,又能救助他人,這是多麼快樂的事啊!」
宋老師去世後,家人翻看他手機時,看到他跟學生相約去獻血的聊天記錄,才知道他已經堅持獻血21年,並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銀、銅獎。「之前只知道他獻血,但沒想到他堅持這麼多年,獻了這麼多次。」宋老師的愛人哽咽地說道。
一腔熱忱 帶動身邊人 鑄就非凡大愛
為人師者,傳授知識,塑造靈魂。宋文武老師不僅僅自己獻血,他還用實際行動帶動了一批批學生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來。多年來,在他的影響下,已有兩百多名學生加入無償獻血行列。
2010年無償獻血表彰大會現場,主持人曾問到宋老師是用了什麼特殊的方法教育學生參加無償獻血,他說:「沒有特殊方法,無償獻血是公民應盡的義務,我這麼做了,學生知道後就跟著主動參與到這個行列中來。」宋老師沒有華麗的語言,他用實際行動詮釋凡人大愛,用螢火點燃了一盞盞愛心之燈。
每到節假日,都會有考上大學的學生回來看望他,約他一起去獻血。
學生殳一凡在微信寫到:「這8年是O型和B型血獨有的浪漫,見證了我們爺倆挽留了無數個家庭,幫助了無數位患者。你說我是你的驕傲,我何嘗不是你以身作則的縮影。」
宋文武老師在作品《血·緣》中這樣說:「我的不少學生因為受了我的影響,積極加入到了無償獻血的隊伍中來,他們比我做得好,是我學習的榜樣,我以他們為榮,為他們驕傲。請把善良傳遞下去,這也是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師對自己學生的殷殷期望。」
博愛奉獻精神在師生間傳遞,讓需要血液救治的患者生命得以延續。
一生奉獻 熱心公益 他的名字值得永遠銘記
他潛心教學,碩果纍纍。執教23年來,教學水平出類拔萃,學校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全校最好的實驗班「文武班」,985、211高校錄取榜中很多是他班裡的學生,還有多位市高考文、理科狀元。
他溫暖和煦,樂於助人。他的愛人沒有工作,照顧長年 生病的孩子,就這樣的一個家庭,他節衣縮食,用稿費和班主任津貼默默資助了20多名家庭困難的學生,照亮了寒門學子求學之路。
他才華橫溢,文采斐然。他是安徽省散文家協會會員、詩歌學會會員,鄭州小小說學會會員。在繁忙的教學之餘,他創作了近80萬字的文學作品,在《奔流》《遼寧青年》《中國寫作報》《安徽青年報》等報刊及網絡平台發表文章多篇。
他短暫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他奉獻於教學,奉獻於社會,奉獻於家庭,奉獻於學生,奉獻於自己的文學夢。他的奉獻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老師走了,但是他的精神會一直活著,深深地影響著我們」宋老師的學生在與血站工作人員交談時表示,他們會傳承宋老師的愛心善舉,帶動身邊更多的人參與無償獻血,奉獻社會,以這種方式銘記宋老師。
宋老師走了,他的言行將在他的學生中傳承,他的事跡也將激勵溫暖更多的愛心市民,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宋老師,因為,高貴的精神常在,英雄從未遠去......